交感型颈椎病20例非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y001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非手术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颈椎牵引、按摩、活血化瘀药物并加强颈椎病知识教育等综合非手术疗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20例,随访时间9~28个月(均14个月).每例患者治疗前,随访时均拍颈椎六位(正、侧、双斜、过伸屈侧位)片.结果非手术治疗即时疗效极为明显,优14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其中按摩的疗效最佳.随访评定:优10例,良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达80%.随访发现疗效与颈椎的动态稳定性关系密切:优良者颈椎的动态稳定性较好,中差者仍存在动态不稳定.结论综合非手术疗法治疗交感型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时的手术范围.方法对2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根据受压神经的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决定手术减压部位及范围,并对疗效、预后及未减
近年来,国内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应用日益广泛.盘内注射和旁路注射途径已经规范化,所使用的穿刺方法差别不大,方法已基本统一,技术已基本成熟.而日渐增多的盘外穿刺途径,特别是
目的 评价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方法 用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显示椎动脉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周围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55例:男386例,女369例;年龄17~55岁,平均41岁;发病时间2h~5年,平均1年2个月;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分类:双侧型540例,中央型162例,极外侧型53例;根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已成为颈椎退变性等疾病的标准术式,但术后仍存在颈前柱失高和生理曲度丢失的问题,不管采用内固定与否.而恢复颈前柱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是临床判定颈前路减
随着工程管理以及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建设条件、社会和环境影响因素,桥隧比选成为过江通道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的必备环节。纵观国内外跨海通道
我国的造价咨询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放管服”、“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形势下,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通过对造价咨询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