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厕所的建设档次、分布格局、方便程度和卫生水平,直接影响旅行全过程感受和旅游服务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旅游业基本形成了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供给体系,相继打破旅游住宿和旅游交通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旅游环境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和优化。特别是旅游厕所建设在底子薄弱、认识滞后的基点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对于树立和改善我区旅游形象、扩大和活跃旅游经济,发挥了明显作用。
一、我区旅游厕所的现状
厕所是人们生活中之必需,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旅游风景区中的厕所,首先应满足人们的功能需要,其建筑小巧,虽不是主要风景建筑,但为游人所必需;其次,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造型美现,设计周密,尽量使之成为旅游区景色的一部分。可见,旅游厕所是一种高标准满足游客功能需要和审美需要的特殊公共厕所。因此,它应布局合理,方便游人。这就要求厕所须选择最佳区位进行布置,即在选择其位置时,应尽量使游人方便而满意。1994年,游客对我区旅游厕所表示“不满意”的占49.3%。一些海外游客尖锐地说:“在中国找厕所,只需用鼻子闻闻就可以找到。”2005年在旅游接待设施中,入境游客满意率最低的仍然是旅游区(点)厕所。入境游客评价为“尚好”以上的比例为59.3%,评价为“差”的比例为21.1%。近几年,我区各级旅游部门接到的旅游投诉以及在海外所作的许多调查结果都显示,我区旅游景区厕所“脏、乱、差、少”的问题,仍是游客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
二、旅游厕所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1.“脏、乱、差、少”。在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旅游厕所始终没有得到相应发展。一些旅游城市、重点景区(点)和主要旅游线路普遍存在旅游厕所“脏、乱、差、少”的问题,使之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久治不愈的“顽症”海外旅游者投诉最多、涉及地区最广的问题,市场对此也多有微辞。
2.数量较少。在我区旅游业发展初期,受建设资金短缺、认识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修建一个小型水冲式旅游厕所,90年代初平均造价已达10万元左右。全国重点景区(点)厕所及旅游线路区间上的布点厕所,总数在3000~4000个以上,总投资在3-4亿元。
3.位置偏僻。影响了“可进入性”因于传统观念,许多地方将旅游厕所视为见不得人的地方,对这一人类少不得的场所唯恐避之不及,把建设旅游厕所的选址原则曲解在“不入视野,不登大雅之堂”之上。
4.卫生较差。影响了“旅游情趣”由于管理混乱、资金不够,仅有的旅游厕所大多数年久失修,外观破旧,内部破损,有的屋顶渗漏,有的内墙剥离,有的厕门损坏;由于无人看管,一些厕所成了垃圾死角和蚊蝇孳生地,厕内蛛网吊灰多,地面污迹多,少数旅游厕所让游客毫无立足之地;因旱厕居多,异味明显,少数水冲式厕所也因设计、管理等原因而没有达到标准。旅游的美好感受与厕所内的龌龊场面形成的鲜明反差,大大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情趣。
三、新疆旅游景区公厕发展特点
1.认识上有突破。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走出“厕所问题难登大雅之堂”的认识误区,从全局的和整体的高度,抓住争创“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契机,视小厕所为大问题,把旅游厕所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和旅游业的“盖被子”工程来抓,把景点厕所作为展示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的“窗口”来抓。
2.层层建章立制,各地把旅游厕所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搞好总体规划、保证建设质量并切实加强日常管理。
3.有关单位齐抓共管。建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所辖权、管理权,需要各方协调联动,各地在这一过程中较好地利用和调动了全社会的积极性,各相关单位聘请了专门设计院设计,负责在所管辖区内公厕建设、管理和维修等相关环节上的工作。
4.政府投入有增加。作为城市公用设施,许多城市政府都加大了对厕所建设的投入。例如,最近北京投资近200万元建设厕所;共投资 3,217万元,新建、改建厕所分别达46座和73座。
5.建设标准普遍提高。各城市按照现代社会对厕所文明所提出的要求,坚决摒弃“挖个坑,搭个蓬”的做法,普遍重视公厕设计的新颖、造型的美观和功能的适用,许多城市在建厕过程中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充分扩展厕所的各项功能并极为重视厕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搭配,塑造出了一批赏心悦目、美观实用的“厕所精品”。如下是哈纳斯景区五星级厕
四、新疆厕所文化与规划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真正起步的,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最为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新生力量,从1978年接待88位入境过夜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4.4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4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5亿美元,国内旅游者达21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5亿元的水平。回顾新疆旅游业发展的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在起步阶段我们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全面短缺的局面,旅游厕所“脏、乱、差、少”的问题也突出地存在,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厕所问题相对于交通和住房方面进不来、住不下这些更大的更突出的问题尚属次要矛盾。
以喀纳斯景区为例,自实施厕所工程以来,累计投入厕所专项建设资金近820万元,共建厕所79座(辆),其中有8座超过150平方米的四星级旅游厕所,大大缓解了游客如厕难的问题。最近,自治区又计划拿出 4000万元建设厕所,这在新疆历史上是第一次。我们相信在各面共同努力下,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问题终究能够得到好的解决。为人类生存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目标。
加油站内的厕所
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不但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景区(点)、一个旅游接待单位的总体旅游环境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对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必须提高到移风易俗、提高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来。我们着力推进的新世纪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工程,是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程,也反映了我区城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我区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为实现新世纪我区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紧抓机遇,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实现这次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而奋斗! 这是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在新世纪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上做出的分析和提出的要求。
五、实现新疆旅游公厕的星级标准化对策
建设与设计要符合国家旅游局下达的《国家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尤其意星级标准旅游厕所的具体建筑面积、同围环境、设备配备等问题。
1.强调新疆生态厕所的显化和人性化
采用一定的手段,使较为隐蔽、不太引人注意的星级厕所容易被识别并找到,如增设星级厕所引导标识、加强生态厕所引导措施工作,从另外一种意义上就是加星级厕所的数量并合理布局。同时,星级厕所应建设适合于老年人、儿童和伤残人要求的无障碍厕位;对男女厕所的面积和厕位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女厕面积和公厕位相对大于男厕;在生态厕所的墙面丰富东巴彩画和象形文字的内容并定时更换,避免重复,让游客享受到生态厕所的人性化所在。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到星级酒店参观学习管理经验、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3.建设上提高科技含量
要使已有的规划设计不落空、不打折,旅游厕所在建设中离不开科技手段的灵活运用。要使旅游厕所在建设上既具有实用功能又体现美学价值,既符合规划设计的标准又体现其与风景相融的独特风格,就必须运用相应的科技手段、妥善解决建设中的问题。无论是生态厕所、环保厕所、节水节能厕所还是附属式厕所、高档次厕所都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王静.试论生态环保厕所技术在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可行性[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2).
[2]王丽萍,杨彦峰.云南省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3]衰新华,加强旅游区(点) 及其厕所的建设与管理促进湖南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J].旅游调研2002 .(8).
[4]仲红梅.对当前旅游厕所发展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04(1)
一、我区旅游厕所的现状
厕所是人们生活中之必需,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旅游风景区中的厕所,首先应满足人们的功能需要,其建筑小巧,虽不是主要风景建筑,但为游人所必需;其次,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造型美现,设计周密,尽量使之成为旅游区景色的一部分。可见,旅游厕所是一种高标准满足游客功能需要和审美需要的特殊公共厕所。因此,它应布局合理,方便游人。这就要求厕所须选择最佳区位进行布置,即在选择其位置时,应尽量使游人方便而满意。1994年,游客对我区旅游厕所表示“不满意”的占49.3%。一些海外游客尖锐地说:“在中国找厕所,只需用鼻子闻闻就可以找到。”2005年在旅游接待设施中,入境游客满意率最低的仍然是旅游区(点)厕所。入境游客评价为“尚好”以上的比例为59.3%,评价为“差”的比例为21.1%。近几年,我区各级旅游部门接到的旅游投诉以及在海外所作的许多调查结果都显示,我区旅游景区厕所“脏、乱、差、少”的问题,仍是游客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
二、旅游厕所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1.“脏、乱、差、少”。在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旅游厕所始终没有得到相应发展。一些旅游城市、重点景区(点)和主要旅游线路普遍存在旅游厕所“脏、乱、差、少”的问题,使之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久治不愈的“顽症”海外旅游者投诉最多、涉及地区最广的问题,市场对此也多有微辞。
2.数量较少。在我区旅游业发展初期,受建设资金短缺、认识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修建一个小型水冲式旅游厕所,90年代初平均造价已达10万元左右。全国重点景区(点)厕所及旅游线路区间上的布点厕所,总数在3000~4000个以上,总投资在3-4亿元。
3.位置偏僻。影响了“可进入性”因于传统观念,许多地方将旅游厕所视为见不得人的地方,对这一人类少不得的场所唯恐避之不及,把建设旅游厕所的选址原则曲解在“不入视野,不登大雅之堂”之上。
4.卫生较差。影响了“旅游情趣”由于管理混乱、资金不够,仅有的旅游厕所大多数年久失修,外观破旧,内部破损,有的屋顶渗漏,有的内墙剥离,有的厕门损坏;由于无人看管,一些厕所成了垃圾死角和蚊蝇孳生地,厕内蛛网吊灰多,地面污迹多,少数旅游厕所让游客毫无立足之地;因旱厕居多,异味明显,少数水冲式厕所也因设计、管理等原因而没有达到标准。旅游的美好感受与厕所内的龌龊场面形成的鲜明反差,大大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情趣。
三、新疆旅游景区公厕发展特点
1.认识上有突破。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走出“厕所问题难登大雅之堂”的认识误区,从全局的和整体的高度,抓住争创“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契机,视小厕所为大问题,把旅游厕所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和旅游业的“盖被子”工程来抓,把景点厕所作为展示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的“窗口”来抓。
2.层层建章立制,各地把旅游厕所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搞好总体规划、保证建设质量并切实加强日常管理。
3.有关单位齐抓共管。建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所辖权、管理权,需要各方协调联动,各地在这一过程中较好地利用和调动了全社会的积极性,各相关单位聘请了专门设计院设计,负责在所管辖区内公厕建设、管理和维修等相关环节上的工作。
4.政府投入有增加。作为城市公用设施,许多城市政府都加大了对厕所建设的投入。例如,最近北京投资近200万元建设厕所;共投资 3,217万元,新建、改建厕所分别达46座和73座。
5.建设标准普遍提高。各城市按照现代社会对厕所文明所提出的要求,坚决摒弃“挖个坑,搭个蓬”的做法,普遍重视公厕设计的新颖、造型的美观和功能的适用,许多城市在建厕过程中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充分扩展厕所的各项功能并极为重视厕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搭配,塑造出了一批赏心悦目、美观实用的“厕所精品”。如下是哈纳斯景区五星级厕
四、新疆厕所文化与规划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真正起步的,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最为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新生力量,从1978年接待88位入境过夜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4.4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4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5亿美元,国内旅游者达21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5亿元的水平。回顾新疆旅游业发展的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在起步阶段我们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全面短缺的局面,旅游厕所“脏、乱、差、少”的问题也突出地存在,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厕所问题相对于交通和住房方面进不来、住不下这些更大的更突出的问题尚属次要矛盾。
以喀纳斯景区为例,自实施厕所工程以来,累计投入厕所专项建设资金近820万元,共建厕所79座(辆),其中有8座超过150平方米的四星级旅游厕所,大大缓解了游客如厕难的问题。最近,自治区又计划拿出 4000万元建设厕所,这在新疆历史上是第一次。我们相信在各面共同努力下,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问题终究能够得到好的解决。为人类生存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目标。
加油站内的厕所
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不但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景区(点)、一个旅游接待单位的总体旅游环境的重要标志,也是其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对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必须提高到移风易俗、提高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来。我们着力推进的新世纪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工程,是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程,也反映了我区城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我区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为实现新世纪我区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紧抓机遇,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实现这次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而奋斗! 这是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在新世纪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上做出的分析和提出的要求。
五、实现新疆旅游公厕的星级标准化对策
建设与设计要符合国家旅游局下达的《国家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尤其意星级标准旅游厕所的具体建筑面积、同围环境、设备配备等问题。
1.强调新疆生态厕所的显化和人性化
采用一定的手段,使较为隐蔽、不太引人注意的星级厕所容易被识别并找到,如增设星级厕所引导标识、加强生态厕所引导措施工作,从另外一种意义上就是加星级厕所的数量并合理布局。同时,星级厕所应建设适合于老年人、儿童和伤残人要求的无障碍厕位;对男女厕所的面积和厕位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女厕面积和公厕位相对大于男厕;在生态厕所的墙面丰富东巴彩画和象形文字的内容并定时更换,避免重复,让游客享受到生态厕所的人性化所在。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到星级酒店参观学习管理经验、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3.建设上提高科技含量
要使已有的规划设计不落空、不打折,旅游厕所在建设中离不开科技手段的灵活运用。要使旅游厕所在建设上既具有实用功能又体现美学价值,既符合规划设计的标准又体现其与风景相融的独特风格,就必须运用相应的科技手段、妥善解决建设中的问题。无论是生态厕所、环保厕所、节水节能厕所还是附属式厕所、高档次厕所都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王静.试论生态环保厕所技术在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可行性[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2).
[2]王丽萍,杨彦峰.云南省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3]衰新华,加强旅游区(点) 及其厕所的建设与管理促进湖南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J].旅游调研2002 .(8).
[4]仲红梅.对当前旅游厕所发展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