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龙学”如何开篇:从黄侃到范文澜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侃和范文澜在“龙学”上的贡献已有不少探讨,但着眼百年“龙学”史,他们二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地位?还需要一个更为准确而宏观的把握,从而展示现代“龙学”如何开篇.黄侃对现代“龙学”大厦之奠基,人们往往瞩目著名的《文心雕龙札记》,这固然有其道理,但需要指出的是,《札记》一书对《文心雕龙》的诠释重在创作论部分,这对百年“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另一个历史事实尤其值得重视,那就是黄侃有两位“龙学”高徒:范文澜和李曰刚.作为黄侃的“龙学”继承人,范文澜犹如现代“龙学”大厦的设计师,对“龙学”之传承与建构均起了关键作用.现代“龙学”的主要内容,诸如刘勰的生平、家世及其基本思想,《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文心雕龙》文本的校注整理以及内容的阐释,都在范先生这里发端.
其他文献
梁赞诺夫版、阿多拉茨基版和巴加图利亚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对学术界影响重大.其中,梁赞诺夫和巴加图利亚基本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的编号,以学术化的方式呈现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原始面貌,而阿多拉茨基则在主观建构的基础上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呈现为一个逻辑顺畅的文本、使之更有利于在大众中宣传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三版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出发,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编排和调整,但是总体而言并不影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的1972年MEGA2试行版和2004年MEGA2先行版,是陶伯特①在不同编译时期、不同编辑原则下产生的成果:前者由狄茨出版社出版,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传统编译思路;后者于柏林的学院出版社出版,是以西方马克思学的“价值中立”为原则.然而,前后编辑原则的转变使MEGA2试行版和MEGA2先行版生发出完全异质的文本结构.为了科学地理解创立了马克思恩格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形态》“Ⅰ.费尔巴哈”章,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发展逻辑,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版本的《形态》进行比
MEGA2第一部分第五卷《德意志意识形态》正式出版,一方面对新时代深入推进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版本创作、传播接受和编译研究,以及系统梳理和重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史和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另一方面过于强调文本的细节考证而疏离思想研究,也引发了文本编辑与理论阐释、文献引用和思想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它在语文学和文献学上取得的合理成果,坚持文本学解读与思想史阐释相结合,在文本、思想史和意识形态的内在统一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广松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的编排具有诸多新特性,开创了全新的排版范式,具有独特的文献学价值和思想史影响.对比最新的方案,它仍有其无可比拟的版本优势,对于国内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但是,该版本的理论内容尚未得到应有研究,甚至编排的科学性一直遭受质疑.对此,我们必须重释广松版的贡献,对编排的合法性进行澄清,才能全面把握其版本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识手稿原貌以及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诞生过程的理解.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和理解英雄模范的一系列观点.从生成逻辑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传承于马克思主义的英雄观,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崇尚英雄的优良传统,立足于纠治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求;从主要内容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包含以民族英雄和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英雄人物,以爱国、奋斗、担当为重点的英雄精神和以忠诚、执着、朴实为核心的英雄品格;从实践路径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模范观的建构要以习近平关于英雄模范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夯筑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践行学习英雄的自觉行动、打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内外众多公开版本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将这一文本当作“完成时”来编辑出版.但是,这一伟大手稿的原始形态却是不断删改的“现在进行时”.通过对广松涉(Hiromatsu Wataru)、卡弗(Carver)、孙善豪三个文献版本中被删除部分的考察,可以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研究另辟蹊径:①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思想形成过程;②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真实贡献;③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重点与分歧点.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任务之一,而非稳定就业者则是最有可能成为中等收入者的群体.本文根据CFPS数据对我国非稳定就业群体的规模、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失业风险高,收入更低,社会保障更差,这是影响这一群体短期内难以向上流动的主要障碍.因此,要采取综合性的改革措施,逐步破除这些障碍,使之能够逐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一是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二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是改进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阶段的两大中心课题.为研究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对共同富裕“四个统一”的内涵、数字经济的新特征与新趋势进行分析,论证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通过创新效应、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和普惠效应,为均衡发展提供了共享机制,推动了全社会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生态协同和价值共创是其中重要的机制;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培育互联网产业平台,做强做优做大数字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技术市场向
阐释活动主要由“理解”“解释”“应用”构成.“应用”作为阐释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自古典时期以来至少形成了技艺-方法论、本体论、实践论三种基本形态.它们分别以保存特定文本维持作者原意、证成阐释者自我存在的意义、改变并解释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目的.三者在当下共同发展,为丰富意义世界给予了充足的可能性,为构建中国阐释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进入中国,但由于其长期局限于比较研究的“以中释西”“以西释中”“中西互释”单纯方法论视角,缺乏两种阐释学原理意义上的疏通与转化,因而至今并未见出本土化的重要实绩.要推进西方文学心理学阐释的本土化,须以文学心理学阐释的原理形态为出发点,运用华裔学者傅伟勋提出的“创造的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格义”阐释法,通过对中西文学心理学阐释各自所包含的“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五层次文本意涵进行“共现”“分梳”“比堪”“融通”四步骤的“格义”阐释,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