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与“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r——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规模爆发,众多高校开始从线下教学模式转为线上在线教学,这样的转换,既给予现代教育挑战,同时也不失为一个机遇.本课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及英语教师的访谈等研究方法的深入开展,结合4个月的线上教学实践经验,发现并总结出伊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疫情期间英语在线学习面临的困境,以及教师在线课堂讲授与管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在综合英语教学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教学的基础上,以旅游英语为主要特色,探索利用微课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优化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推进微课程建设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学生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扩大学习成果;提高和转变教师信息化素质和态度,同时努力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生活技能作为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职院校的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江西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6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职学生生活技能评价问卷》为量表进行测试,得出该校学生生活技能总体情况尚可,须在同理心、人际关系及有效沟通能力上加大开发力度。高职学生生活技能受素质拓展学分制影响,表现为不同素拓学分获得的学生群体,在“做决定”“问题解决”及“压力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加强生活技能理论研究,完善素质拓展学分制度体系;以追求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重评现有素拓分值合理性;优化素拓平台云端体
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把地域特色文化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有助于本土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进步。江西高职院校应从江西地域特色文化的视角,寻找江西地域特色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价值,探索江西地域特色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方法,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水平。
阅读能力是学生面向未来社会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本文从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强化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和增强自我评价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分析“阅读说话课”
为落实国家教育扶贫要求,吉林省教育学院首次承担了“双名进校”一对一帮扶培训项目,构建了“三段四阶混合研修”模式,通过“同步在线授课、‘一对一结对’与‘点对点诊断’、研讨总结提升”三个培训阶段和寻根之旅、启思之旅、探索之旅、提升之旅四个递进式研修模块的设计,利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研修的方式,采取多种有效策略,提升培训的实效。
信息通讯技术的急剧发展改变了多种沟通手段和方法,也影响了外语学习。高校朝鲜语专业高年级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收看与高级韩国语听力教材内容相关联的韩国新闻,完成教师发布的任务,在讨论区留言讨论,可以拓展词汇、知识库,提高内容的理解力、发音水平。在线学习的韩国新闻不仅是课前学习资料,它可以作为对韩国语能力考试的应对以及帮助今后就业的绝佳资料。最终,高级韩国语听力混合教学模式会成为把韩国语交流中的听力能力上升为最高阶段的手段,也会成为提高高级学习者综合素养的方法。
思维导图是利用文字、线条、图形等将各个主题词等信息在节点处找到普遍联系相互连接,利用知识、记忆等信息勾勒出脉络清晰、联系广泛、归纳性强的树状图形.思维导图由“大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商务英语口语的作用,无论是在社会活动还是在跨国交流当中,商务英语口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大的今天,商务活动用英语交流变得十分常见,因此,也对高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与重要性,根据相关现状,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师生双方更好地理解商务英语口语的作用,将商务英语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商务英语口语更多地被人们接纳,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掌握商务英语口语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力。
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党组织,在这其中无论是教师党支部还是研究生党支部都在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上起到重要作用。基层支部党建水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在建设上都存在各自的特点,为了将其优点结合,扬长避短,高校可以进行支部的创新性设置,成立纵向的教师与研究生支部共建。两者共建具备显著优势和重要意义,可显著增强高校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并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对如何良好地建设和开拓这个新型党建载体进行探讨分析。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上,而应该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和形式对于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
本文立足于公共音乐与思政教育融合现状,挖掘教师思政意识、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创新措施。力求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设置等方式,使教学内容得以丰富,促进师生素养的同步提升,在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之下促进人性发展与价值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