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法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大茂今年四十出头,别看年纪不大,但做贼已有二十年了,资历很深,懂很多“道”上的潜规则。在北秀街道,许大茂是绝对的地头蛇,大小同行都要敬他三分。
  这年春天,许大茂的弟弟许二茂过来投奔他,二人飞檐走壁,爬窗入室。许大茂从未失手,不仅因为他技术精湛,更因为他一直坚决遵守一项铁律——绝不在一个地方逗留。他忽南忽北,神出鬼没,没有固定套路,一次次躲过了警方的摸排追踪。
  经过多次踩点,许大茂这次决定对北关村回迁小区下手。这一天深夜,许大茂、许二茂穿好夜行衣,蒙好面具,准备好绳索、扳手等一应工具悄悄地翻入小区中。
  许二茂察看了一圈,四下无人,他便敏捷地顺着空调架爬上了一栋单元楼,可刚爬了一层,回头却不见许大茂的踪影,定睛一看才发现许大茂正在单元门口发呆。许二茂正在疑惑,就听见一声怪异的猫叫,他知道这是大哥许大茂发出的“撤退”暗号。许二茂环顾四周,没发现一个人呀,他纳闷地跳下,跑到大哥面前。只见许大茂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张防盗宣传海报,看了半天,许大茂将海报的折角捋平,然后便带着许二茂匆匆离开了。
  许二茂不解,问大哥是不是被海报吓住了。许大茂照着许二茂脑袋就是一巴掌,他解释说:“老子干了二十年,还能怕一张纸?你入行尚浅,有所不知。最近,我听江湖传闻,说有人想抢咱们的地盘!今天咱们看到这折了一角的海报,证实了传闻是真。这种折角,道上叫‘和气印’,是同行间亮明身份、防止伤了和气的一种标记。既然有同行抢先一步,咱们不能坏了规矩,就暂且先撤回来。”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许二茂恍然大悟,又问道,“可是大哥,北秀街道是咱们的地盘呀!”
  “他既然做了‘和气印’,也算多少懂点规矩,我这次姑且先让给他。可他胃口不小呀,印贴在单元门口,这是要独吞整栋楼,也太不拿我当回事了。”
  “那哥你为啥又把海报捋平了?”许二茂不解地问。
  “这叫‘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捋平海报,只留一线折痕,就是为了提醒对方,不要太嚣张,适可而止。”
  几天后,许大茂、许二茂又来北关小区踩点,却在单元门口发现了一张折角更大的海报。许大茂这下怒了,趁人不注意,将折角捋平,又在海报上用刀划了一道。
  许二茂又掉进云里雾里了,追着大哥问原因,许大茂解释说:“老话说得好呀——同行是冤家!这同行简直欺人太甚,我让他点到为止,他却要得寸进尺。那更大的折角是说他一点都不给我留,还要吃更多,让我趁早滚蛋。”
  “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啦,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非削死他不可!大哥你划那一刀子,是这意思不?”
  “我是告诉他小心两败俱伤!”
  谁知一天之后再来,海报的一个角,竟然全部被撕掉了!
  “老子一定要整死他!”许大茂气得牙痒痒,也不管周围有人没人,破口大骂,幸亏许二茂一个劲拦着,不然能惊动整个小区。
  “行,你真行,老子不整死你,白混了!”许大茂一边暗骂,一边让许二茂去别的单元门口撕一张完整的海报过来。许二茂照做了,但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以为大哥气糊涂了。
  后来,许大茂撕下旧海报,将新海报贴了上去,气呼呼地走了。
  路上,许二茂问:“大哥,你这是干吗,你也要宣传防盗知识呀?”
  “宣传个屁?这叫‘下战书’,都是凭本事吃饭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倒要看看他是个什么货色!你这几天勤着点去,看看他敢不敢接?”
  “还去?咱们这几天总往北关村回迁小区跑,是不是有点危险?”
  “今时不同往日,人家都骑到咱们头上来了,要再不修理修理他,咱们以后还怎么在北秀混?道上的兄弟还不笑话死咱们?别废话,你赶紧去!”
  隔天,许二茂看到海报上多了两条黑笔画的竖道。他赶紧用手机拍下,回去拿给了许大茂看。
  许大茂神情严肃地说:“来者不善,居然接了战书。”
  “这不就是两条黑道子吗?”许二茂左看右看,看不出所以然来。
  “这叫‘天时地利’,第一个竖道意思是今天就比,第二个竖道意思是比試地点就在这栋楼。看来咱们得亮亮真本事了。”
  夜里,许大茂、许二茂带齐各种装备,潜到约定的单元楼下,沿着空调架,如壁虎一般攀援而上。正当二人准备大展拳脚时,一道刺眼的白光照来,照得他们睁不开眼,只听得:“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原来,公安机关一直在追捕他们,但由于二人总是打一枪换一地,毫无规律可循,一直没能将其抓捕落网。近日,通过有关线索,发现他们二人反复出现在北关村回迁小区5号楼4单元附近,于是警察守株待兔,这二人果然自投罗网。
  那海报到底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栋楼15层有个老头,刚搬来不久。新小区,楼栋整齐划一,单元号牌又不明显,老头总是要走错楼。他想出一个办法:给单元门口贴的宣传海报折个角,好做记号,谁知折了两次,都被人给捋平了。他又把海报的一角撕了,可是不知又被谁换上了新海报。
  老头那个气呀,给自己当警察的儿子说了这件事。儿子一听,触动了职业的敏感神经,他认为,给海报动手脚的人,很可能是资深盗贼。再结合近期群众举报的线索,老头的儿子给海报上画了两条黑道子,也就是“接战书”的意思,看看能不能“钓”出贼来。果然,一举抓到了两个大盗!
  (发稿编辑:陶云韫)
  (题图:豆
其他文献
丽丽长得很漂亮,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经过慎重考虑,她看中了两位男士。一位男士叫李军,在一家上市公司担任高管,另一位男士叫王强,虽然钱不多,但是长得高大帅气,工作也还算稳定。丽丽在这两人之间拿不定主意。这天,她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马上打电话给父亲,撒娇说:“爸,你得帮我选男友。”父亲疑惑地问:“怎么帮你选?”丽丽笑着说:“这还不简单?选男友一定要选定力强的,这样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你不是美发店的老总
李龙是个小诊所的医生,最近交了个女朋友叫小玲,两人处得火热。这天,小玲打电话给李龙,说她妈妈请李龙去他们村里做客,李龙赶紧答应下来。第二天上午,李龙就上了一辆开往小玲家的小客车,只见车上的人不少,都是和小玲同村的。一路上,他们不停地聊着,好不热闹。等李龙到了小玲家,发现那儿除了小玲和她妈妈,还坐着好多人。寒暄过后,小玲妈介绍说:“这是大军、二奎……还有赵三婶。”李龙还没回答,那大军就抢着对李龙说:
小李是公司的业务员,他酒量很差,跟着领导出去见客户时,总不能替领导挡酒,因此领导对他很不满,时常数落他,为此他感到十分烦恼。这天,小李忍不住将此烦心事告诉了同事大牛。大牛听后,略一沉思,说:“酒量不好有啥关系,还有其他办法呀。我听说领导喜欢看川剧,要是你学会了川剧,并且在公司年会上表演,领导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小李一听,立刻来了劲,他想起有个远房亲戚是专门搞川剧的,可以说是个川剧大师。于是,小
小张去洗车店洗车。他在休息室等候时,老板娘走过来,笑吟吟地问:“先生,请付一下洗车费,请问现金还是扫码支付?”  小张问洗一次车多少钱,老板娘说市场价,30元一次。  小张的车子刚买不久,这是第一次洗车呢,一听顿时惊讶不已:“这么贵?”  老板娘笑着说:“您要是嫌贵,可以办一张洗车卡,那价格就便宜多啦,200元可以洗20次呢!”  “那一次才10元?”小张顿时心动了,“不会吧,差这么多!”  老板
这天,贫困户刘二找到了村里的扶贫干部黄林,说是现在的帮扶队员太老实,什么才艺都不会,他老娘喜欢听戏,要求换个会唱戏的。于是,黄林给他换了个会唱京剧的帮扶队员。可没过一个礼拜,刘二再次要求更换帮扶队员,理由是那人只会唱一段戏,老娘听烦了。考虑到最近县扶贫办会来暗访,黄林不敢得罪刘二,决定亲自去刘二家帮扶。黄林会唱黄梅戏,尤其擅长那段经典的“夫妻双双把家还”。他希望能用这段戏,换回刘二对帮扶队员的满意
青山县举行致富能手表彰大会,七十多岁的李老汉成绩突出,被请到了主席台正中央。李老汉是个孤寡老人,住在乡下的公路边上,家门前就是个三岔路口,房屋两侧都是公路。几年前公路翻修,他的房子被拆了,他舍不得离开原地,就在老房子后面搭了个窝棚,一不等二不靠,坚持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单是去年,他靠养鱼,竟收益颇丰,不但一下子脱掉了贫困帽子,还成了致富能手。李老汉的鱼塘是一个三角形,正是原先的老宅地。记者声情并
李莎莎在縣城开了一家品牌鞋店,最近鞋店生意不太好,积压了一批货,为此她苦恼极了。这天,男友胡军约李莎莎去商场逛逛,散散心,结果刚巧碰上胡军的妹妹,她正和一个高个子男生手拉手,有说有笑地走着,看见李莎莎便主动打起招呼:“莎莎姐,你咋有时间陪我哥出来玩啊?最近生意还好吗?”李莎莎情绪不高地说:“别提了,连房租也挣不出来了,这不,跟你哥出来透气了。你呢,生意怎么样?”胡军的妹妹看了眼身边的男生,说:“还
丁娴瑶  新年前夕,彩票站贴出了新一期的宣传海报,中奖金额高达3000万。一个老爷爷牵着小狗福瑞克走进店铺,买了一张彩票,当作给自己的新年礼物。  回到家,老爷爷笑眯眯地对老奶奶说:“假如彩票中了奖,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很美好!”  福瑞克在一边听着,不禁想:什么才是美好的日子呢?也许老爷爷和老奶奶会穿着好看的衣服,住进精致的大别墅,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会拥有一只配得上“美好日子”的狗,就像刚才在回家
表白的套路小张准备向喜欢的人表白,他很忐忑。朋友见了,便给他出主意:“你可以选在愚人节表白,万一没成功,你就说‘愚人节快乐’!”小张想了想,突然一拍脑袋,说:“其实清明节也可以!”朋友不明所以,小张乐呵呵地说:“万一被拒绝,我就说,‘不好意思,刚刚好像被附身了!’”(离萧天)请别大喊大叫小丽在卧室打扫卫生,五岁的儿子在门外大声喊“妈妈”。小丽耐心地对儿子说:“你在外面大喊大叫很没礼貌哦!”没想到儿
赵军是个徒步旅行者,这天,他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小镇。镇中有个土墙围成的集市,入口处悬着块铁牌,上面用彩色油漆涂着“百年巴扎”的字样。  赵军走了进去,这里除了各种牲畜交易点和日用杂货铺外,还有两个西瓜摊。摊主分别是一个鬈发小伙和一个白胡子老大爷。两人都戴着维吾尔族传统的小花帽,枯坐在瓜车后,好像生意都不太好。  烈日炎炎下的长途跋涉,让赵军干渴难耐。他不时望望那两个相隔不远的瓜摊,却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