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线性加权的公安微博影响力评价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安微博已成为警民交互的重要媒介,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衡量公安微博的社会影响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结合新媒体在虚拟社会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公安微博自身的特点与社会作用,从微博影响力的广度、深度、强度等方面着手,研究建立公安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线性加权相结合的方法来度量公安微博影响力,为公安微博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論指导和依据,也为其它微博影响力的全面评估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公安微博; 线性加权; 模糊综合评价; 微博影响力; 量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84-03
  Abstract:As 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become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contact police and the public, how to objectively analyze and measure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ombined with the propagation law of new media in the virtual society, as well as the own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and social role, from the breadth, depth, strength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micro-blog.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and the method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linear weighted combination to measure the security of micro-blog influence,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of micro-blog,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other government micro-blog’s influence.
  Key words: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Linear weighted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icro-blog impact; Quantification model
  1 引言
  随着“以用户主导”的Web2.0时代的到来,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和微信逐渐成为政府在新媒介环境下信息发布、舆情反馈的新兴平台,“微政务”也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公安微博,作为一类特殊的政务微博,是指以公安机关或者民警真实身份在网上开通的[1],以警务信息实时发布、传播以及获取为主要目的互动平台[2]。公安微博作为公安机关的网络延伸,肩负着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建立新型群众路线的重任。
  目前国内外对政务微博的研究比较成熟,但对公安微博的研究还稍显薄弱,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公安微博的综合性研究,重点介绍公安微博的成长历程和功能特点[3];二是对公安微博的具体用途和面临困境的研究[1];三是对公安微博在应用方面的经验交流,很少有针对公安微博影响力的研究,仅有于艺飞,沙贵君通过构建覆盖指数和参与活跃指数,定量研究公安微博影响力[4],但评价因素单一。另外赵阿敏,曹桂全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来研究微博的影响力[5],却未建立评判模型;蔡婷采用模糊多属性评价法,以粉丝量、原创博文数、被提及量等互动性指标建立影响力评价体系,但缺少微博规范度、认可度层面的度量[6];还有学者通过PageRank算法或者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微博影响力 [7],但多存在评价指标不全面的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为帮助公安机关准确评价公安微博的实际运行效果,本文在公安微博特征和政务微博影响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公安微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线性加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量化评估。
  2 公安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在公安微博自身特点和新媒体传播主要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政务微博社会影响力评估体系[8][9],将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微博规范度、影响力广度、影响力强度、影响力深度、社会认可度5方面入手,建立公安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2.2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含义
  2.2.1 微博规范度评价指标
  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看,公安类政务微博的规范度对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微博头像的区分度、账号等级是基本因素,同时还要考察微博行文是否严谨,语言风格是否网络化,但不低俗。
  2.2.2 影响力广度评价指标
  公安微博作为一种特殊的微博,在微博影响力广度评价指标选取上,不仅要考虑微博的粉丝数、关注数等主体覆盖度,同时更要重点考察该微博的服务区域范围和所属专业警种。比如一个市局公安微博的影响力大多高于县局公安微博,一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警种(如:交警)的微博影响力也要大于‘冷门’警种(如:水警)的微博。另外在微博中是否综合使用图片、视频、动画、音乐等多媒体要素,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微博传播的广度,所以媒体覆盖度也纳入指标中。   2.2.3 影响力强度评价指标
  微博的传播力一般包含:原创发博文数、日均引用数和评论数。公安微博由于自身特点,博文数量都不太多,要提高自身影响力,防止被其他微博“刷屏”,就必须将博文的发布时间纳入考察,一般中午12:30—13:30和晚上的10—11:30发博文被浏览和评论的几率最高。另外公安微博的话题产生、掌控能力,主题分类的合理性也是微博影响力强度的重要指标。
  2.2.4 影响力深度评价指标
  评价微博影响力的深度,重点看该微博与粉丝的互动情况,所以该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 微博被转数、微博被评论数和私信数。
  2.2.5 社会认可度评价指标
  一个有影响力的微博一定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所以本文将微博的社会认可度作为公安微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交互服务能力、平均点赞数、评论倾向和媒介推荐度。
  3 公安微博影响力模糊线性加权评价研究
  3.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
  对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采用常用的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系统工程方法[9]。首先,按照公安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专家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表共发出25份,其中公安政工部门8位、电子政务专家5位,新闻传播领域学者8位,资深新媒体人士4位。其次,构造相应的权重判断矩阵。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数据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如表1所示的公安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和权重分配表。
  3.2 建立影响力评价集
  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本微博影响力评价模型中将各因素的评价结构设为5个等级,即V={V1,V2,V3,V4,V5}={强,较强,中,较弱,弱},同时量化评判结果,对评判结果的每个级别给出具体分值,则列向量C={C1,C2,C3,C4,C5}T=(100,80,60,40,20)T。然后请10位对公安传播和政务微博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对“平安渝中”、“重庆交巡警”、“平安奉节”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公安微博账号进行评判,再分别建立评判模糊矩阵R,即每个微博对应有5个评价矩阵:影响力规范度评价矩阵R1,影响力广度评价矩阵R2,影响力强度评价矩阵R3,影响力深度评价矩阵R4,社会满意度评价矩阵R5。三个公安微博各因素评价的结果如表2所示。
  3.3 基于线性加权的模糊变换
  设U={U1,U2,U3,U4,U5}為公安微博的综合影响力,Ui表示评价集中的一级指标;W={W1,W2,W3,W4,W5}为一级指标权重。从表1可以看出,综合评价公安微博影响力的二级指标较多,这就导致各因子的权重系数都比较小,差距不大,量化微博影响力时会出现分数集中的现象。因此,在运算中采用了考虑所有指标的线性加权求和方法进行计算。现在以“平安渝中”公安微博为例,根据影响力评判集,分别进行各子模糊变换。
  同理,可按该方法逐一求出“平安奉节”、“重庆交巡警”公安微博账号的影响力量化结果:P2=75.1和P3=87.3,则可以得出这个三个公安微博账号的影响力排名是P3> P1> P2。该排名顺序与重庆政务微博排名榜一致,但是本方法不但给出了微博影响力的量化结果,同时给出了微博在各影响因子上的优劣情况。
  4 结论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案例调研,本文基于公安微博特点及新媒体传播机制,构建了一个评估公安微博影响力的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价方法,并以“平安渝中”为例进行了量化评估。该方法在指标的选取上尽力弱化粉丝数、转发数、点赞数等传统评价因子,将微博的规范度、传播力、话题产生能力等纳入指标体系,更突出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实践性更强。该评估方法把模糊线性加权运用到公安微博影响力指标的量化评估中,减小了以往评价结果集中的情况,使公安微博影响力的评估更具合理性,并对提升公安机关虚拟社会管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廖建春. 公安微博的作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11,151(3):102-107.
  [2] Bertot J C, Jaeger P T,Hansen D. The Impact of Polices on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Usage: Issues,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2, 29(1):30-40.
  [3] 程婧. 当前公安微博的发展模式与特征描摹[J]. 科教导刊(下旬),2016,27(9):155-158.
  [4] 于艺飞,沙贵君. 沿海地区公安政务微博影响力的实证研究[J]. 科技视界, 2015,(8):112-114.
  [5] 赵阿敏,曹桂全. 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价与比较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J]. 情报杂志,2014,(03):107-112.
  [6] 蔡婷. 基于模糊多属性评价法的县域政府微博影响力评价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24(11): 125-127.
  [7] 丁温雪,徐家兴,朱颢东. 基于改进PageRank算法的微博用户影响力排序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6-260.
  [8] 吴信东,李毅,李磊. 在线社交网络影响力分析[J].计算机学报, 2014,37(4):735-752.
  [9] 任福兵. 政府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2):67-70.
  [10] 孙国梓,仇呈燕,李华康. 基于线性加权的微博影响力量化模型[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6,48(01): 78-84.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该专业知识面较宽,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教学实践性较强等几方面原因,最后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该文主要阐述了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从而提高电子电工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电工;教学效果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
三维数字校园是实现校园数字化建设的支持平台,为提高决策规划、信息服务提供模型支撑,该文根据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字校园的整体设计,确定实施的技术路线,基于EAVR软件平台及3DMAX软件实现了三维数字校园的建模与仿真。建设后的三维数字校园为校园的规划管理、资源利用、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利支持。
采用调查研究法,对举重二线队员身体素质提速训练方法进行改革.结果表明,适应性训练、转换性训练、身体素质的提速训练、变速训练等有较好效果.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一国经济的波动已经不仅仅只对本国就业产生影响了。由于我国人口总量世界第一,劳动力供给总量大大超过劳动力需求总量,解决失业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
回顾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及其历史演进,分析学位授权审核的作用,指出学位授权审核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学位授予审核制度的七项建议,主要包括科学放权与有序监督相结合,统筹布局学
摘要:针对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精度等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RSSI最小二乘法和拟牛顿法的定位算法。本文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预估未知节点的初步位置,再将节点位置作为拟牛顿算法的初始值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更为精确的节点位置。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测距传播误差,提高传感节点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最小二乘法;拟牛顿法  中图分类号:T
摘要:MOOC为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分析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MOOC的特点,从教学计划制定、MOOC录制方式的选择,课堂例题和课后作业以及在线互动的设计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这些探索打破了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增加了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增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OOC;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排球每球得分赛制下的发球规律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发球的威力并未受每球得分赛制的影响,各队更注重发球的质量;从分段情况
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已经驶入新的年度。200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9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