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俗世之光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准备研读蓝风新出的诗集《俗世的光芒》,岸雪提示我,说他是口语诗。我不知诗是什么,网上的注解很多,无非是说诗是抒情言志的,在文体上,诗有形象、有节奏、有韵律,是分行的。最给力的是: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女儿也写诗,我曾买了《海子诗全集》,想得暇读读,以期能理解女儿。可女儿说,海子已过时了。那是12年前的旧事。记得有一次,我把女儿写的诗歌,分享给一个早年也写过诗的朋友,他严肃地批评我女儿应该继承传统,我们还有了何为“继承传统”之争。因为朋友看不懂我女儿的“新诗”,直到他在一个学问深厚的诗歌群里试着晒出了我女儿的一组诗,有人指出那是由“时间逻辑”转换成了“空间逻辑”,朋友似乎才找到读解我女儿诗的密码。
  对诗,我的确是门外汉。“口语诗”一说,我之前闻所未闻。我借助网络,才知道它已是诗的潮流,口语入诗,似乎有“颠覆”之意。稍微有点“史”的概念便知,这“颠覆”便是“创新”,是值得颂扬点赞的。
  我赶紧补课,郁葱的一段话让我对“口语诗”这不新的新事物有了定盘星:真正好的口语诗,不需要那么多的诠释,它可感受,可触摸,但关键是,它是“诗”而不是“话”,它有审美价值和意义。
  我依稀记得,学生时代读书,老师讲过:“诗言志”“愤怒出诗人”之类的话。我依葫芦画瓢,来读蓝风的诗集,便有一个有底气的标准:只要分行在言说。其实,是不是传统意义或更新意义上的诗不重要,重要的是:蓝风在写什么、说什么?他是否言志、有无真情的流露?特别是是否表现出了诗歌应有的批判性思考?
  善解人意的蓝风在把《俗世的光芒》文档发给我时,又分享了一个名家刘一君为其诗集作的序言:读《俗世的光芒》。蓝风非常谦逊地说,仅供参考,称其“蓝风”就行。我用心打印出这筹划中的新诗集,以便真正用心学习琢磨。
  蓝风是真诚的,他一再说,能不能找到感觉写点啥并不重要,写不写,兄弟感情还在。我接收到《俗世的光芒》书稿电子文稿的那晚,我正在外与几个文友喝酒聊天。待小酌微醺回到家时,我计划好的是次日打印了再认真地拜读。我跟蓝风说,我一定会仔细研学,无论如何也要写出一篇真切的读后感来。
  那晚,我躺卧在床,久久无法入眠。蓝风即将出版的诗集,拟用《俗世的光芒》为名,两个关键词:俗世和光芒,应该是整个诗集的视野和亮点所在。我在想,蓝风为什么要强调“俗世”,俗世与他的诗歌有何割舍不了的联系?他已置身仕林,在一个县城,已然高高在上,他关注“俗世”,又获取了什么样的光芒?我隐约有一种直觉,在蓝风留恋的“俗世”,一定有某种他内心珍视向往的东西。我想到一个计划中的诗歌评论题目:《仰望俗世:一种置身仕林的疏离感》,或是《回不去的俗世:一种置身仕林的疏离感》。
  我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了我灵感的闪现:光芒照射是有距离的,诗人与俗世有间离,又渴望俗世之美。他想回到那俗世,不管是天上的俗世,还是地上的俗世,因身份使然,他似乎只能仰望或遥望,一种身不由己的疏离感搁置在心,他一直在表达一种失去的向往。用这个视角来审视他的诗歌。他有意无意已经把这种身份感浸入诗歌,他不是记录俗世的日常,而是写偶尔进入俗世的瞬间感受。他一直努力在用俗世的光芒照亮他那方寸间阴郁着的心。
  我们随着诗人的心走,慢慢会发现,我们只是在俗世外看一出俗世的生活剧,尽管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但那只是我们企图能回去的俗世,无奈遗憾的是再也回不到那个原乡。或许他在仕林找不到应有的认同感,只有在俗世他才能找到情感的皈依。他对社会的无奈,他作为社会人那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疏离感,时时处处都在困扰折磨他。也许,只有诗歌才是他“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的自我宣泄。他一直在俗世和仕林间摇摆,有一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离心力在牵引着他,他记录了这种心迹。俗世的光芒,应该是最原始的蛮荒之地所发出来的光,是“人之初、性本善”发出来的光,当俗人也被酱缸浸染以后,还有光吗?当俗世已是市井,而且乡村的天、地、水,也被污染后,环保成了抹不去的梦魇。
  也许我具有某种天分,我仅从尚未付梓的诗集的书名便可预知蓝风的心语。待我真正一页页一首首仔细研读蓝风编入《俗世的光芒》诗集中的所有诗篇时,跟我两年前展读他第一本诗集《彼岸》的感受完全不同。那是蓝风心灵的歌声,是他站在苍茫的雪域高原,敏感而多思、脆弱而刚强地感受着与时俱进的生活潮流,那是蓝风的另一种性情映照,也是他守正笃实、持之以恒的价值影像。他以一种家国情怀,把读者带入一种西藏生活的美好愿景中。自然,这种主旋律的颂歌为他赢得了喝彩。而今,蓝风呈现给我的新诗集《俗世的光芒》,在创作年份上与《彼岸》有太多的交织,可我感知到的却是另一个蓝风,或许像他拥有几个笔名“高辛、蓝风、山之南”一样,他在需要的时候会自动变换。
  正如诗人刘一君所说,蓝风这本新的诗集,是以其俗世的人生为根基的,而且这个俗世的人生装有他全部的生命。不管是感悟日常生活,还是从常见的物相中引发出哲思,蓝风都试图采集一点点光,先照亮自己,再照亮他人。的确,外在与内心,官话与诗语,会让他有一种疏离感。但是,蓝风通过诗歌,还原了他自己,又超越了他自己。蓝风以一种平实、直白、削减的崭新特色,在学院气息浓厚的意象、象征、隐喻的泛滥中,彰显了一股悦目赏心的清流,坚定了我的粗浅认知:口语诗当是一种心语的自然流淌。诚如刘君所言:跟随蓝風的视野,无处不是诗,无处不能诗。他在这本新诗集里,天然去雕饰地成就了一个大写家的风范。
  我与蓝风虽相熟经年,但在一个熙熙攘攘的尘世,我们未曾有过灵魂层面的深交,熟而不识。及至这本《俗世的光芒》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爱不释手地读下去,仿佛才认识一个本真的他,一个真正称得上“蓝风”的诗人。
  开篇第一首《面馆》,蓝风即为我们带来了浓厚的烟火气,在此,我们也找到了他个性化独特的视角,开始随他,丢掉身份感,回到了俗世。紧接着,我们在他的《读史》里,明白了他的信念:德为王。他没有像吴思那样,从历史里读出《血酬定律》和《潜规则》。也无意为我们展露出令人恐惧的管仲陷阱。他不想跟我们打《哑谜》,尽管他也有警觉,他还是不忘初心,会从《纪念日》获取力量之源。   我后来问过蓝风的简历,知道了他于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于湖北襄阳,先后做过建筑工人、工程师、乡镇公务员、机关文秘、援藏干部。他闲暇时以诗怡性,诗作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天津文学》《白诗歌》《九月诗刊》《中国当代诗库》《汉水》等。难得的是,等他位居小县城的庙堂,仍能孜孜不倦地笔耕不辍,当然,除了情怀,更多的是在借诗歌释怀。
  一个人的感情基点,应该还是原生家庭和早年的经历在心里留下的烙印。从《顾客》里,我们感受到蓝风对底层劳动者的那种怜悯之心,而这一点,多少也会影响他后来的为人处世之道。置身仕林,闯荡宦海,他耳闻目染的一切和奋力的拼搏,自然会使他身疲心累。“我两手空空/却置身其中/不能向东,亦不能向西/不能言白,亦不能言黑”(《梦》)。他内心是有一个自己的,但被“奔腾着的千军万马”裹挟着,他无法动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在《愚人节》里感叹,那无尽的靡靡之音,他又能奈何呢?也许读读《时代三部曲》,在王二式的快乐和自我排解中,他能暂时地纾解自己紧张的神经。
  好在有个家,那是他短暂歇息的港湾。“我的对或错/都可能惹你生气/只是你不知道/我在你熟睡后/抚摸你的头/一回/二回”(《给儿子》)。他的努力,他的艰辛,除了自己的梦,不就是为了这个他深深眷念着的家吗?
  但他的乌托邦有时也会被人鄙视,尽管这是支撑他努力的坚定信仰。《乌托邦的愤怒》只能深藏于心,他还得笑呵呵地回答,假称自己也是“喝喝小酒/打打麻将/再到洗浴中心/放松放松”。一个社会必须有信仰,他坚信这一点。“有人说他瘦/有人说他老/有人说他苦/有人说他穷/但没人会认为/自己比他强大/比他富有”(《在杜甫铜像前》)
  理想主义者常常是落寞的。在《夜色》里,我们能感受到蓝风内心那种深深的落寞。“晚风是凉凉的/江水是凉凉的/城市如一个/巨大的容器/填满夜的泡沫/车辆来来往往/仿佛没有终点”“月光落在沙滩上/落在草地上/她的脸颊是凉凉的/鼻尖是凉凉的”。
  蓝风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在《葡萄》里,同样“又大又圆/又紫又亮”的成熟葡萄,命运是不同的,尽管都“急切地等待/看中它们的路人/把他们挑选,购买”但是最终,总有“没卖完的葡萄”被扔进巷子里的垃圾房。有一句励志的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你是葡萄呀,你有保鲜期,你的寿命就那么长。
  这种焦虑感,已然嵌入蓝风36岁的那颗年轻的心,他有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管他也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香蕉、桔子、苹果和核桃的机会或命运是不一样的,你无法乔装,你甚至可以安慰自己说,核桃最终总要被打开,它内部的干瘪和霉烂,并不能最终改变结局(《核桃坏了》)。即或有一天你成了《天花板》,“它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而楼上的人/总是把它踩在脚下”这天花板犹如过去的弄臣,虽处万人之上,终究还是在一人之下。货以帝王者,谁能逃脱这样的命运呢?
  蓝风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当时他还没到不惑之年,他已经是青年老成了。在《主角》中,他成了一个世事洞明道行很深的人,“斟满酒/除了他之外/每个人都在/寻找空隙/一有空隙/就使劲儿/往里钻/钻进去的/带着表演者的笑容/没钻进去的/带着旁观者的笑容”。其实,就是侥幸成了“角儿”,不过也是各领风骚两三年,都有过气时。
  蓝风在《大雾》里袒露了他的心迹:“大雾笼罩了/一座座城市/一条条街道/人们只有/在大雾中/才能感觉到/大雾的存在”这犹如当年伦敦的大雾,窒息了数千人,一夜之间使一个城市停摆,人们才醒悟过来。这个世界没人愿意做先知,所有人都是现实主义者,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知为何而生,也不知生而为何。蓝风能在众人皆醉时独醒,也是慧根使然。
  一种虚无主义的情绪开始笼罩了他,一个在宦海漂泊沉浮的诗人,开始反省是否应该回到原点。他用九节记录了《陪母亲看海》,他是带着歉意,以一种补偿之心,陪母亲看海。从走到人生边上的母亲身上,他懂了何谓“人生苦短”;而在纷杂的现实中,失忆的母亲仍在本能地呵护着他。“天凉了/回家”,这岂只是嘱托,这是警世恒言,更是神谕。在这首诗里,蓝风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新坐标,他从一种无意义的打拼中回到了真正的现实,回到了亲情的温馨里,至少心理上他已经完成了回归。
  从新的视角看,很多过去被他珍视或认可的东西,他开始质疑。在《脏东西》里他清醒地认识了何谓“脏东西”,那些丛林法则,那些进化论的论调,他开始厌恶,但又无奈。因为“离开那些脏东西/我们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迷恋那些脏东西/我们难以启齿却侃侃而谈/拥有那些脏东西/我们羞于见人却踌躇满志”。一种人格分裂症的病魔似乎缠上了蓝风。
  在《谎话》里,他坦陈了自己的病症。他也在《无题》里分析了自己以及罹患同样疾病者的病因:“其实都不信/但他们说/信//其实都信/但他们说/不信”。寥寥数语,振聋发聩。
  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未来的路该咋走?蓝风在《黎明》里有所思,也有所惑。“黑暗里/我想了一些事/想了一些人/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天亮了/我想的那些事/想的那些人/突然觉得/不再那么重要”。正如我多年前写下的一段话:得意之时崇尚法家,失意之时崇尚道家,平和之时崇尚儒家。我常常自问,我能活得洒脱一点吗?人都是心随境移矛盾的,蓝风也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
  蓝风是一个矛盾体,他的诗如其人生,逐步由看破,到看透,只是还差那么一点点,他一直无法真正地放下,他羞于从宗教里寻找一条解脱之路,始终陷于俗世的泥沼之中。正如《老婆》和《甲虫》,他没有勇气抛弃喧闹的俗世,也走不进《素描》里那些男男女女平凡简单的幸福感之中,他只能不断地发出《天问》,却连一只《甲虫》和《蚊子》也不敢杀。我冒昧地推测,若有一片树叶飘落在他的额头,也足于砸破他的头。
  我是一口气整整用了三天读完蓝风的新诗集,欲罢不能,心潮激荡。这里我只是粗略地罗列我对他一些诗歌的表意粗浅感受,也试图用简单的读解梳理一下他的人生感受。蓝风充满哲思的诗篇,印证了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它也告诉我们,蓝风在岁月的碾压中是逐步在臻于成熟,激情让位于拷问,尽管他台上会有另一套话语,但在口语诗里,他还是想吐露真情。只是,他在灵魂的拷问中成了一个矛盾体。正如他忌讳宗教话题,而内心又缠绕着它,他在《反思录》中写到“我害怕原罪和轮回/造孽和报应”;他恐惧孤独,但又在现实中无法找到知音,那首不知能跟谁聊的诗《催眠术》道出了他深深的孤独,他只能假以写诗,在诗歌的王国里化作彩蝶;他想退出江湖,又心有不甘,想再试试做一块巨石,期待一个美好的结局(《水落石出》)。
  其实,蓝风心里不时也会跟明镜似的,他已经意识到他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会《打水漂》,“石子从水面掠过/激起一串水花”“收集它们/耗尽了他半生的時光”但是,“水花溅起/又瞬间消失”“那些扔出去的石子/沉入水底后/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的确,他再用心,那世俗的名利,终究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是过眼烟云,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把蓝风的前后两本诗集《彼岸》和《俗世的光芒》对比并置着看,一阳一阴,一正一邪,一高一低,这两面其实是一体的两面,一面示于人,一面藏于心。他一时清醒,又一时迷茫。他之前那种以《彼岸》为象征的高调的亮相,在《俗世的光芒》里无疑暗淡了下来。不过,我更乐意看见蓝风的这种毫无粉饰的本真状态。
  感谢岁月的磨砺,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生活也能教会我们如何去完成人生之旅。我们只需不抗拒天上那个“俗世的光芒”照耀,哪怕需要假以时日,慢慢融入诗意的俗世,我们也可跟随蓝风在俗世光芒的沐浴中成长。正如《国际歌》所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城市人大常委会)
其他文献
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组织中的激励,人们已不陌生,可您了解“第三部门”中的激励问题吗?您也许会问,这“第三部门”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对“第三部门”的激励有什么特殊性?让我们为您一一道来!    第三部门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控制政府“越位”。二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弥补政府“漏洞”,对改革中由于政府缺位、市场失灵等造成的“真空”地带有着积
每年都有大批本专科毕业生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工作实践后,经考核合格被转正为正式员工。毕业生在见习工作期间正确的角色定位与心理调控,各级领导主动的思想教育与组织调配,对其坚定事业信心、激发工作热情具有重要的心理激励作用。    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转换与心理变化    1.现实环境与心理波动。大学毕业生上岗后首先面临的是现实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在读
在《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的前夜,2007年的岁尾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多事之秋,从华为的集体辞职事件,再到沃尔玛中国区的大批裁员,2007年变得不再平静。  沃尔玛全球超过200名员工将被“无原则解雇”,其中中国员工占总数一半左右,涉及深圳、上海、莆田、东莞的四个分部,主要涉及工厂认证、质量检验等职位。华为集体辞职事件涉及7000余人,公司要求其工作满八年的员工在明年1月1日前办理“自动辞职”手续,
似乎一夜之间,“胜任素质模型”成了HR圈内的流行语。然而,目前还只是少数几家知名的技术型、创新型企业,像海尔、联想、华为等,真正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这项工作上——很多企业还处于观望中。毕竟,“知道”和“做到”,还是两回事。    胜任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要想根据胜任素质来衡量员工的绩效水平,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这个保证员工能够取得高绩效的标准体系,我们称之为胜
培训计划年年做,但年年都是老一套。如何使新的年度培训出现亮点,全面提升培训效果,如何更好地实现培训的年度“接力”,培训经理需要承前启后、开拓思路,积极设计新的年度培训计划。  年度培训计划一直是许多公司高层管理者非常重视的内容,很多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开始搭建自己的培训体系,将培训视为提升员工胜任能力、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新的年度里,如何将培训做得更加出色?企业的培训经理们面临着挑战与考验。   
经济繁荣百业兴旺的一个显性标志,就是当下旅游热的勃兴,看看长假拥堵如停车场般的高速公路,瞧瞧万头攒动与大型集会无二的景区景点,更遑论漂洋过海,把中国人的笑声播撒到地球每一个角落的风景,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当一个旅游旺季过后,地方政府忙于盘点旅游收入时,可能不会想到它衍生的一个文化产品,那便是游记散文的丰收,面对线上线下海量的文章,让人清楚地触摸到中国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永恒的心结。  可是
捷克大诗人杨·斯卡采尔有一首著名的诗:“诗人不能创作诗/诗在某地背后/它千秋万岁等待在那里/诗人不过发现了它而已。”这是一首典型的以诗论诗的诗,其意义远远超出诗之本身。它极其明白极其精准地告诉我们,诗自然天成,山清水秀,完整无损,它就隐藏在不为常人所知的地方,诗人的任务,则是发现它,提炼它,表现它。  一.从经历中发现诗  人的经历无外乎有三个主要元素构成: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被赋予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功能,而以HR经理为代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协同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自然地成为企业内实现这一功能的倡导者、设计者与实施者。但是,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与定位还存在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力资源管理上述功能的实现。    HR经理角色转型    何谓组织能力?它与HR管理及HR经理角色的关系何在?组织能力是一个企业能够持续超越竞争对手,并且难以
政治家主张“峰会”,企业家热衷“对话”,学术界时兴“论坛”,传媒界流行“改版”,演艺圈忙着“选秀”……倾情介入“制造声音”的人士大都是拥有话语权的“社会动力层”,压根就没有务工者们啥事。  务工者都是些啥人?有人把他们“扒堆儿”为弱势群体。那么,何为弱势群体呢?又有人讲,弱势群体泛指那些有强烈维权要求而又难以维权的草根们。持此说者还有例可证。说,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员
帅瑜的这本散文集《生活的回望》(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拉近了我和这位陌生的文友、战友的距离。读他,我总会不由自主地从他的生活回望里联想到我数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之路。七里沟,多么像我生活了18年的渭河北塬那个贫瘠而凝聚着苦难厚土的小村庄。他在新闻、文学曲折小路上的接力跋涉,也让我想起自己在青藏山水间奔驰时渴望文学梦尘埃落定的日日夜夜。帅瑜的生活道路之艰难、之挫折、之遥远和为之所付出的忍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