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愤然离开与艰难重返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1982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奥委会于1979年10月25日在日本名古屋一致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这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左)同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宋中(右)握手祝贺的镜头
  
  为抵制国际奥委会“两个中国”的做法,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8年8月19日发表声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中断关系。21年后,国际奥委会做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
  
  1936年,当希特勒对奥运会的态度突然由仇视变为支持时,国际奥委会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人正是布伦戴奇。他虽然耳闻目睹了纳粹排斥犹太人、扩军备战的行为,却仍然在递交的报告里说“柏林仍具备举办奥运会的条件”,为此奥运接连2届停办;1952年,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他,又竭力阻止中国参加第15届奥运会,只不过当时由于多数委员的反对,他的提议遭到否决。随后,大权在握的布伦戴奇,终于让中国脱离奥运会长达数十载。
  赫尔辛基奥运会后,中国继续要求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49届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本次大会再度讨论了中国代表权的问题,最终以2票(23票赞成,21票否决)优势通过了决议: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国家奥委会。但是,两年前被选为新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布伦戴奇却在未经任何讨论的情况下,私自将台湾方面建立的体育联合组织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放在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成员中。此后,中国在一系列国际奥委会会议中一再抗议,强烈要求取消这种不合理的设置。
  1956年,奥运会首次来到南半球,东道主墨尔本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参加第16届奥运会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为了把台湾运动员也吸引到中国代表团中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第16届奥运会筹备委员会于该年9月1日邀请台湾运动员到北京参加全国选拔赛。10月21日,经过一系列选拔,从全国各地1400多名运动员中脱颖而出的92名运动员,组成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整装待发。
  与此同时,以布伦戴奇为首的国际奥委会却邀请所谓的“中华民国”——台湾参加墨尔本奥运会,在第16届奥运会组委会的各种文件中,屡次出现“北京中国”、“福摩萨(formosa)中国”等模糊词汇。中国人民为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但是国际奥委会却违背中国的原则,玷污中国的尊严,对“两个中国奥委会”的存在视而不见,还让这种现状继续恶化,这实质上已经违背了奥林匹克宪章。11月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发表声明:由于国际奥委会一再邀请台湾派遣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中国运动员在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将不会前往墨尔本。
  之前的第52届国际奥委会全会上,董守义就曾义正词严地阐述中方立场,数次抗议国际奥委会纵容台湾、意在制造“两个中国”的行为,但一手遮天的布伦戴奇仍无动于衷。国际奥委会的不以为然,让中国只能被迫宣布放弃参加墨尔本奥运会,先期到达的黄叶中副团长和董守义委员在11月22日,也就是16届奥运会开幕当天就愤然离开墨尔本回国,本已集结广州、准备赴澳参赛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奉命解散。而中国台北派出21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田径、举重、射击、篮球、拳击项目的比赛,未获名次。
  1956年后,陆续有一些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仿照国际奥委会的做法,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体育组织,又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接纳了台湾的体育组织。
  1957年9月,董守义在参加于保加利亚的索非亚举行的第53届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就中国合法席位问题据理力争。然而国际奥委会依旧将错就错,“北京中国”、“福摩萨中国”竟然又出现在会后的《奥林匹克公报》上。为此,12月20日,董守义给布伦戴奇写了一封抗议信。身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不但使“中华民国”成为合法,还歪曲史实、分裂中国,这让每个中国人都愤怒不已。董守义迅速回信,批评布伦戴奇:“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历史事实。诚然,在1895到1945年间,台湾确曾一度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强占,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台湾重新归还了中国。”此后两人信函往复,董守义称:“像你这样玷污奥林匹克精神、破坏奥林匹克宪章的人已经没有任何资格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所有忠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人,都会反对你。”
  为抵制国际奥委会“两个中国”的做法,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1958年8月19日发表声明: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中断关系,由于相同原因,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宣布退出国际游泳、田径、篮球、举重、射击、摔跤、自行车联合会及亚洲乒乓球联合会8个国际体育组织。董守义也辞去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职务。
  自此,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的正常联系被迫中断了21年。1959年,慕尼黑国际奥委会第55届全会上再度讨论了中国问题,许多委员都认为把台北奥委会称作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是毫无道理的,应该改变这个名称。然而布伦戴奇一意孤行,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1960年,在意大利罗马奥运会上,中国台北的杨传广获十项全能亚军,这也是第17届奥运会亚洲获得的唯一一枚田径奖牌。1964年,中国台北派出55名运动员参加了日本东京奥运会;1968年,中国台北选手纪政在80米栏比赛中获得墨西哥奥运会银牌;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上,中国台北共派出63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射箭、摔跤、柔道、拳击和帆船项目的比赛。
  接下来的蒙特利尔和莫斯科奥运会,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都没有参加。
  整整二十四载,中国几乎同奥运绝缘,这成为中国奥运最心酸的往事,也是奥林匹克历史最大的缺失。
  1979年,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关于解决中国合法席位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在内的大多数人的赞同。同年11月,国际奥委会以通讯表决的方式,让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投票,通过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于10月25日在日本名古屋做出的有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名古屋决议”指出:中国奥委会在参加奥运会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歌,同时允许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性组织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占有席位,以“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出现。国际奥委会的这一决定,最终扫清了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障碍。从此,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良好的、密切的合作关系。
  1980年,中国派出代表团参加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被迫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20年后,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也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
  (摘自《从雅典到北京》)B12
其他文献
古今诗文里有不少的典故。所谓典故,修订本《辞海》、《辞源》都解释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盖文章之外”的“事类”,这是其一;其二,更重要的是,典故言简意赅,言有所指,或言约意丰,意在言外,起到“明理征义”、借古喻今之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典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数类。  事典和语典 古今论用典的文章大多把典故分成事典和语典。刘勰《文心雕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