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中“玫瑰灰”的象征意义:命运与悲情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荆棘鸟》中“玫瑰灰”的象征意义:命运与悲情



摘 要:本文探讨了《荆棘鸟》中“玫瑰灰”的象征意义。玫瑰灰是爱的代价,象征着命运与悲情。这层含义主要围绕三位主要人物拉尔夫·德·布里克萨特主教、梅吉·克利里和戴恩·奥尼尔展开,揭示出他们的命运禁锢在宗教的牢笼之中,这样的命运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磨难。在磨难中,两位主人公拉尔夫和戴恩以“生命的灰烬”的形式,即以“死亡”的形式完美地诠释了《荆棘鸟》隐喻的主题:荆棘鸟们乐意以最深的剧痛死亡,来换取最美的东西——真爱。

其他文献
上海发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是然建筑摄
期刊
争议“元宇宙” 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2018年执导的电影《头号玩
期刊
一部不可多得的谢泼德戏剧研究专著 孔瑞博士在她的《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这部大作出版之际,希望我为之写篇短序。本人既不擅长美国戏剧,更非谢泼德专家,然而作者真诚恳切,本人还是不揣浅陋,勉为其难地应允了。一来是出于扶掖青年戏剧学者的考虑,
期刊
诗歌翻译中的陌生化手法 ——以希尼诗集《区线与环线》两个汉译本为例 摘 要:“陌生化”是詩歌创作中的常见方法,也适用于诗歌翻译。通过这一方法,译者能充分保留原作各层次的信息及原诗韵味,让读者感受到异域文化之美。希尼诗集《区线与环线》两个汉译本的对比
期刊
谢泼德戏剧研究的拓新之作 ——孔瑞《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序 在20世纪的世界剧坛,美国戏剧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山姆·谢泼德、罗伯特·威尔逊等一批剧作家的创作,不仅把美国戏剧推
期刊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与东北工业文学的嬗变 摘 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工业基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东北工业文学也应运而生,并担任了地区工业发展变化的记录和见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东北工业文
期刊
从原型理论看皮兰德娄作品人物身份缺失与自我实现 摘 要:原型理论的始创者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卡尔奥古斯塔·荣格,他认为原型理论是存在于无意识中的原始图像,但并不是来源于个人的经历。原型理论是人类进行创作的一个动力。当代意大利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以及
期刊
软语浓情 ——旅游软文《丁真的世界》赏析 摘 要:?旅游软文《丁
期刊
《不存在的女孩》中流散者创伤复原与伦理思想研究 摘 要:当代日裔美国女作家露丝·尾关所著《不存在的女孩》中塑造了日本少女奈绪及家人伦理身份危机所经历的心灵创伤及蜕变形象。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与精神分析理论追溯奈绪之父移居美国后事业兴衰之旅,剖析
期刊
论清代巾帼诗人左锡嘉 摘 要:清代江浙地区的女诗人,多幼承家学,在受到良好的教育之后获得了深厚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不独创作出典雅深秀的文学作品,且在社会动荡的危急关头,展现了知识女性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不凡风采。关键词:文学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