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失误与错位——关于“韩寒现象”的思考兼与两位博士商榷

来源 :科技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寒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学时报>为此展开了讨论.笔者认真读了几篇讨论的文章,尤其是在<科学时报>第43期"成材导刊"栏目下发表的两位博士的对话录,也想不揣浅陋,谈几点意见,兼与两位博士商榷.
其他文献
<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变化大,比较抽象,一向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其关键是在解答分数应用题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183;七”事变发生后,美国采取的对策是:第一,对中日冲突持不干预态度,避免卷入。具体表现在不分青红皂白,对中日双方同等指责;热衷于发表不痛不痒的“道义”声明;让美国驻华大
2001年3月5日 ,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见会 ,会议确定了我国中小学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与以往中小学教学计划或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差异是确立了在小
当新中国成立时,文盲占全国人口80%以上,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初中入学率仅为6%,其他阶段教育入学率低得不好统计,每1万人口中的高中、大学在校生仅为8人和2人。在世纪
<正> 近几年听了几百节小学语文课,加之一些社会情况,深感识字的重要性,识字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识字与听说读写的关系,以及识字教学的方法问题等,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上有失偏
2001年10月22日,印度成功地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把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3颗卫星中有1颗是印度的侦察卫星,另外2颗分别是比利时和德国的.印度航天界认为,这标志着
一、因何出现关于知识经济的种种不同界定 “知识经济”概念不是悄悄地潜入,而是风风火火地闯入我国。它的到来挟持着一股热风,很快就掀起讨论和著书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