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lery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那是农历七月,内地早已夏日炎炎,高原的夜晚却仍带几分寒意。从西宁出发沿109国道一路向西,下午,看过了浩荡如大海的青海湖。深夜,昏睡中醒来,司机说,茶卡盐湖到了。时值农历上旬,没有月亮,唯有满天星辰,像是白色的珍珠镶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上,北斗七星、织女星、大角星和北极星等著名星体清晰可辨,银河如一条波浪汹涌的星星之河,潜伏着宇宙的神秘和缄默。星空笼罩下,隐隐约约能看到白茫茫的大地铺向远方并渐渐消失。微风吹拂,星河摇动,天地间却寂静无声,那一刻,我想起了康德的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值得我们终生仰望,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律,二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
  从西宁向西的数百公里之间,大多数时候所看到的大地都呈现出一种冷峻的黑褐色或灰褐色,植被稀疏。但就在茶卡镇附近,灰褐的大地上,突然像是镶进了一枚淡蓝色的宝石。这就是茶卡盐湖,汉书中称“仙海”,可谓名副其实。茶卡本身因为大量的盐分而呈白色,但蓝色的天空倒映在湖水中,湖面大多时候又是淡蓝色。湖面上,采盐船吐出的湖水经过阳光照耀,折射出一道道炫目的光;一条用来运盐的小铁轨,笔直地伸向湖心,锈蚀的铁轨,如同远古遗存。湖岸边,不时可见一座座小型盐山,潮湿的风似乎也带着咸味。
  早在两千多年前,游牧于青海的少数民族就开始从茶卡获取食盐——与其他地区制作井盐、岩盐或是海盐相比,茶卡的湖盐得来实在太容易,只需揭开十多厘米厚的盐盖,下面就是海量的天然结晶盐。曾经,那些唱着我们听不懂的古老歌谣的游牧民族赶着大批牛羊从远方来到这里,他们在湖边扎下帐篷,把牲畜赶到那几条从远处流过来并注入盐湖的小河边放牧——与盐湖相比,它们的含盐量低得多,正好适宜牲畜饮用。而他们,手持最原始的工具,几下就揭开了盐盖,将盐盖下洁白的结晶盐盛入木制的小桶。从此,他们又可以在一年半载的游牧中,不再为淡食而苦恼。
  在那个清凉的夏夜和茶卡不期而遇之后,过了好些年,我又一次看到了它,这一次是从30000英尺的高空。机翼下,是一片略呈长方形的浅蓝色的“镜子”。不过,这面“镜子”中央却有一团黑色的痕迹,一条同样浅黑的细痕与它相接,像是镜面发霉还被谁不小心打裂了一条缝,这是位于湖中心的开采作业面和运盐的道路。
  去年,突然从媒体和朋友圈里看到一个词:天空之镜,它原本是指南美洲乌尤尼盐沼的。但忽然驢友们都说,中国其实也有自己的“天空之镜”,并且还是人一辈子必须去的55个地方之一。细探究竟,原来,中国的“天空之镜”就是我邂逅过俯瞰过的茶卡盐湖。
  盐湖的特质使茶卡赢得了天空之镜的美称。盐湖中大量盐类析出并结晶成数米厚的盐板,盐板上又覆盖着一层浅浅的卤水,远远望去,站在盐板上的人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样,凌波微步的美女加上湖里的云天和远山,拍出来的照片总是如诗如画,似梦似幻。把它和乌尤尼相提并论、共享“天空之镜”的美名确也不算过分。
  然而中国“天空之镜”的美名并没有风行太久,一篇题为《茶卡人满为患:天镜不在,盐湖已成臭水坑》的文章就开始流传起来。一个网友写道:“四年前来茶卡盐湖,是个让我惊艳的地方,可以坐着小火车去往盐湖深处。四年过去了,再来,门票50元一张,不知道钱都用来干嘛了?到处都是人,进景区堵,进了景区还堵。景区旺季客流量超过承受能力,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一片。”
  摄影师刘雯第一次去茶卡是2013年,她的印象是,“第一瞥就非常震撼!目力所及都是纯白的盐沼,像冰雪般的透彻洁白。”两年后当她再去茶卡时,“简直惊呆了”,“整片盐湖几乎变成了泥巴塘,人们穿着胶鞋在水中艰难地移动,每次移动都带起一脚泥。”
  ……
  盐场生产不景气,茶卡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对它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和补偿。然而,这种近乎破坏性的旅游开发,却让盐湖陷入了生态不能承受之重。千万年地质岁月修成的“天空之镜”,在极短的时间里被人类失手打碎。十年前,当我初遇茶卡时,谁要是向我如此预言,我一定认为这是痴人说梦。但生活,有时确乎就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梦。
  (选自《南方周末》2016年3月1日,有删改)
  【美点品析】
  1.精巧文题抓眼球。“茶卡——破裂的天空之镜”,写出了那种晶莹与开阔,令人神往;又道出了随着破坏性的旅游开发,这里生态遭到破坏,怎不令人扼腕叹息?“破裂”一词,是惋惜,也是期待重新恢复茶卡盐湖原貌。
  2.灵巧描写动人心。文中,作者将茶卡盐湖比作一枚淡蓝色的宝石,可见其晶莹带给人耀眼的视觉冲击,这么美的境地怎不令人心驰神往?此外,“站在盐板上的人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样,凌波微步的美女加上湖里的云天和远山,拍出来的照片总是如诗如画,似梦似幻”,作者用比喻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图通过文字将茶卡盐湖美好的境界重现在你我面前。这种文字营造的空灵,更添茶卡盐湖的神秘。
  3.奇巧对比显主题。记忆中的盐湖美丽澄澈,现实中的盐湖却肮脏混沌。作者翻资料细考证,讲述茶卡盐湖的由来和曾经带给人们的美好和震撼。同时还细细描写眼前茶卡盐湖现状,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盐湖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引人深思。
  (荐评/周小娇)
其他文献
虽然担任小学校长多年,但我始终难忘过去作为班主任时经历的岁月。去年,我终于有机会兼任了学校五(4)班的班主任,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我是班主任,我是这个班的责任人!我要用心去珍惜这项关于爱的工作。  爱是陪护,着眼温暖  关爱学生是一名班主任最根本的工作,因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来说是最亲近的老师。我们班的学生多来自于全县各个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中午在学校就餐的学生就有27位。针对这一特点,我和班级任课教师
期刊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  每天早上,他都端着一碗香喷喷的面条,放到我的桌子上,再在碗上放一双筷子,然后抬起头,像山核桃一样的脸对我轻轻笑一下。这位拉面馆的师傅从来都少言寡语,每天就轻轻地一笑,囊括了全部的言语。  一个清冽的早晨。  他照例盛上一碗面,熱气升腾,温暖着我冻僵的脸。雾霭里,他那一如既往的笑有些变形,却温暖如常。  我拿起筷子夹起面条,轻轻地吹,又是一股升腾的云烟,淡淡的却挥之不去的香气潜
期刊
【课文分析】  小草老师一直说,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课本里几乎包涵了所有的写作内容和技巧。但今天,我终于发现了课本里缺了一样东西,它是人最最基本、最最重要、最最想要的,那就是——吃。  食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追求理想,我们改变世界,我们扶危济困……这都是建立在我们吃饱肚子的基础之上的。  我在课本的缝里找,似乎找不到,课本里的人物似乎都不食人間烟火。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
期刊
求异思维是促使人类进步的关键力量。试想,如果没有第一只猿猴突然萌发出“脚踏实地”的异想,我们至今恐怕还都生活在树上。一条路,走的人多了,最终将会是大家都无路可走。不断开拓,才会找到适于每一个人发展的路途。求异思维催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带来人类的春天。科学家需要求异思维,文学家需要求异思维,思想家更需要求异思维。具有求异思维,才会对“从来如此”的东西多一番思考;具有求异思维,才会对耳熟能详的东西多一
期刊
【点睛片段】  圆圆的肥皂泡  文/刘慈欣  很多人生来就会莫名其妙地迷上一样东西,仿佛他的出生就是要和这东西约会似的。正是这样,圆圆迷上了肥皂泡。  这是一个西北的正午,已经数月无雨,窗外,烈日下的丝路市弥漫着沙尘,在这异常干燥的世界中,那飘浮在空中的绚丽的水精灵确实是绝美的东西。看到小女儿的笑脸,为圆圆吹出肥皂泡的爸爸很高兴。  …… ……  高考结束后的一天上午,在开阔的楼顶上,圆圆吹出了一
期刊
都说女孩子有两个胃,一个用来吃饭,一个用来吃甜品。提拉米苏、马卡龙、茶拉明、特玛星浪、嘉莉朵、黑森林、布朗尼、忌廉巴夫、戚风蛋糕、慕斯、香草布丁、焦糖炖蛋、薄荷雪拔、可可芭娜娜、沙华连、糯米糍、棉花冰糕、华夫饼、和风抹茶、蔓越莓芝士派……光是听名字,心情似乎就会变好。桃子的坏心情总被甜品治愈,所以想用手账记录下这些甜蜜的瞬间。  用料:蛋黄 3个 淡奶油 225g 牛奶 75g 砂糖 20g  1
期刊
我不画牡丹  让世人惊叹它的  国色天香、雍容华贵  我也不畫玫瑰  让人们赞扬它的  色彩艳丽、香气迷人  我画的是  我家洗砚池边的一棵梅花树  一个个的花骨朵  全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在寒冷的冬天  在无花的季节  她幽幽的清香  漫天遍野地流淌  一不小心  醉了一个清白的梦  梅 花  脑洞大开:  泠泠冬日,一缕香气清冽淡雅,闻之不寒,是梅还是墨?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呢!亲爱的读者,
期刊
★我们小时候玩纸飞机为什么要哈气?  图个吉利!  ★老师:你們学习就不能像吃饭一样勤吗?  学生:老师,你一天吃九顿饭试试!  ★儿子:我不得不去上幼儿园吗?  爸爸:是的,就像爸爸不得不去上班一样。每个年纪都有不得不去做的事,生活不会因为你年龄小就不去为难你。  ★“历害了,我的哥”下句是?  承让了,我的弟。  ★一百岁老人在那孤独地坐着,我问:“大爷,你为什么不去和门口那些大爷下象棋呢?”
期刊
寒假里,央视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让一首沉寂了300多年的小诗重新火了起来。一时间,网络上纷纷转发。那就是梁俊老师带着贵州大山里的孩子们一起演唱的袁枚的那首小诗——《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小诗描写的是最不起眼的苔。苔生长在低矮潮湿的地方,那里见不着阳光,不被人关注。但是苔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只要春天一到,那小小的苔花也会学着牡丹一样绽放。  很多读者对
期刊
【点睛片段】  拥你入睡  文/肖复兴  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