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分型及p53表达对宫颈癌放疗敏感性影响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ow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中HPV分型及p53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4—2016年间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ⅠB+ⅡA期40例、ⅡB+ⅢA期40例。检测患者HPV的DNA的感染类型及p53的表达,采用单纯放疗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盆腔外和腔内照射,分析近期疗效与HPV分型及p53表达的相关性。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

B+ⅡA、ⅡB+ⅢA期放疗不敏感组(SD+PD)者p53阳性率分别为100%、100%,高于放疗敏感组(CR+PR)的80.0%、90.0(P=0.044、0.013)。p53的表达强度与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r=-0.427,P=0.000)。ⅠB+ⅡA、ⅡB+ⅢA期放疗不敏感组患者中HPV的DNA多重感染率多于单一亚型感染率,分别为65.0%、95.0%和35.0%、5.0%(P=0.004、0.003),放疗敏感性患者中HPV的DNA单一亚型感染率多于多重感染率,分别为85.0%、60.0%和15.0%、40.0%(P=0.004、0.003)。所有患者中HPV16的检出率最高为66.3%,放疗不敏感组患者中HPV18的检出率最高为60.0%。

结论

p53高表达与宫颈癌放射抗拒有关,HPV的DNA多重感染的宫颈癌患者对放疗敏感性较差,HPV16是双重感染中最常见亚型,放疗后未缓解患者中以HPV18为主的多重感染检出率最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和讨论儿童自发性扁桃体出血(spontaneous tonsillar haemorrhage, STH)的病因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Griffies等提出的STH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治疗自发性扁桃体出血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11例中有3例为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infecti
期刊
目的探讨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失败模式,并依据其失败模式讨论术后放疗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对2007—2010年符合入组条件的227例pT3N0M0期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主要分析其单纯手术后失败模式,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来探讨pT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辅助性放疗意义及适合人群。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LR、DM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
目的评价FDG PET-CT显像对复发鼻咽癌疗效监测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2008—2013年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的92例复发鼻咽癌,按中国2008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再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11、39、34例,其中复发T分期(rT1)、rT2、rT3、rT4期患者分别为10、11、38、33例。28例同时伴有颈淋巴结复发。所有患者均于疗前行全身或头颈部FDG PET-CT并接受放疗±化疗,
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类少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窦和口腔,5年生存率不到30%。目前治疗模式尚存争议。多数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LC,但OS率未见明显获益。本文旨在加强对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包括其临床特点、诊断、分期、治疗模式和疗效等。
放疗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乳腺癌术后放疗存在心脏损伤的潜在风险。本文就放射相关性心脏损伤的概况、诊断与评价指标、危险因素、放疗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防护措施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三维后装腔内放疗中三通道施源器的通道设计与OAR、靶区剂量间关系。方法调取2015—2016年我院三维腔内治疗的15例中晚期宫颈癌数据,其中30次"阴道卵形两半球+宫腔管"的三通道施源器剂量参数纳入研究。在原靶区和OAR勾画、处方剂量不变基础上保留宫腔管单通道施源器,重新进行三维腔内照射设计的剂量参数作为对照组,配对t检验两组OAR剂量参数。结果三通道、单通道施源器组直肠D2c
期刊
目的评价以IMRT为基础的不同治疗模式对Ⅱ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23例Ⅱ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81例,同期放化疗42例。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结果全组5年OS、LRFS、DMFS、PFS分别为96.7%、94.7%、93.1%、87.8%。单纯放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相比,5年OS (98.7%∶92.9%,P=0.569)、LRFS (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图像引导VMAT (IG-VMAT)与固定野IMRT (FF-IMRT)的剂量学差异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间两家医院收治70例Ⅰ b—Ⅱ a期宫颈癌术后具有高危因素患者,均分为FF-IMRT与IGRT-VMAT组,比较两组患者靶区剂量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IG-VMAT组分次间x、y、z轴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5±0.14)、(0.26±0.16)、(0.2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