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静脉输液病人的护理管理干预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son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就护理管理干预在急诊静脉输液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护理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穿刺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对急诊静脉输液病人施以护理管理干预可促进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高,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168-02
  如今对广大患者来说,静脉输液治疗无疑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急诊患者的数量较多,且存在复杂和流动较快的特点,进而便让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1]。同时,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均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一旦处理不好,就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如果要将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首先就必须对输液的安全性予以保证,我院利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对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展开了论述,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活动性肝炎、手术、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病史患者不在本次研究对象之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 13~75岁,平均年龄为(41.7±6.1)岁;静脉输液时间 3~20d,平均(8.6±1.54)d;病症类型:10例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炎、8例肺炎、。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 15~80岁,平均年龄为(44.2±6.5)岁;静脉输液时间 3~20d,平均(8.6±1.54)d;病症类型:上呼吸道感染17例、7例支气管炎、6例肺炎、。两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护理管理干预,包括
  1.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与过敏史,给予其心理安抚,并把输液方面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之对输液治疗的重要性有一充分认识,就输液中可能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讲解,让其知晓相关注意事项,全面详细的了解整个输液过程,针对患者的疑问,做出耐心解释,把其输液顾虑打消,从而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输液治疗[2]
  2.护理人员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其需要予以了解,给予一定鼓励。并告知患者在疾病治疗方法,静脉输液具有很快的疗效,进而让其积极配合,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关注和关心,把心理应激反应对静脉输液的影响给有效减少。
  3.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动作不宜过大,尽可能让患者感到舒适,并关心其是否疼痛,告知其静脉穿刺会有轻微痛感出现,把其紧张心理消除。与此同时,通过把患者的注意力分散来达到将疼痛反应减轻的目的。
  4.把特殊药物的用途与或许存在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如果有必要需让家长把监护工作做好,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输液时需对患者的意见耐心听取,加大巡视与观察力度,尽可能早的把输液不良反应找出,第一时间进行补液的更换。
  5.结束输液在拔针后,需对穿刺部位按压5分钟左右,保证没有出血时再离开,以让患者感到安全。
  6.针对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做进一步加强,在输液前、中、后均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对医嘱、输液信息、患者等进行严格核对,配液时两种药物混合使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规范静脉输液无菌操作要求,同时加大消毒隔离力度,以免发生交叉感染,让静脉输液服务质晕标准得到保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观察,诸如出血,淤血,针头溢液等均包括在不良反应范畴中。同时通过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共分为三个层次,即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有调查数据值,以()、%表示临床观察指标,检验采用t、X2,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不良反应则比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2例、一般10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中满意18例、一般11例、不满意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快速發展的医疗技术,不断完善的医疗制度,显著提升的大众健康意识,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急诊患者的例数,更是加大了门诊压力[3]。所以,选择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既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也能够把医患纠纷降低。日益加剧的老年化社会,大大增加了急诊心脑血管危重患者的数量,所以急诊护理工作量非常大,但护理人员平均年龄均不大,进而便增加护理纠纷的发生率[4]。护理管理干预作为一项全面护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从心理干预和健康知识普及等方面展开[5]。而急诊科采用最多的一项治疗方法就是静脉输液治疗,虽然现阶段社会医疗条件和医疗人才的医疗水平提高较大,但很多患者却并不知道静脉输液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规范化的输液过程,所以本院实施护理管理干预以健康教育为着手点,先让患者客观认识静脉输液,再将自身所治疗的疾病结合起来了解药物作品,尤其是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护理人员提前告知,让患者有所准备;其次是对患者行心理干预,因为急诊科以突发疾病居多,环境复杂,输液人群年龄各不相同,所以护理人员需把每一名患者的特点结合起来耐心与之沟通,让其不再畏惧静脉穿刺,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将疼痛减轻。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将护理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静脉输液病人护理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既可把穿刺成功率有效提高,加强培训护理人员,也能够将防护意识树立起来,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对细节护理问题引起重视。与此同时,也让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增加了,护患关系明显好转,让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其中,顺利实施穿刺,提高护理满意度。一方面可使患者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临床研究价值巨大。
  参考文献
  [1]陈莲,李文璐,刘颖.护理管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 309-310.
  [2]付莉霞.护理管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5):912-913.
  [3]李永娜,杨红娟.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7):228-229.
  [4]黄庆文.护理管理干预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 . 现代临床护理 ,2009,8(10):67-68.
  [5]陈娇燕,冯秀梅 . 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 . 海南医学 ,2014(18):2797-279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促进肝胆胰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肝胆胰外科行肝胆胰手术的65名手术患者,实验组:32名患者术后6-8小时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33名患者术后48小时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术后3天,1周,2周的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并以胃肠功能恢复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来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在保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透刺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改善的价值。方法选取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7年1月—2019年8月,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为常规取穴治疗,实验组实施穴位透刺治疗,对比2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00
期刊
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vle implantation, TAVI)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传统外科瓣膜置换术的替代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症状却因高风险而不能手术的患者。TAVI技术对操作要求高,且患者多为高龄、合并症多及储备功能差,TAVI术后并发症高。然而,我国目前TAVI手术开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相对较少。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7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饮食控制、体育运动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观察组口服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血糖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热湿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脑病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经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与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腰椎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对6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超声检查,其中11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7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为急性穿孔阑尾,诊断准确率为92.65%;结论将超声检查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准确性高,能够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  关键词:急性阑尾
期刊
摘要:目的:本实验拟用正交实验研究橘皮精油的提取工艺以及观察橘皮精油的临床抗晕动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以反应温度(A)、提取时间(B)、加水量(C)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精油组与风油精组各30例,分别在乘车前30 min 取适量风油精或橘皮精油涂抹在太阳穴已经鼻下部位,实验对比两者预防晕动的总有效率,用X2检验计算统计学意义。结果:橘皮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反应温
期刊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髋部骨折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近年来髋部骨折的高发病率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骨折的稳定性取决于骨折的类型,根据骨折的骨折线的位置及方向和粉碎程度,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若干种分型方法,目前Evans-Jensen分型应用最为广泛。其中,稳定型骨折合并复杂基础疾病(如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且不能承受外科治疗的患者需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可酌情选择保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对患者心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有患者27例,给予患者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B组有患者27例,给予患者美托洛尔治疗方法。C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男性不育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的精子DNA完整性,比较其差异,探讨精子DNA完整性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并建立SCD试验检测精子DNA完整性参考值。方法:对62例志愿者的精液和87例不育患者的精液,应用精子染色质扩散(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试验方法检测精子DNA完整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