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工作“三字经”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懂事至今,“三字经”从没在脑子里消失过。小时候,听爸爸读;做了老师,给学生读;做了父亲,给女儿读。“三字经”的精髓,“三字经”的教育真义,就在这样听、读的过程中慢慢吸纳。作为班主任,日复一日地积累经验,思考成败得失,也有了自己的“三字经”。 那就是:老鹰眼、兔子腿、婆婆嘴、菩萨心。
  老鹰眼——看
  观察是一种直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最有效的办法。作为班主任,第一项基本功就是要善于观察。如何观察呢?据我多年的经验,就是进教室要多看,有针对性地看。
  看表情: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善于掩藏心事,往往把心事写在脸上。班主任关注了学生的表情,就很容易关注到学生的内心,及时走进学生心中,很多问题就能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看桌面:看学生的桌面是否干净、整齐。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活质量。一个爱干净爱整洁的孩子,他的心灵也趋向于干净整洁。看地面:看地面是否打扫得干净。地面的洁净度反映着当天清洁值日生的责任度。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会把属于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反之则一团糟。经常这样看,然后比较,孩子们的责任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兔子腿——走
  班主任工作要“勤”字当头,“勤”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优良作风。
  班主任要勤走、及时走、走遍工作场所。班主任要深入班级、操场、卫生区等,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锻炼、劳动、卫生,随时去指导学生,督促学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室和宿舍,勤与学生沟通;要多走进学生的家庭去家访,深入了解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情况。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如果我们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就不能及时了解班级动态,不能掌握班级的第一手资料,就不能对班级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一日三转”是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确实,经常到班,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出操,一起开展活动,不仅可以了解班情,而且能与学生产生亲密的感情,建立深厚的友谊,及时总结本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工作。
  婆婆嘴——说
  班主任工作,是与人交往的工作。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一句问候,一段鼓励,会使学生感到兴奋;几句交谈,几番交心,会使自己感到踏实。谈话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思想,尤其是做思想转化工作的重要手段。
  与学生谈话并不在于次数多和时间长,而在于是否摸准了学生的思想,谈到了点子上。找学生谈话之前,要明确谈话的目的,备好话题,备好步骤,先谈什么,后谈什么,怎样引入话题,怎样结束,均要有个计划。谈话中,最聪明的方法就是在维护学生尊严的同时,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切忌“雷霆”般的训斥里,又夹杂一些令人伤心的过头话。谈话的地点也很重要。教师的教育阵地主要是教室和办公室,教室和办公室被学生认为是比较严肃的场所。所以,如果要指出学生的一点小毛病,或对学生进行一点督促和鼓励,就不宜在办公室进行,而可以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走廊上、操场边等随意的场合,让学生在无意之中引起有意的注意,谈话双方也觉得轻松自然。当然,如果是要对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则适宜在教室和办公室进行,以显示教师态度的严肃和庄重。
  菩萨心——爱
  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班主任要充分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心应该是公平的、平等的、无条件的。在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要一切从关爱出发,留心学生的一举一动,用爱心去引导学生,用爱心去感动学生,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心去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特别是对留守学生,更要多进行心理上的关爱、引导、疏导,以弥补他们家庭亲情的不足,把他们当作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把责任心通过爱心体现出来。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宽容的、包容的、大度的、忍耐的,即使是对学生进行惩罚,也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爱他的,是出于爱他而惩罚他的。
  
  每个班主任心中都有自己的“三字经”。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科学做教育,真心待学生,不管哪一种“三字经”都是好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