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面临着新挑战、新任务,国家治理中对审计工作标准的要求逐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及重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方式方法亟待创新,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急需提高。
关键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职业化建设;能力;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273-02
1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升审计队伍专业能力水平的必要性
审计作为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胜任审计工作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及道德水准等执业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工作任务的变化,作为县区一级的基层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必须要紧跟审计时代的变化,积极作出应对,及时调整审计理念观念及内容重点,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促进审计人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促进作用。
1.1 推进审计职业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审计内容和重点变化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推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各项重大政策、措施、方针的实施及十九大报告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内容和重点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审计的对象、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在积极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同时,审计重点逐渐向公共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倾斜。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事求是及本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做好审计工作,而且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议,以堵塞漏洞,促进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及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审计新常态,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审计人员必须要及时改变审计理念、定位、方式方法,以职业化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以胜任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1.2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实施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审计全覆盖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分配、管理和使用的全部环节。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近几年,审计署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统一实施的审计项目涉及的领域都非常广泛,例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涉及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公司、各大银行等审计主体,涉及预算法、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涉及民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及相关政策;土地出让金及耕地保护审计涉及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等,这些审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涉及审计对象复杂、广泛,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与审计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储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灵活应变能力及分析处理特殊问题、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以胜任审计任务。
1.3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审计方式方法创新的要求
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涉及的电子数据范围越来越广泛,数据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审计已无法应对新形势下的审计任务要求,必须要采用审计数据分析方法、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近年来实施的很多大型审计项目,都需要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审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等。例如: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涉及民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土地出让金及耕地保护审计,涉及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数据的对比分析及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实际用地情况影像的对比分析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需要对居民房产信息、户籍信息、车管信息、工商信息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审计方法无法做到的。审计人员必须要抓紧学习、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提升审计数据分析能力和水平,及时适应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的要求。
2 基层审计人员要如何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是审计人员主动适应新时期审计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持续不断的更新审计业务知识及综合知识储备,完善知识构架,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学习是一种能力,作为审计人员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学习的紧迫感,要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各级审计机关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促进独自学为大家学、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同事之间相互促进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整个单位的审计队伍水平。
(2)以审计职称考试促进审计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基层审计机关要大力提倡审计人员参加审计职称考试,并积极给于支持。
初、中、高级审计职称考试内容不仅是审计专业知识,而且涉及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相关知识。审计人员在准备审计职称考试的过程中,必须要系统的、深入的学习相关知识并熟练掌握,才能通过考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准备职称考试促进了审计人员对审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全面、深入学习。初、中、高级审计职称考试的内容从简单到深入再到既深入又广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考试,考级的过程也是审计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尤其是高级审计师的考试内容涉及财政、金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知识,一方面需要应试人员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总结、融汇贯通。另一方面还要考核应试人员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学科和知识内容非常广泛,对丰富和提升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架,锻炼审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审计职称考试是促进审计人员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3)积极收听收看各种审计讲坛,参加各种审计培训,及时、快速获取最新的相关领域知识。
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各类审计讲坛活动以及各类审计培训,邀请的讲课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和行家里手,既有深厚和广泛的知识储备,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准备的讲课资料及关联的实时事件等都是经过提炼的、涉及当前热点问题的、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收听收看讲座,审计人员可以大量、快速获取间接经验,及时调整审计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相关领域的管理体制、业务内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快速的总体把握,不仅提高了审计综合知识水平,而且提前了解了审计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在审计工作比较繁忙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途径。
(4)积极参与计算机技术培训,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
审计署每年举办的计算机中级培训班,采用封闭式的培训方式,系统的对学员进行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编程等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讲授和实践培训,是集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审计人员难得的一次系統性、长期性、单纯的学习数据分析技能的机会,是审计人员快速提升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能力的捷径。
此外,也不能仅仅依靠培训,计算机审计技术关键是在实践应用,平时的审计工作中要主动的、积极的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结合理论,边学边用,学用结合,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久而久之,计算机审计技能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5)从审计人才准入中把关,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基础
基层审计机关现有的审计队伍中,所学专业比较多样化,部分审计人员由于所学专业与审计工作的相关性较小,相对于专业对口的审计人员,这部分审计人员审计工作中施展审计能力的空间会有所限制,更需要在审计实践工作中不断加强审计业务学习,持续提升审计业务能力和水平。审计队伍的后续填充中应该多招录会计、审计、工程、金融等相关专业的人员,提升审计队伍整体的专业理论水平。
3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促进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的保障措施
3.1 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重视
对领导干部来说,“一把手”是关键中的关键。单位“一把手”对一个单位的方方面面都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能够极大地发挥以点带面、以上率下的积极带头作用和精神引领作用,领导干部的大力支持和督促,能够起到实际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领导干部的重视对于促进审计人员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至关重要。
3.2 建立长效激励措施
随着审计任务量的逐年增加,基层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挤出来的学习时间有限,部分基层审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学习、积累知识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即学即见效果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也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有些审计人员会有学习作用不大的思想认识,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以外力促进学习,给予精神奖励,将专业能力及专业水平提升与用人制度相结合,从而促进审计人员端正学习态度,调动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积极性、主动性。
3.3 将能力提升纳入个人考核评价机制
将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作为对基层审计人员一年来工作、思想表现情况的总体评价,其评价结果对于被考核对象职级晋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将审计人员的职称考试、学习、培训等专业能力提升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能够非常有效的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新形势下,推行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升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新常态下审计任务的迫切需要,是打造新时期审计强军的迫切需要。
收稿日期:2018-5-14
作者简介:杨习芳(1983-),女,会计师,本科,主要从事审计工作。
关键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职业化建设;能力;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273-02
1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升审计队伍专业能力水平的必要性
审计作为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胜任审计工作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政策水平及道德水准等执业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工作任务的变化,作为县区一级的基层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必须要紧跟审计时代的变化,积极作出应对,及时调整审计理念观念及内容重点,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促进审计人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促进作用。
1.1 推进审计职业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审计内容和重点变化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推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各项重大政策、措施、方针的实施及十九大报告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内容和重点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审计的对象、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在积极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同时,审计重点逐渐向公共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倾斜。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事求是及本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做好审计工作,而且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议,以堵塞漏洞,促进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及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审计新常态,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审计人员必须要及时改变审计理念、定位、方式方法,以职业化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以胜任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1.2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实施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审计全覆盖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分配、管理和使用的全部环节。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近几年,审计署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统一实施的审计项目涉及的领域都非常广泛,例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涉及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公司、各大银行等审计主体,涉及预算法、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涉及民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及相关政策;土地出让金及耕地保护审计涉及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等,这些审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涉及审计对象复杂、广泛,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与审计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储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灵活应变能力及分析处理特殊问题、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以胜任审计任务。
1.3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审计方式方法创新的要求
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涉及的电子数据范围越来越广泛,数据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审计已无法应对新形势下的审计任务要求,必须要采用审计数据分析方法、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近年来实施的很多大型审计项目,都需要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审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等。例如: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涉及民政、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土地出让金及耕地保护审计,涉及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数据的对比分析及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实际用地情况影像的对比分析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需要对居民房产信息、户籍信息、车管信息、工商信息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审计方法无法做到的。审计人员必须要抓紧学习、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提升审计数据分析能力和水平,及时适应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的要求。
2 基层审计人员要如何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是审计人员主动适应新时期审计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持续不断的更新审计业务知识及综合知识储备,完善知识构架,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学习是一种能力,作为审计人员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学习的紧迫感,要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各级审计机关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促进独自学为大家学、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同事之间相互促进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整个单位的审计队伍水平。
(2)以审计职称考试促进审计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基层审计机关要大力提倡审计人员参加审计职称考试,并积极给于支持。
初、中、高级审计职称考试内容不仅是审计专业知识,而且涉及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相关知识。审计人员在准备审计职称考试的过程中,必须要系统的、深入的学习相关知识并熟练掌握,才能通过考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准备职称考试促进了审计人员对审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全面、深入学习。初、中、高级审计职称考试的内容从简单到深入再到既深入又广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考试,考级的过程也是审计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尤其是高级审计师的考试内容涉及财政、金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知识,一方面需要应试人员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总结、融汇贯通。另一方面还要考核应试人员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及的学科和知识内容非常广泛,对丰富和提升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架,锻炼审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审计职称考试是促进审计人员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3)积极收听收看各种审计讲坛,参加各种审计培训,及时、快速获取最新的相关领域知识。
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各类审计讲坛活动以及各类审计培训,邀请的讲课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和行家里手,既有深厚和广泛的知识储备,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准备的讲课资料及关联的实时事件等都是经过提炼的、涉及当前热点问题的、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收听收看讲座,审计人员可以大量、快速获取间接经验,及时调整审计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相关领域的管理体制、业务内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快速的总体把握,不仅提高了审计综合知识水平,而且提前了解了审计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在审计工作比较繁忙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途径。
(4)积极参与计算机技术培训,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
审计署每年举办的计算机中级培训班,采用封闭式的培训方式,系统的对学员进行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编程等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讲授和实践培训,是集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审计人员难得的一次系統性、长期性、单纯的学习数据分析技能的机会,是审计人员快速提升应用计算机审计技术能力的捷径。
此外,也不能仅仅依靠培训,计算机审计技术关键是在实践应用,平时的审计工作中要主动的、积极的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结合理论,边学边用,学用结合,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久而久之,计算机审计技能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5)从审计人才准入中把关,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基础
基层审计机关现有的审计队伍中,所学专业比较多样化,部分审计人员由于所学专业与审计工作的相关性较小,相对于专业对口的审计人员,这部分审计人员审计工作中施展审计能力的空间会有所限制,更需要在审计实践工作中不断加强审计业务学习,持续提升审计业务能力和水平。审计队伍的后续填充中应该多招录会计、审计、工程、金融等相关专业的人员,提升审计队伍整体的专业理论水平。
3 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促进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能力和水平的保障措施
3.1 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重视
对领导干部来说,“一把手”是关键中的关键。单位“一把手”对一个单位的方方面面都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能够极大地发挥以点带面、以上率下的积极带头作用和精神引领作用,领导干部的大力支持和督促,能够起到实际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领导干部的重视对于促进审计人员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至关重要。
3.2 建立长效激励措施
随着审计任务量的逐年增加,基层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挤出来的学习时间有限,部分基层审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学习、积累知识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即学即见效果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也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有些审计人员会有学习作用不大的思想认识,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以外力促进学习,给予精神奖励,将专业能力及专业水平提升与用人制度相结合,从而促进审计人员端正学习态度,调动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积极性、主动性。
3.3 将能力提升纳入个人考核评价机制
将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作为对基层审计人员一年来工作、思想表现情况的总体评价,其评价结果对于被考核对象职级晋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将审计人员的职称考试、学习、培训等专业能力提升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能够非常有效的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新形势下,推行审计职业化建设,提升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是服务国家治理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新常态下审计任务的迫切需要,是打造新时期审计强军的迫切需要。
收稿日期:2018-5-14
作者简介:杨习芳(1983-),女,会计师,本科,主要从事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