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之盛:大唐文艺复兴

来源 :文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欧洲文艺复兴为镜子,我们发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文艺复兴.rn每一次文艺复兴,皆以“中国的轴心期”为回归点和出发点.rn两汉文艺复兴是回归整理先秦儒学典籍,掀起了儒学文艺复兴运动.魏晋时期,文艺复兴从清议转向清谈,魏晋人崇尚“中国轴心期”的老庄,从政治优先的经学转入审美优先的玄学,从名教回归自然,儒家英雄主义式微,乱世美学开启.
其他文献
当前城市圈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托,如何加强城市间的空间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区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对2010-2018年山东省各城市间经济相互作用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依赖特征,可将山东省划分为中部以济南为中心的具有单向要素集聚特征的高经济联系度城市圈、东部以青岛为中心的具有双向要素集聚特征的中经济联系度城市圈和西南部“抱团取暖”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低经济联系度城市圈,印证了山东省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空间格局的科学性.此外,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是中国传统法制发展的最终阶段.而清朝立法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与重要成就,是“则例”这种法律形式的出现,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法律门类的角度来看,则例几乎是清代涉及门类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法律,而清代则例以中央中枢机构“六部”的部门则例为大宗,包括《大清律例》在内的“六部则例”,共同构成了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主干.《户部则例》是清代中央六部出现时间最晚(1776)的一部部门则例,它的颁布,标志着清代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的“六部则例”最终形成.
期刊
一百多年后,冷静审视那场甲午大海战,犹有值得深省之处.rn那场战争的最终结局,似乎早已隐藏在双方战前的发展态势中.rn历史虽不能复制,但梳理历史,可以更好地以史鉴今,走向未来.
期刊
面对内忧外患的文明困境,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康有为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基础,提出自己独特的伦理观,在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康有为以“性无善恶”的自然人性论为哲学基础,提出“去苦求乐”的理想目标,通过“肯定人欲”、“遂民所欲”、“与民同欲”和“以礼节欲”丰富“去苦求乐”的内涵,并构想了一个以“与民同乐”为美好愿景的大同社会.康有为的文化伦理思想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欲望,致力于实现道德与娱乐的结合,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的传统文化思想,能够为我国当今文化伦理建设提供有用资源和有益启示.
道光二十一年(1841),80余万字的《遵义府志》编修成书,后人评论可与《华阳国志》相媲美.近百年后,梁启超先生也称赞为“天下府志第一”.其作者便是被张之洞称誉为“西南两硕儒”的郑珍(字子尹,1806-1864年)、莫友芝(字子偲,号郘亭,1811-1871年),其修志过程,一波三折.
期刊
“如果他的梦幻能够变成现实,如果他能随同无数尚未出生的人一起再度降生,就像他从前一样,那么他对于他的国家将有所助益.”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某一天,当英国伦敦大学的一位中文教授在自己的住所里写下了以上这一段话的时候,他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自己正在讲述的那个人的奇特样貌:大大的脑袋,短小的身材,浓眉大眼,络腮胡子.那个人是他以前的同事,曾经与他一道在东方古国的那座神秘威严的紫禁城里朝夕相处过一年多的时光,只是那人已经故去10多年了.
期刊
夏原吉(1366-1430),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人,明朝初年重臣.历任户部主事、户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夏原吉历仕明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在成祖、仁宗、宣宗三朝任户部尚书,辅助仁宗、宣宗,成就“仁宣之治”.作为主管帝国财政20多年的“大账房”,他掌管调处的钱粮财物不计其数,可家中除了皇帝赏赐之物,唯“布衣瓦器”,别无长物.《明史·夏原吉列传》称赞他“成绩懋著,蔚为宗臣”“有古大臣风烈”.
期刊
《天安门四重奏》及其批评聚焦了处于时代转折中的卞之琳,以及其他从事新文学创作的“旧作家”的核心困境,即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新的人民的文艺的要求之间的不相协调.身为知识分子,浓烈的爱国主义和对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认同,都使卞之琳主动选择了面对这一巨大转折.但卞之琳对文学形式,尤其是诗歌艺术形式的追求,使得他在文艺创作方面难以完全消化并落实新政权对于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
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城市的产业基础布局直接关系着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基于SML(Sharing-Matching-Learning)产业布局框架理论,从SML产业布局框架的共享、匹配和学习三方面,构建了以泛在万物互联网络为主要架构的智慧城市“沟通基础”,以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架构的智慧城市“空间基础”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主要架构的智慧城市“行动基础”.“三大基础”充分利用了代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技术,共同构筑了智慧城市产业基础布局的架构和路径.
作为维新大员,李端棻在赦返贵阳后,其思想仍旧“与时俱进”,活跃开通.其间尤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主聘经世学堂后在第一次月课中所出题目“卢梭论”,据殷亮轩回忆:“应考诸生不知卢梭是哪个朝代的人,遍翻人名词书,如《尚友录》《历代名臣言行录》,都查考不出来.李即出所藏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上载有卢梭传记,给大家传写抄阅.”“三日后交卷,榜发,考列第一的文中以卢梭比孔孟”.之后殷亮轩在街头发现“诽谤诗”三首,其一为“康梁遗党至今多,请尔常将颈子摩.死到临头终不悔,敢将孔孟比卢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