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物小说的文体风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h8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物小说绝非千篇一律,其文体风格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文认为动物小说文体风格的普遍性体现在其动物纪实的主题意义之中,而特殊性则寄于其突出的、相互区别的语言特征。而功能文体学的相关理论,如及物性理论,不失为研究动物小说文体风格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动物小说;普遍性;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2
  1.引言
  读“动物小说之父”西顿和“加拿大文学之父”罗伯茨的纪实动物小说往往能激起我们“心灵上的滴答声”,然而二者的文体风格却截然不同:西顿的小说给人以自然淳朴、粗犷悲壮之感;罗伯茨的小说则给人以细腻委实、诗情画意之味。本文针对西顿和罗伯茨部分作品,探讨关于动物小说文体风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尤其运用及物性在对动物小说文体风格特殊性予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发掘功能文体学在衡量动物小说文体风格的学科价值。
  2.动物小说的文体风格
  文体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国内著名功能文体学家张德禄(2015:68)认为,只有让读者产生突出的心理效果的语言特征在语篇上下文中具有功能、对整体语篇的主题意义或美学效果做出贡献时,这样的语言特征才具有文体价值。换言之,文学语篇的文体价值关键在于其语言特征凸显了一定的功能并构建起语篇的主题意义。就写实主义动物小说而言,自其滥觞、发展到繁荣,作家的个别性演绎出文体风格的特殊性,特殊性继而归纳出普遍性。我们知道,动物小说的语言特征因作家和具体语篇而异,但始终统一于动物纪实的主题界定之内。也就是说,动物小说的突出语言特征体现着风格的特殊性,其主题意义则体现了风格的普遍性。故本文拟从主题意义层和语言形式层,对动物小说文体风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予以针对性、代表性地描述分析。
  2.1文体风格的普遍性
  动物小说的文体风格普遍性体现于主题意义层,主题意义又具体划分为在科学意义和审美意义。
  2.1.1科学意义
  科学意义要求这类小说立根于对动物的生态观察、认识和生物学研究。罗伯茨在《野地的亲族》开篇提到:“动物故事发展到鼎盛便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动物心理小说。”无独有偶,西顿在《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前言写道:“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我在本书中展现的是某个个体真实的个性及生活环境。”因此,真实反映动物本能感性以及动物低级的理性是动物小说题中应有之义。显然,主题的科学意义体现的是动物小说的生态普遍性。
  2.1.2审美意义
  “动物小说也超越纪实文学的范围”(韦苇,2015:305),同样具备欣赏功能,存在审美意义。西顿和罗伯茨牢牢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个性独异的动物,这就是动物主角的“饱满性”,它内在的包含了“动物性”,动物性=动物形象 动物心理 动物物质过程,与“人性”对立。因此,在动物性的操作下,动物心理和物质过程的集中突出了动物个体的“饱满性”。
  人本位的小说戏剧性的取得是借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冲突。而动物小说的戏剧性,“也会因为动物与人类的矛盾、冲突形成”(朱自强,2009:321),此外,笔者还从西顿和罗伯茨的作品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天赋不凡的动物会发生动物间的冲突,产生戏剧性。审美意义层体现的是动物小说的“饱满性”和“戏剧性”,强化了动物小说普遍风格之架构。
  1.2文体风格的特殊性
  动物小说风格的特殊性寄于突出的语言形式,后者又根据功能文体学可划分为:一,句子层级----“词汇语法的基本单位,是比较完整的同时体现语言的三种意义的语法单位”(张德禄,1998:197);二,词汇层级----句子的子集,包括词和词组,词项的逻辑语义关系,在意义系统中具有独特功能。本文拟从及物性的角度来剖析西顿和罗伯茨在句子和词汇层级上的文体风格特质。
  2.2.1句子
  西顿的小说常以第一人称叙述,句子的及物性结构反映了主题上的科学纪实性。以《银斑,一只乌鸦的故事》为例,一方面,整个语篇以第一人称“I”作为叙述视角,强调了客观纪实性。另一方面,用简单句(一个完整句子且语法结构简单,语义成分较少)能表达观察对象的“动物性”。西顿在观察“银斑家族”时,简单句在语篇中占比例很大,及物过程的环境成分高频地选择了表示时间、空间、状态意义: “sit trembling and miserable till morning”、“withdraw their heads from under their wings”、“dart down suddenly from a great height”,表达了乌鸦群只具备简单的辨别时间和方向的思维逻辑和低级认知力,最终“银斑”在夜幕下被猫头鹰轻易地猎食: “the poor crow had been dragged from his perch at night, when the darkness had put him at a hopeless disadvantage. ”。西顿运用一个物质过程嵌套另一个物质过程来表达,突出了“银斑”之死的被动性,强化了西顿式“悲剧”效应。第一人称视角和简单句使得西顿的小说颇有纪传文体的客观性、凝练性,这是他行文如“暴风雨般的阳刚之美”(刘绪源,2009:226)的内在根源。
  罗伯茨的小说语篇总以第三人称主观叙述,作者选择性的变换叙述视角,既可以观察,也进入动物角色,随主题随意转换。因此,小句主语变换频繁,突出了对信息负责成分的瞬变性、流动性,使读者有目不暇接之感,加强了主题上的审美效果。如:“By this time the moonlight was graying into bitter midwinter dawn; and at that coldest hour of the twenty-four the trees were snapping sharply under the intense frost. The two foxes retraced their steps more rapidly and less cautiously than they had come……”(《红狐》)此段包含三个小句,主语由“月光”转换到“树”再到“两只狐狸”,并巧妙运用联觉通感,分別将视觉(graying、dawn)、感觉(coldest)和听觉(snapping)三个词汇集联合起来,读来身临其境。此外,罗伯茨擅用复句(多个简单句复合,语义成分较多)。仍以上句为例,从及物性来看,三个句子均是物质过程,包括:动作者(the moonlight;the trees;the foxes)、范围(bitter midwinter dawn;their steps)、时间(by this time、at that coldest hour)、空间(under the intense frost)、程度(sharply、rapidly、cautiously)、比较(than)。反映出时间的流动性、事态的神秘性,为下文埋下伏笔。因此,主语更迭频繁并使用复句在语篇中平添了视角的转换下的神秘之美,是罗伯茨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更给人一种史诗般的美感”(江建利,2015:24)的根本所在。   2.2.2词汇
  罗伯茨擅于将“动物心理物质化”,表现为带有拟人色彩的介词短语(watched with dispassionate interest)、形容词词组(thoroughly frightened, demoralized, and humiliated)、名词词组(a guilty air)和动词词组(in his despair he(the Lynx) thought of something else)的高频出现。这些词组通常充当物质过程中的环境成分或表达心理过程的动词,体现出动物对环境的高依赖性,而不像人类一样可以主观能动思考,在客观写实的基础上大胆揣摩动物心理。
  西顿则是将“动物心理话语化”:基于动物间声音、信号、气味等通讯方式把“物语”转译成“人语”,形象生动的把动物心理“投射”为数量突出的动物直接引语,如:““I don’t believe it could catch me,” said Rag(话语过程), with the pride of youth as he rose on his heels to rub his chin and whiskers high upon a smooth sapling(物质过程).”笔者发现,动物话语过程并不具有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而是伴随着物质过程,是以动物式的交流为依据的“投射”过程,在审美感之上保持科学性。
  3.结语
  动物小说文体风格的普遍性则寓于写实主义的主题意义之中,特殊性表现为动物小说各自突出的语言特征。其中,西顿自然客观的语言特质使得主题意义上的科学价值高于審美价值而罗伯茨细腻委实的语言特质则使主题意义上的审美价值高于科学价值。须说明,本文仅对西顿和罗伯茨部分小说归纳出风格普遍性以及运用及物性理论来描述风格的特殊性。在探究具体动物小说的文体风格时,还应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理论应用的深入。
  参考文献:
  [1]Roberts, G. D. C. Red Fox[M]. Boston:C. H. Simonds
其他文献
阜新矿务局机电二厂厂长、党委副书记田凤升从1993年12月任厂长以来,不忘党的传统,关心群众生活,扎扎实实为职工解决了几个“大难题”,受到职工们的赞扬,都说他是群众的贴心
摘 要: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出版后立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热度持续一年之久。该小说引起了世界各地对艺术、历史、宗教、符号等领域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符号、女性形象及作者的创作技巧上。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以期待视界的满足与突破,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及悬疑性叙事这三个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剖析,探讨作品成功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丹·布朗;达·芬奇密码;接受
学位
读报获悉,河北省农村有一位名叫张振山的村党支部书记,生前勤政为民,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深受群众拥戴。他病逝后,村里请著名作家魏巍给他写下了如下碑文:“数十年他没喝过公
于连有着自尊又自卑、正直又虚伪的矛盾性格。面对上流社会,他时而表现出对贵族统治阶级的厌恶、愤恨,时而谄媚权贵,卑躬屈膝地迎合上流社会,但反抗始终是他性格的主流。小资
我们双阳县印刷厂规模较小,我兼任厂长和党支部书记。在实践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党政“一肩挑”,注意防止“一头沉”。 过去,我也有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总觉得经济是
摘 要:《傲慢与偏见》和《飘》这两部作品都注入了女性自我意识,虽然它们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有所不同,且问世时间相差100多年,但都是开启女性新形象的作品,具有可对比性。女性想要摆脱从属地位,争取实质性的男女平等,必须精神上反叛旧传统的束缚,物质上实现经济独立。故本文旨在对比和分析两部作品中各自女主人公的反叛精神和独立人格这两方面的异同之处,对研究女性主义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钟形罩》是美国著名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在1963年出版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部结构说”理论,从《钟形罩》中的三个角色(多琳、贝特西、杰西)出发,
目的:了解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探讨和分析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快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