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幼儿进餐精细化管理提升保育工作质量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ug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我国对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启蒙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个高质量的幼儿园是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提高幼儿管理的精细化,就可以逐渐提高办园水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幼儿餐饮精细化管理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改正措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进餐;精细化管理;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44-02
  1.幼儿自主进餐现状
  对多所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在幼儿自主进餐时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自主进餐环节秩序差
  在午餐前的等待时间,孩子们都是无所事事的,都在等待生活老师(即保育员,下同)把饭菜准备好。并且这段时间幼儿缺乏教师的约束,也会导致进餐前的秩序比较差。
  (2)独立进餐难
  幼儿因年龄问题,自主进餐存在一定的困难,常常会把饭菜撒的到处都是,还有一些幼儿对幼儿园的饭菜有抵触心理,不肯好好吃饭。
  (3)卫生习惯差
  因为幼儿吃饭不规范,桌面和地下都有许多不小心掉出来的饭菜,容易产生许多卫生问题。
  2.幼儿自主进餐现状不佳原因分析
  (1)幼儿心中有意识,但是方法欠缺
  其实经过长期的发展,班级中应该形成了固定的进餐习惯,但是仍然会有一些问题的产生。因为幼儿在等待分餐的时候,缺乏纪律性,虽然有了一个既定的规则,但是由于年纪较小,幼儿的自控力比较弱,教师也在管理中缺乏组织,让幼儿消极地等待。
  (2)教师组织有方法,但是支持不足
  教师在幼儿进餐中起到了组织、观察和支持的作用。教师要协同生活老师一起,教幼儿如何正确地使用筷子、勺子,及时发现幼儿进餐时的不良习惯并且予以纠正。如果发现有幼儿浪费食物的情况,要及时地制止,防止幼儿养成不好的习惯,教师不能忽视幼儿的任何问题,防止幼儿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是正确的。
  (3)教师心中有要点,但是体系缺乏
  教师在整个进餐过程中是比较缺乏全面的计划的,即使教师明白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分餐秩序、进餐习惯等,但是要点太多反而会让教师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在进餐中,应该对教师合理分配,分块负责,确保整个过程的有序进行。
  3.幼儿进餐精细化管理组织策略
  (1)寻找幼儿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支持幼儿形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第一,尊重幼儿间的差异,寻找差异背后的真实原因。
  教师一旦发现幼儿使用工具时有不协调的现象,就要及时针对问题产生的来源予以纠正。例如,使用筷子,教师要清楚幼儿是因为手部动作不太精细导致的不能正常使用,还是因为平常缺乏练习。如果是因为手部动作不精细,那么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在平常的活动中有意的提高幼儿手部的精细度,帮助幼兒逐渐提高对肢体的掌控力。教师同时也要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为中大班幼儿提供两种餐具:勺子和筷子,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去选择餐具。
  第二,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幼儿形成基本的操作方法。
  对幼儿的教育,应该循循善诱,以身作则。幼儿对周围的环境都是充满了疑问和好奇心的,教师就可以把幼儿的这个特点作为教育的方法,对幼儿提出疑问,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办法,这要比单纯的纠正幼儿的错误要更温和、更有效。
  例如,如果幼儿用餐不规范,浪费粮食,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教师可以让幼儿思考如何吃饭才能不把饭菜撒的到处都是,孩子们踊跃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吃饭时碗要离自己近一些、吃完饭如果周围有米粒可以自己把米粒收拾到餐盘中、吃饭时要把碗扶好慢慢吃等等,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吸取他人的好办法,吃饭时更加注意不把饭菜掉落。
  (2)眼中有幼儿,心中有目标,及时跟进和指导
  第一,发现问题,及时跟进。
  教师在幼儿进餐时,应该多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进餐情况,及时地指导和纠正。例如,幼儿吃饭时狼吞虎咽,教师就要提醒幼儿细嚼慢咽,有助于身体健康,如果幼儿不会使用筷子,教师就要先让幼儿使用勺子,用餐结束后再抽出一部分时间教幼儿使用筷子,并且做好家园沟通,家中同步进行练习。
  第二,即时沟通,做好衔接。
  在幼儿进餐时,每位教师都要起到作用,保教人员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教育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在交接班时,要对接替的教师详细说明幼儿的情况,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否则前一位教师离开后,对个体幼儿之间的关注就会中断,教师不能衔接好,会对后续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小小“值日生”,发挥大作用。
  因为教师数量小于幼儿,于是在进餐中,即使教师来回走动,也难免会有看不到的地方。这个时候就可以挑选出进餐小组长,让每一个小组长负责两名幼儿,提醒小组成员饭前洗手,吃饭时要注意进餐习惯,饭后也要洗手漱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个体幼儿,还可以让整个班级的管理更加有秩序。
  (3)转变观念,树立管理意识精细化
  人的因素在幼儿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教育观念的转变也可以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幼儿园应该成立一个进餐工作精细化小组,主要成员应该由园长、骨干教师、保健员、营养员、保育员组成,要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基本,研究制定一个进餐精细化管理方案,分层管理,责任到岗,共同促进幼儿进餐的精细化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新型管理制度的优势,要以人为本,把科学的意识融入到精细化管理当中,安排教师定期学习,促进幼儿园的管理制度的完善。   (4)注重落实,实现进餐管理流程化
  进餐精细化管理对幼儿进餐时的卫生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保育员应该遵守预防性消毒相关规定,做到一餐一消毒,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总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予以纠正。幼儿园进餐精细化管理小组应该制定出《幼儿进餐细则》,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学习并且牢记,在细则中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详细地划分,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幼儿园领导也要经常去班级中调研,对做得好的地方继续努力,不好的地方及时出台解决方案。生活老师要提前五分钟把饭菜准备好,教师应该在餐前组织学生洗手,在学生吃过饭以后带领学生活动十分钟,然后开始午休,确定出一个最适合的时间安排,就可以对以后的工作带来方便。
  (5)加强教研,实现生活教育经常化
  幼儿园实施幼儿进餐精细化管理,就要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班级情况,根据《幼儿进餐细则》制定出最适合本班的进餐管理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制定活动目标、教育目标,就可以针对每个班级的特殊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措施以及策略。
  第一,强化教研意识,提倡人人参与教研。
  园长应要求所有教师参加幼儿进餐精细化管理的调研工作,群策群力,才能使调研得到最好的成果,对于一些颇有难度的问题,也可以大家一起努力解决,提出自己的想法,为幼儿园以及幼儿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制定合理的餐后流程。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这就会导致幼儿进餐的快慢不同,速度快的幼儿进餐完无所事事,速度慢的幼儿拖延太长时间。针对这个问题,为了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餐后流程。把筷子、勺子、碗、餐盤、毛巾分类摆放,让幼儿放置餐具时速度更快,教师可以先带领吃饭快的幼儿进行短时间的户外活动,这样进餐慢的幼儿也会为了参加户外活动逐渐提高吃饭速度。
  第三,关注特殊儿童,让每个孩子吃好。
  因为现阶段有许多幼儿在家中的饮食习惯并不健康,家长过于宠溺幼儿,这就导致了幼儿体重的失衡。教师在进餐时要关注肥胖儿和体弱儿的进餐状况,让每位幼儿都可以平衡膳食,科学进餐。对于肥胖儿,教师要提醒孩子细嚼慢咽,并且在平常鼓励幼儿锻炼;对于体弱儿,教师要少盛多添,鼓励幼儿吃饭,改正挑食的毛病,与家长一起促进幼儿合理进餐,健康成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进餐问题不容忽视,幼儿园要把精细化管理意识融入到幼儿进餐管理当中,从上到下都要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让孩子在一个科学和谐的环境中进餐,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提高,对祖国的花朵培养时也能更加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人文性,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中,幼儿的身心也能健康成长,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迎庆,陈蔷.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J].天津教育,2018(10):156
  [2]黄小萍.以园为本,在精细化管理中提升内涵[J].教育科研论坛,2019(09):16
其他文献
摘 要:打击乐活动能启发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艺术修养,也符合幼儿行为能力的发展需求,应对打击乐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从游戏化教学、创设情境以及自制乐器这三方面分析了改进打击乐活动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以促进幼儿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幼儿;音乐活动;打击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
期刊
摘 要:初中学生逐步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在心理上发生着重大变化。而农村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在家,在家庭教育中缺乏指导,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也会经常犯错。所以学校中对此类孩子的教育就显得额外重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28-02  1.农村留守儿童现实情况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幼儿园的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大部分的幼儿教育会选择户外活动进行实践教育。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和实践,幼儿园前期需要准备充分,才能更好的进行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也要保证每一个孩子的安全,同时保证幼儿能通过此次的户外活动获得收益,从而更好的帮助幼儿学习新的事物,达到幼儿园的教学指标。每一场准备充分的幼儿户外活动是帮助幼儿认知世界的第一步,在大脑活跃对世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的质量是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为阅读教学是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和提升学生个人素养的方式,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沉淀自己;反思自我;因此,阅读在语文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25-02  语文阅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理论对我国后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本文着重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幼儿教育;独立性;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56-02  从幼儿教育对象的内在思想与情感分析,幼儿教师所
期刊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在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所创造的一种园内活动。而在区域当中,儿童处在“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想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发展,我们就需要利用自然资源为其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而自然资源丰富,如何将自然资源有效的利用到区域活动之中,并藉此将幼儿教育质量提高,是区域活动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区域活动;自然资源;结合;
期刊
摘 要:情景阅读,即借用绘本创设的情景开展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喜闻常见的一项活动,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占了较大的比例,但比较侧重对故事的理解和复述,忽视幼儿对故事编构能力的培养。本文拟在情景阅读中采用师生平行四步法提升大班幼儿故事续编能力进行探索,即教师通过“引、激、助、导”四步和幼儿的“听、想、说、编”四步来引导幼儿开展故事续编活动,以此来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索教师在引导幼儿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成为社会以及家庭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学习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幼儿的心智不成熟,是非觀不健全,模仿能力特别强,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学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与进步做铺垫。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
期刊
摘 要: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数不尽的文化财富,书法便是其一。它不但反应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而且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繁荣与璀璨。在小学语文写字课中落实书法教育,无疑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与任务。  关键词:书法教学;趣味情境;技巧指导;灵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57-0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发现越
期刊
摘 要:将赏识理念融入到幼儿教育中能够使幼儿感受到别人的肯定,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信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前提。  关键词:幼儿;赏识理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55-01  人的本質需求之一就是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得到尊重与赏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信心,也能够促使他们形成正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