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钡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wanlebuxing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1993至2006年我国钡中毒的流行状况.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1993至2006年发生于我国的钡中毒事件,对钡中毒的原因、地区和年度分布、毒物的构成、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1993至2006年我国发生钡中毒事件32起,75.0%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累计中毒654人,死亡37人,总病死率为5.7%,钡中毒分布于全国18个省或直辖市,发病高峰在1993至1998年.在所有钡中毒事件中,氯化钡和碳酸钡中毒最常见,分别占43.8%和34.4%.87.5%的中毒事件与钡盐的储存、加工、使用、运输和防护不当有关,90.6%的中毒事件为非职业性巾毒.60.2%的患者血钾低于3.5 mmol/L,3.1%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窜颤.89.2%的患者死于呼吸肌麻痹和(或)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中国钡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并加强有毒钡盐的监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05年1月-2006年1月的挫伤性前房积血患儿63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患儿71例作为观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胃腔外胃底楔形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总结分析2000年9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下胃底切除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术式采用4孔法,手术主要步骤包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退变对腰椎活动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型的基于CT图像的CAD建模方法精确建立L4-L5运动节段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改变椎间盘材料特性和椎间
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由于其高效、快速杀灭和抑制动植物病原微生物作用而被广泛使用,但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威胁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天然的植物提取物由于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92例恶性淋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在体内外分化为神经细胞与神经前体细胞,但多数研究多以含血清及细胞因子的培养基为诱导剂.目的:以丹参作为诱导剂,观察骨髓间充
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WHO/IARC)对化学物质引起人类癌症危险性的评价是目前公认的权威性资料.
目的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核酶链反应(RT-PCR)和半定量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眼内炎症.其分布类型差异与地理环境、种族以及遗传因素有关.葡萄膜炎的发病率为14/10万~28/10万.以前葡萄膜炎最常见,全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次之,中间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职业应激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169名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应激测量,依据职业应激评分将其分为高、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