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明:双手“酿”出美好生活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ander_g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小明,分宜县钤山镇砻里村人,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成功脱贫。面对生活困境,他从不气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患病的父母撑起一片天地,成为了砻里村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
  直面挫折不气馁
  张小明从小家境贫穷,6岁时父亲得了肾炎,不能再做体力活,待业在家。由于常年吃药,家里欠下巨额外债。两个姐姐因交不起学费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在家务农以补贴家用,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母亲和两个未成年姐姐的体力劳动。随着父亲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医疗花费越来越大,2001年读完初中的张小明放弃学业,毅然跟随大姐远赴广东打工,微薄的收入全部用于父亲治病。2007年,父亲又不慎从楼梯摔落瘫痪在床,突如其来的意外,使这个本来就困苦的家庭变得更加窘迫。面对瘫痪的父亲、苍老的母亲,张小明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仅靠打零工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自己学好技术进行创业,才能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迎难而上不等靠
  2014年5月砻里村委通过民主评议大会将张小明一家纳为贫困户,给予了低保补助。虽然政府给了极大地优惠政策、保障措施,但是张小明并不想仅依赖政府,他始终想要靠自己创业致富脱离贫困。
  通过观察以及对市场的分析,张小明认为当前米酒市场前景较好,且市场需求还未饱和,钤山也没有专业化规模化的酿酒大户,于是张小明把眼光投向了酿酒行业。2014年通过岳父的介绍,张小明开始酿酒之路。他跟着酿酒师傅了解做酒的过程,当时的老师傅曾说:“酿酒,水特别重要,用好水才能做出好酒,并且留得越久越好喝。”提到好水,激發了张小明灵感,他想到自己家乡那甘甜的山泉水,这是酿出好酒天然的优势。张小明下定决心自己要学会这门技术,他联系了广东省到酿酒厂学习酿酒技术,同时在酒厂附近做零工以补贴家用,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张小明已经完全掌握多种酿酒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更是爱上了酿酒,每次从酒桶飘出酒香的时刻,他都感觉幸福离他更近一步。随后小明向亲人筹借了一笔钱,从厂家买了一套酿酒设备,逐步开始筹备回家创业的计划。
  脱贫路上遇坎坷
  2016年7月,张小明回到家乡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刚开始村里的人们都不看好酿酒,家里人也不太支持,觉得很难挣到钱,但是小明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半个多月后,醇香的好酒就酿出来了,但困难却也接踵而至:一是交通不便增加了运输成本。大岗山的公路在维修,交通不便,货车难以通行,眼看着酿好的酒却运不出去,用于酿酒的米也运不进来。二是缺乏启动资金难以周转。酒送到饭店不能立马结账,只有等饭店销售完成后才能结算,导致资金周转周期过长,资金链难以维系。三是酿酒产量大但是销路难以打开。一批米能够酿出的酒比较多,但是由于没有名气,知道的人很少,在这大岗山里几乎是无人问津,没有饭店、经销商购买,酿出来的酒只能积压在作坊里。这让原本看见曙光的张小明又再次皱起了眉头。
  帮扶政策出成效
  正在张小明犯愁的时候,驻村的第一书记钟星明主动找到了他,给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交通方面可由帮扶干部帮助解决,酒、米由帮扶干部帮助运送。资金方面,村委和帮扶单位帮助他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作为产业发展的资金。经过实地考察产业可行性,张小明顺利贷款5万元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同时,在第一书记的发动和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积极利用微信平台、电视新闻、新余日报等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凭借良好的宣传和产品优良的品质,张小明的米酒逐渐打开了销路。困境好转之后,张小明给自己的酒坊取了一个新名字“砻里情”。并且扩大酒的种类,在原先米白酒的基础上调制出葡萄酒、桂花酒、劲酒、五粮酒等多种口味。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张小明更加把诚信经营时刻牢记在心,尤其注重酒坊生产卫生和产品的品质,保证让大家喝到健康、放心的纯酿酒。
  张小明的酒渐渐打开了销路,每月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情况逐步改善。2017年,张小明家里人均纯收入远超脱贫标准,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光荣地实现了脱贫致富,为本村其他的贫困户做出了榜样。
  责任编辑:邵猷芬
其他文献
湖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绮丽,有享誉世界的长江三峡、诗人笔下脍炙人口的黄鹤楼、神秘莫测的神农架……这里重教兴学、人才辈出,涌现过许多历史名人——屈原、孟浩然、闻一多、李四光,更有灿若繁星的仁人志士、革命先贤。如今,在这钟灵毓秀的荆山楚水之间,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年大学!  盛夏时节,我们老年教育杂志社一行三人赴荆楚大地采访。尽管此次行程短暂,但湖北省的老年教育工作却给我
期刊
咬一口黄澄澄的炸鸡肉和薯条,配上一口冰凉的汽水,看着电视广告里的小朋友吃得不亦乐乎,许多孩子也把这当作自己梦寐以求的餐点,并发挥软磨硬泡的攻势,让父母们买给自己吃。由此引发的儿童肥胖问题愈演愈烈。为了遏制这种势头,最近,英国政府对垃圾食品广告再度出手,要求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全面“封杀”。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每天看3小时以上包含垃圾食品广告电视节目的年轻人,比那些看得少的年轻人吃得
期刊
习近平新时代颂歌  山东济南 杜吉贵  伟大领袖习近平,治国理政见奇功。  中国特色新时代,一带一路磋共赢。  改革深化重策略,特惠民生动真情。  彰显东方大智慧,担当世界旗帜红。  学习十九大精神  福建德化 李孝仪  群英会聚启征程,双百宏图远足行。  全面小康民纳福,一流现代国中興。  引肮四海经贸发,带路五洲利益生。  同德同心共圆梦,河清海晏日东升。  复兴筑梦为民生  北京 卢信寅  
期刊
又是一年丰收季。九月的乡村,田畴似锦,沃野生金,同庆全面小康。  又是一年丰收节。九月的山野,稻谷飘香、秋收正忙,唱响丰收赞歌。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并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自2018年设立以
期刊
又是一年丰收时节。  9月23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脱贫地区兴产业促消费工作。国家乡村振兴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在于都县共同举办“兴产业促消费、庆丰收感党恩”活动。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夏更生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西省副省长张鸿星致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及20多个省乡村振兴局代表、部分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代表等200多人参加活
期刊
8月16日,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王宝山带领考察组一行11人到山东老年大学参观考察。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山东老年大学校长杜英杰,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任德强、郭锋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考察组首先参观了山东老年大学校区。作为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老年大学现建有5个校区、6所分校,校舍面积达3万平方米,开设5个学院、1个艺术团、66个专业、700多个教学班,注册学员2万多人次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脱贫攻坚战中,江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有效路径,赣南脐橙、吉安县“四个一”、于都县蔬菜等模式,先后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案例得到汪洋主席批示肯定,全国首期消费扶贫现场观摩培训在江西举办,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劲支撑。踏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江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期刊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国家乡村振兴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这次“兴产业促消费 庆丰收感党恩”活动,地点选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号召大家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对“兴产业、促消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令我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中粮作为一家农粮行业的中央企业,一定牢记使命、主动担当、积
期刊
今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把产业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围绕“特”“优”战略,培育龙头带动主体,强化产业帮扶政策,深化消费帮扶举措,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实增收链,着力探索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主要做法是:  一、“五项举措”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举、长久之策。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方案
期刊
曹晚生是新余市分宜县高岚乡西坑村的村民,也是一名参加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多年前,因无专业技术,曹晚生只会种植粮食,导致家庭生活无以为继,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仅靠政府资助和儿子微薄的工资。儿媳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与儿子离婚,这也让曹晚生心灰意冷。2014年,曹晚生一家因家庭困难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各级干部的帮扶下,曹晚生一家人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靠着勤奋的双手,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