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唐“燕乐”与南北朝少数民族音乐关系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在这一背景之下,各民族文化进行了融合,其中以音乐的交流最为密切。胡乐的逐渐推广,使得不同地区音乐中都加入了胡乐的元素,这同样也对隋唐时期燕乐产生影响。
  关键词:宫廷音乐;燕乐;魏晋南北朝
  1 音乐理论的辅助影响
  在悠久的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宫调理论的出现以及兴起,无疑对音乐理论起到了充实的作用。我国的宫调理论创始者是苏抵婆,该理论通过各国的不断交流,逐渐扩散到了日本、朝鲜等亚洲以及东南亚国家,对这些地区音乐表现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不断繁荣,出现了“五旦七调”。总而言之,苏抵婆所创作的音乐理论,不仅有助于各国音乐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对隋唐时期的音乐产提供了理论贡献。
  从我国南北朝发展到隋唐时期,一共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由苏抵婆所创造的五弦琵琶也一直流传多年,即使到了隋唐时期,同样也受到了各个民族人民的喜爱。因此,可以看出,由苏抵婆所创造出来的乐舞,不断可以促进多民族国家音乐的相互交流,同时也为我国的传统中原音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苏式乐调的创立是我国传统音乐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同样也为隋唐时期的燕乐二十八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由苏抵婆所创立的宫调理论,改变了传统音乐中,将雅乐作为主要旋律,歌舞和音乐相互配合的表现方式,而是在其中加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元素,这也由此推动了唐朝时期胡乐的出现及发展。在该音乐理论当中,强调人们舞蹈与背景音乐的相互配合,音乐采用的中西方合璧的方式,这也同样影响了唐朝时期宫廷歌舞的发展。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交流的频繁,音乐的演奏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改变了古典音乐的演奏手法。
  苏抵婆将西域的乐舞引入了中原地区,其迥异多样的风格,也开始受到中原地区人们的追捧,其中隋唐时期的九部乐便是其中的典型。而仔细研究《全唐诗》当中的记录,可以看出在唐朝时期,诗词歌赋的不断兴旺,同样也和西域的舞蹈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唐诗宋词也是中国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同样归功于西域地区音乐家们将自己的成果,推广到了中原大部分地区。苏抵婆的音乐理论成就与南北朝时期,但是因为动荡的时代背景,导致了其理论并没有得到重视,而在几百年之后的隋唐时期,该理论才得以绽放异彩。而该理论当中的胡乐,是西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样也推动了燕乐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隋唐时期的音乐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
  苏抵婆的音乐理论,除了融合西域地区的音乐理论与元素,同时也传承了先秦时期的“扬弃”作风。在音乐传递情感方面,推崇以多种乐器的融合演出,来抒发音乐创作者内心的情感,由此形成的音乐也更具有内涵,能够更好地诠释出音乐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文化是不同的。在少数民族当中建立起来的北方证券,同样也对传统音乐的出现,以及内容的改变产生影响。在以苏抵婆为首的乐师积极推动之下,在南北朝之间开始了音乐的交流。每一个音乐家才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时代的帮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战乱频繁,民族分裂严重,也正是这一时代背景,才能够使苏抵婆的音乐才能够得到极大的展示,琵琶才可以作为主要的乐器,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在推动宫廷音乐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文学的不断发展。
  2 歌舞伎乐交流的贡献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化主要集中在西凉地区,包括了汉族地区的音乐、少数民族的音乐,以及其他国家的外来音乐。与此同时,随着西北民族不断向内陆地区迁徙,该种类型的音乐也不断深入到了中原地带。早在公元431年的时候,龟兹乐这一来自于西域地区的音乐,开始深入到中原地区,逐渐和汉乐开始融合,由此形成了西凉乐。与此同时,由于受到了北魏时期、北齐时期以及北周时期这三个朝代的影响,中原地区的音乐开始出现了与多民族融合的现象,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燕乐的壮大做出了贡献。在进入了隋唐时期之后,因为内外政治格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这一时期的隋唐燕乐起到了巩固作用。
  燕乐,也可以称为“宴乐”,该种音乐主要使用在统治阶级召开宴会当中。在隋唐时期比较流行的“九部乐”、“立部伎”等,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隋唐时期的“七部乐”经过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已经成为“九部乐”,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康国乐,和疏勒乐两种音乐类型。与此同时,这两种音乐也是经过南北朝时期,音乐相互交融之后发展而来。唐朝的“九部乐”也是对隋朝的“九部乐”进行了发展,但是本质上基本相同。在唐朝时期形成的“十部乐”,是在原有的“九部乐”基础之上,又加入了高昌乐。“十部乐”的出现及兴盛,也标志着隋唐时期燕乐的发展逐渐成熟,日趋完善。唐朝时期,除了发展了“十部乐”,同样也对表演形式进行了改变,将表演的形式进行了划分,分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龟兹乐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但是这两种部伎对于它的演绎方式确实截然相反的。
  3 南北音乐交流的重要帮助
  在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少数民族音乐之间开始相互交融,丰富了我国的音乐艺术宝库。在这一时期,来自于北方传统的鼓吹乐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后来北方的居民,开始不断地南移,鼓吹乐也开始由北向南开始推广,并且和南方各地区的民族音乐相互融合,形成了多种多样,具有南方特色的音乐新类别,能够博取统治者的喜爱以及关注。在为这些新的音乐,填入了歌词之后,便开始成了统治阶级重大典礼,包括结婚典礼、日常的庆祝活动,以及宴会音乐的首要选择。也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也促进了隋唐时期的燕乐开始不断积累,以及日后的发展壮大。例如,在隋唐燕乐当中,比较流行的“九部乐”中,就有清商乐这一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种音乐也正是在南北交融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汉乐。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在多民族之间的交流随时发生,并没有因为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出现了间断。与此同时,音乐的相互交融,也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音乐的相互交流,推动了后来隋唐时期燕乐的出现和发展,与此同时,这也明确显示了不同时期宫廷音乐当中存在的必然联系。魏晋南北朝因为所处的历史时期特殊性,一直都处在动荡的状态中,这也推动了音乐之间的相互交流。燕乐当中的西凉乐、高丽乐等多种音乐,都是在多民族音乐发展中不断壮大,也得到了内地各个民族的欢迎,同时也推动了音乐事业不断繁荣。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表述,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的不断发展,对于日后隋唐音乐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的几个方面:分别在音乐的理论、歌舞伎乐以及南北音乐的交融。在隋唐时期出现的燕乐当中,可以寻找多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南北朝时期,时代动荡,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所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为日后音乐逐渐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甲方.中国古代音乐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王克芬.龟兹乐舞对唐代舞蹈发展的深刻影响[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1).
  [3] 王克芬.荟萃交流异彩纷呈——论魏晋南北朝文化·乐舞 [J].文艺研究,1988(5).
  [4] 王嵘.西域乐舞东传及其在中原文化中的地位[J].艺术导刊,2001(1).
  作者简介:张诗杰(1991—),男,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来自本院需要行胆囊切除的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97例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造血系统疾占
在所有电网故障中,有70%左右都发生在10kV配电网中,而在10kV配电网故障中,又以农村电网所占比例最高。10kV配电农网的故障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其电网线路长,设备质量差,停电时间长等
文章通过拦河闸与新型闸门设计理念,阐述了新型景观拦河闸在城市及中小河流景观设计重要作用。新型景观拦河闸设计以壅水形成水面为主,调节流量为辅,造型美观,与工程周边自然环境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河南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河南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强化服务意识、探索官产学研联合体、形成特色办学、构建有效的服务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河南高校区域经济对策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办学逐渐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河南省经济总量大增,第二、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人均GDP相对较
摘要: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工作队最近在珊瑚岛水域开展的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了一批出水石构件,学术界对于这批石构件的来源和用途,尚未有定论。本文围绕20世纪90年代和最近在珊瑚岛水域打捞出水的两批石构件,结合当前的一些观点,对这批出水石构件的来源和功用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珊瑚岛;石构件;海洋出水文物  珊瑚岛位丁我国三沙市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西北侧,与全富岛、甘泉岛相邻。早在1986年,我国渔民就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轻度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的96例COPD所致慢性呼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养血
本文以某地下商场为对象,依照相关审核规范、标准,对其安全疏散消防设计进行了简要评析,通过定性分析,找出该建筑消防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关注的关键点和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分析。方法选取临床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主要症状和体征变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索取的需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则能够很好地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