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q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在生活领域的逐步深入,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大量便捷的资料查询、最新教育信息的交流,成为老师教学研究的最得力的助手。信息技术手段对象我这样的语文教师来说就象是拥有了开启一座包罗万象图书馆的金钥匙。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囿于信息科技知识的匮乏、教育理论的缺乏等方面因素,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概述这样一个大的命题,难免在“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的迂阔。然而即便是管窥蠡测,只要能了解和掌握一些教育技术信息,恐怕也还不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自己今年又接受了“语文跨越式基础教育研究的命题”更加感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身有感触,学生接受的快,学习的也快。知识面的接受领悟也大大超越了同龄孩子,这就是跨越的效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啊。
  一、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氛围
  教师一向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教学任务,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策划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在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在角色定位上,教师集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策略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学生 人格魅力的引路人于一身。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左右之中,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受支配的地位,其学习主体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然而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变教师的“教为主”为学生的“学为主”,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健康活泼的学习。而多媒体可以达到这一点,它通过图、文、声、像等多中渠道完成教师所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特定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们的某种情绪或情趣。比如商业街的热闹、繁华、缤纷的色彩等,可以引发人们购物的欲望;博物馆肃穆凝重的气氛,可以使参观者更加聚精会神投入到参观中;……等等。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出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也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
  在《春雨的色彩》一课中,我为了调动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对春雨的感悟,在导语中设计了让学生看着优美的春雨图,淅淅沥沥的小雨沙沙的下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让孩子们一下了就走进了课文联想到小鸟们都在争论着一个有趣的问题,直奔课文主题,很多枝节都在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与音乐声中感悟明了,有的孩子还兴奋的跟着音乐一起合着节拍唱起了《小雨沙沙》课堂的气氛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情绪与心也随着这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与动听的歌声进入文本和小鸟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这便是多媒体的巧妙应用,它带给孩子的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的一节优秀的课所能比拟的。
  二、创设语言内涵丰富的意境
  教师比学生一定是早一些体会到,深一些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意境的;教师一定是先于学生被语言文字中的意境感动了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带着种种体验感受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他们获得体验、获得感动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春雨的色彩》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优美的雨境中显示着课文中最能体现意境的句子,让孩子通过图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这些能描写春雨的句子,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子便进入情境之中来切身的感悟春之韵美!引领学生步入文本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悟课文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
  通过观赏《小蝌蚪找妈妈》录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感悟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和他们的身体发育过程,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升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術,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由选择诵读课文的有关段落,体会课文的感情。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重点的选择,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强化语言积淀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育中的口语、文字、黑板、粉笔、模型、实物等手段要实现开放型的多元目标已捉襟见肘。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力争每篇课文都能做课件,虽然增加了不少教学负担,但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响应,完全溶入到教学中,我也就很开心了,觉得我所花费的功夫都是值得的。而且能充分利用资源平台的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例如:我在讲授《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优势,从网上下载了一个Flash动画,让学生们看了以后,上讲台来续编故事假如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怎么办?要求按照Flash动画的情景,恰当得穿插旁白。学生们的积极性像炸开了锅一样,既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以便下一课时的开展;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课件的恰当使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更好的理解了课文,知道在困难面前不能停止不前而应该积极动脑想办法。直接升华了文章的表达思想,不必老师的泛泛讲解。
其他文献
<正>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干什么的?就是要提高广大职工的觉悟,推动“四化”建设。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但目前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有些企业和单位也成了问题。在这些企业和单
【摘 要】作为后勤人员都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优质的服务态度、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后勤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关键词】后勤管理 自身素质 管理 以人为本 安全  一、后勤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为教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本文拟就中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柳斌同志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
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比较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与双曲钩端螺旋体57001株之间基因组的差异,筛选致病钩体特有的基因片段.主要方法为以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
期刊
<正> 前一阵子,社会上颇为流行的一个口号叫做“宁用有缺点的能人,不用没缺点的庸人”。对此,马胜利很不以为然,他说:“那要看什么缺点。对那些不敬父母、和父母讲价钱的人,
作为一名民族学校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探讨,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做了些探索与同行切磋。  一、明确目标、用好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教材在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媒介。教师备课设计教案等都以它为依据。教材不但规定了教与学的具体范围,而且还对教学过程有所指导。另外教材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培养学
通过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科基地学校培育的实践,总结了基地学校在构建多样化生物学校本课程体系、开发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群、变革课堂教学范式、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成
<正> 现代企业不仅仅是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同时还是职工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他们种种社会需要得以满足的场地,也是他们个人爱好、兴趣、气质、性格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摘 要】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课堂上,教师以很高的综合素质,以真诚的微笑,用多种方法激活课堂,这将是一个收获高效的课堂。师生充满激情尽情地交流,整个课堂充满活力,这将是一个热闹而并不空洞的课堂。  【关键词】发展 微笑 激活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也在不断展示出新的风采。课堂上,从传统的填鸭式和一问一答的审问形式逐渐转变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