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中国视角和世界视野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从基本原理到基本方法,从知识传递到理论认同建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内容转型成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要。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及其讲授和讨论,既要树立学生的“四个自信”,更要让学生带着教学世界的政治理论走进生活世界和走向科学世界,在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交互中研读中国和中国道路,学会分析和运用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掌握道路探索的根本、基本和具体方法,从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明确中国道路的价值选择。要实现这一点,最为关键的是教学内容的中国视角和世界视野。因此,开阔世界视野,聚焦教学世界的中国视角来引导学生对中国问题的价值关怀和学理阐释,才能真正确立研究生的科学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使其成为新时代高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国视角;世界视野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4.021
  中图分类号: G642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因其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各种需要是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和提升的客观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同大学生建立主导主动的施教受教、平等民主交往关系是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基本保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内容选择上坚持整体性与系统性、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内容呈现上坚持讲透
摘 要:  人工智能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新科技革命深化发展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举措。通过SWOT分析,将人工智能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发挥优势,转化劣势,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这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担当,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从技术逻辑与价值意蕴两个方面明确人工智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以“开放”弥合“规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和系统谋划。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及民族的未来,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定位,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深刻把
摘 要:  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强化课程建设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研活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认识“说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功能,持续推动“说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課改革与实践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探索,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含金量和发挥铸魂育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本文以形势与政策课为示范,针对思政课在说课过程中“说什么”和“怎么说”,围绕教学背景、教学目
本文针对城市景观的特点,根据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问题和需要,总结归纳西方自然主义生态绿化设计的先进理念和种植设计方法。对城市景观生态绿化中较受关注的外来物种的引入、自然主义绿化风格的接受度,以及自然主义生态绿化种植观念的文化支撑几方面进行了启发性的探讨。
摘 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当前举国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青年一代的梦。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教育青年学生爱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必须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之视野审视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之举措
摘 要:  全媒体时代,革命精神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专业水平相对不足的问题。教育教学理念滞后、对传播传承理论发展的前瞻性掌握不足,是该问题的内因和症结。全媒体时代革命精神传承主体的发展,必须首要提升主体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就是需要提高对全媒体时代特点及技术的认识、需要探索全媒体时代的革命精神传承规律、需要培育学理性较强的革命精神传承人才。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革命精神;传承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