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测量体育学院女生直立、前屈、后倾三个姿势下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曲度,并根据该角度进一步计算得出脊柱的活动度。通过对各指标的方差分析,研究体院女生在不同姿势下脊柱矢状面的参数特征,并且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体院女生脊柱矢状面的曲度与活动度都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伏案时间高于7小时女生的前屈胸椎与腰椎的总体曲度和活动度有明显偏大的趋势;体育运动对脊柱的曲度与活动度有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说体育学院女生脊柱在矢状面呈现“前凸后不凸”的特征。
[关键词] 脊柱 曲度 活动度
前言:脊柱对人体形态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的限制,产生越来越多关于脊柱的疾病和脊柱形态的异常。而青年学生时期,是人体形态和机能发育成熟的阶段,对此阶段人体脊柱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学院女学生共50人进行测量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身体健康的女大学生。从2010年3月初到4月中旬期间,在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女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受试对象共50人
受试者基本情况
受试对象50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伏案、运动时间、病史等基本情况见表1-2,数值用 ±S表示:
2.研究方法
本实验中测量脊柱胸腰段矢状面曲度和活动度的工具为瑞士产的SpinalMouse脊柱电子本实验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人体测定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2.1查阅了相关人体脊柱相关研究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并收集了了国内外体育、医学关于人体脊柱的研究成果,为本论文作理论指导依据。
2.2人体测定法
测量仪,其测量所得角度的精确度为±1°,测量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己有很多国外研究证实。
2.3.数理统计法
对本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运用统计软件Excel、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数据结果,并为本研究提供客观的数据依据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2.1.不同姿势下脊柱胸腰段矢状面各个运动节段的曲度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由于脊柱的生理构成的特点,脊柱的运动也是每一小节脊椎的运动组合成为脊柱的运动1,测试结果中,用在直立姿势下,从第一胸椎(Th1)到第一骶椎(S1),每相邻的两个锥体间的矢状面的夹角(共有17个指标,分别用Th1/2、Th2/3、Th3/4……L5/S1表示),它代表脊柱胸腰段矢状面每个运动节段的曲度。
上图表示人体的脊柱以及各个部位的表示,
红色表示为本实验所要测量的脊柱胸腰段。
用Spss软件对50受试者在直立姿势动作下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曲度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见表3,根据正常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曲度(姿势值)测量值参考范围:标记角度差≤7°,标记角度差≥1°,胸段的数值是正的,代表前凸,腰段的数值是负的,代表后凸。
从上表可知,体育学院女生受试者在直立基本姿势下,脊柱胸腰段的曲度,呈递减趋势,且角度均<7°,这表明脊柱的各个节段比较和谐;脊柱的胸腰段各个运动节段曲度的最大值呈递减,而其曲度的最小值呈递增。
研究发现,Th5/6、Th8/9至L5/S1差异性非常显著,说明了体育女生与普通女生在在直立姿势时,其胸腰段各个运动节段存在差异性,差异性在于当人体处于直立姿势时,体育女生胸段的前凸角度比普通女生稍大,而腰段的后凸角度比普通女生小,这说明了外界因素对体育女生脊柱胸腰段的作用力比普通女生更明显,因此,在直立姿势下,体育女生的脊柱呈“前凸后不凸”特点。
用Spss软件对50名受试者在最大前屈姿势下所测得的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曲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4。
从上表数值的正负可知,基本为正,说明了受试者在最大前屈姿势时,各个脊柱节段呈前凸,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最大前屈姿势下,脊柱各个节段前凸数值小于7,其中腰段的前凸幅度比腰段大,脊柱各个节段的最大前凸程度一般在10°到15°;此外发现各个节段的数值不是连续的递增或者递减,呈不和谐状态。总之,受试者在最大前屈姿势下,脊柱的胸腰段矢状面的各个节段随着人体前屈作前凸运动2,并有一定的运动幅度,且幅度在正常值范围内
2.2脊柱胸腰段矢状面各个运动节段的活动度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直立与前屈(后伸)差值结果比较,可以分析受试者活动度的范围,从而判断出脊柱的柔韧性。
用Spinal Mouse脊柱电子测量仪对50名受试者在直立姿势下、最大前屈姿势、最大后伸姿势进行了测试,得出其相对姿势下的各个脊柱节段的数据,脊柱从最大的前屈到最大的后伸,脊柱必然存在一定范围的活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对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各个运动节段的活动度进行分析,活动度包括前屈运动、后伸运动和整体活动。对此,我们用spss软件对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来探讨脊柱的前屈、后伸、整体三种运动的活动度情况
从前屈运动的数据可知,体育女生的脊柱均值呈递增趋势,其胸段均值在0°—5°,而腰段值在6°—12°,脊柱腰段的前屈运动幅度比胸段大,此外发现脊柱节段Th3/4和Th6/7呈后凸,一方面存在受试者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存在操作导致的误差;脊柱的各个节段最大值呈递增,同时最小值呈递减趋势;参照普通女生均值而言,体育女生脊柱胸腰段的各个节段的均值明显小于普通女生均值,而腰段的差异性比胸段的更明显,恰好符合人体在前屈时,腰段各个节段经过的路径比胸段的明显长,因此腰段的活动度比胸段明显,更能体现脊柱腰段的柔韧性比胸段好。
从上表可知,脊柱后伸运动时,其胸腰段(Th1/2、Th2/3除外)的均值在1°—3°,除了,从脊柱节段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看,出现了三组相同的数值:Th4/5至Th7/8和Th9/10、Th5/6至Th6/7和L1/2,以及Th10/11、Th12/L1和L2/3,将均值与普通女生进行对比得出,胸段后凸角度呈“s”型,腰段后凸角度呈波浪型,同时发现体育女生后伸运动的均值小于3°,而普通女生的均值小于4°,体育女生的节段角度范围更小。
从上表t值可知,在人体后伸运动时,体育女生与普通女生的显著差异性主要集中于脊柱的胸段位置:Th1/2至Th10/11,说明了当人体后仰时,体育女生胸段的后凸角度比普通女生偏大,也就是其柔韧性强,易于最大角度的后伸。此外,也发现体育女生与普通女生在腰段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如:L1/2和L4/5,说明人体后仰也需要腰段柔韧性的协调配合。因此得出,在人体后伸运动时,体育女生脊柱胸腰段的柔韧性强,且胸段上半部分及腰段下半部分的柔韧性强于中间部分。
三、讨论
3.1从数据分析中可知,体院女生脊柱曲度活动度优于普通人,这样的结果是有很多相关因素的,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正常脊柱有其相应的正常活动范围,超过此范围的活动即为过度活动,容易造成脊柱不稳甚至损伤;活动度不足、当活动度比一般情况小且不能满足运动需要时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我们从数据中可以看出,Th1/2也就是颈椎的第一节第二节的方差过大,也就是说此环节出现了问题,是测量误差还是真实情况反映,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3.2伏案时间对脊柱胸腰段的总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
结合表2中对伏案时间的统计,时间每天长达4.60±1.729,大量的实验和测试研究表明,伏案时间过久是造成颈椎病、眼椎间盘突出等大量关于脊柱疾病的重要诱因。同时将测量的结果与伏案时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伏案时间高于7小时女生与2-7小时,低于2小时(包括2小时)学生差异显著,伏案时间每天2-7小时与低于2小时(包括2小时)学生差异不显著。伏案时间高于7小时女生的前屈胸椎与腰椎的总体曲度和活动度有明显偏大的趋势。
3.3运动时间对脊柱胸腰段的总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
结合表2中关于运动时间的统计,发现不同运动时间女生的总曲度和活动度差距较大,但是在但在统计学意义上,所有的胸腰段指标差异都不显著。这可能由于运动时间对于体院女生来说,个体每天运动时间基本都是在1-3小时之内,本身差异不大;另外运动对脊柱的影响,可能除了运动时间,更多有每天的运动强度、运动项目等因素,故运动对人体脊柱的影响有待以后的研究
四、结论与建议
1.体育学院女生脊柱与普通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在直立姿势下,体育女生呈“前凸后不凸”的特征。
2.伏案时间过长不仅会对体院女生的前屈胸椎与腰椎的总体曲度和活动度会产生偏大的趋势,而且会给人体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要高度引起重视与关注。
3.运动时间长短对脊柱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在于运动包含诸多因素,因此运动对人体脊柱的影响有待以后的研究。
建议:首先加强脊柱健康意识,定期对自身的脊柱进行体检和监控。如果能在国民体质测试中加入脊柱检查是最好的了。其次,此时的女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在这一时期易导致青春期女性脊柱弯曲(驼背),影响原因有很多,比如:体育锻炼过度、没有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习惯、饮食不规律等,对此,高校女性应该加强青春期生理常识的健康教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青春期营养等等进行预防。最后,进行一些开展有利于脊柱姿态健康的的课程,例如普拉提训练3等。
参 考 文 献
[1]孙庆祝.体育测量与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罗曦娟.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对脊柱胸腰段矢状面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D].北京体育硕士(毕业)学位论文.2008.
[3]陈娟.《普拉提与瑜伽之比较研究》[M].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2
[关键词] 脊柱 曲度 活动度
前言:脊柱对人体形态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的限制,产生越来越多关于脊柱的疾病和脊柱形态的异常。而青年学生时期,是人体形态和机能发育成熟的阶段,对此阶段人体脊柱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学院女学生共50人进行测量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身体健康的女大学生。从2010年3月初到4月中旬期间,在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女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受试对象共50人
受试者基本情况
受试对象50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伏案、运动时间、病史等基本情况见表1-2,数值用 ±S表示:
2.研究方法
本实验中测量脊柱胸腰段矢状面曲度和活动度的工具为瑞士产的SpinalMouse脊柱电子本实验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人体测定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2.1查阅了相关人体脊柱相关研究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并收集了了国内外体育、医学关于人体脊柱的研究成果,为本论文作理论指导依据。
2.2人体测定法
测量仪,其测量所得角度的精确度为±1°,测量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己有很多国外研究证实。
2.3.数理统计法
对本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运用统计软件Excel、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数据结果,并为本研究提供客观的数据依据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2.1.不同姿势下脊柱胸腰段矢状面各个运动节段的曲度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由于脊柱的生理构成的特点,脊柱的运动也是每一小节脊椎的运动组合成为脊柱的运动1,测试结果中,用在直立姿势下,从第一胸椎(Th1)到第一骶椎(S1),每相邻的两个锥体间的矢状面的夹角(共有17个指标,分别用Th1/2、Th2/3、Th3/4……L5/S1表示),它代表脊柱胸腰段矢状面每个运动节段的曲度。
上图表示人体的脊柱以及各个部位的表示,
红色表示为本实验所要测量的脊柱胸腰段。
用Spss软件对50受试者在直立姿势动作下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曲度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见表3,根据正常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曲度(姿势值)测量值参考范围:标记角度差≤7°,标记角度差≥1°,胸段的数值是正的,代表前凸,腰段的数值是负的,代表后凸。
从上表可知,体育学院女生受试者在直立基本姿势下,脊柱胸腰段的曲度,呈递减趋势,且角度均<7°,这表明脊柱的各个节段比较和谐;脊柱的胸腰段各个运动节段曲度的最大值呈递减,而其曲度的最小值呈递增。
研究发现,Th5/6、Th8/9至L5/S1差异性非常显著,说明了体育女生与普通女生在在直立姿势时,其胸腰段各个运动节段存在差异性,差异性在于当人体处于直立姿势时,体育女生胸段的前凸角度比普通女生稍大,而腰段的后凸角度比普通女生小,这说明了外界因素对体育女生脊柱胸腰段的作用力比普通女生更明显,因此,在直立姿势下,体育女生的脊柱呈“前凸后不凸”特点。
用Spss软件对50名受试者在最大前屈姿势下所测得的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曲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4。
从上表数值的正负可知,基本为正,说明了受试者在最大前屈姿势时,各个脊柱节段呈前凸,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最大前屈姿势下,脊柱各个节段前凸数值小于7,其中腰段的前凸幅度比腰段大,脊柱各个节段的最大前凸程度一般在10°到15°;此外发现各个节段的数值不是连续的递增或者递减,呈不和谐状态。总之,受试者在最大前屈姿势下,脊柱的胸腰段矢状面的各个节段随着人体前屈作前凸运动2,并有一定的运动幅度,且幅度在正常值范围内
2.2脊柱胸腰段矢状面各个运动节段的活动度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直立与前屈(后伸)差值结果比较,可以分析受试者活动度的范围,从而判断出脊柱的柔韧性。
用Spinal Mouse脊柱电子测量仪对50名受试者在直立姿势下、最大前屈姿势、最大后伸姿势进行了测试,得出其相对姿势下的各个脊柱节段的数据,脊柱从最大的前屈到最大的后伸,脊柱必然存在一定范围的活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对脊柱胸腰段矢状面的各个运动节段的活动度进行分析,活动度包括前屈运动、后伸运动和整体活动。对此,我们用spss软件对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来探讨脊柱的前屈、后伸、整体三种运动的活动度情况
从前屈运动的数据可知,体育女生的脊柱均值呈递增趋势,其胸段均值在0°—5°,而腰段值在6°—12°,脊柱腰段的前屈运动幅度比胸段大,此外发现脊柱节段Th3/4和Th6/7呈后凸,一方面存在受试者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存在操作导致的误差;脊柱的各个节段最大值呈递增,同时最小值呈递减趋势;参照普通女生均值而言,体育女生脊柱胸腰段的各个节段的均值明显小于普通女生均值,而腰段的差异性比胸段的更明显,恰好符合人体在前屈时,腰段各个节段经过的路径比胸段的明显长,因此腰段的活动度比胸段明显,更能体现脊柱腰段的柔韧性比胸段好。
从上表可知,脊柱后伸运动时,其胸腰段(Th1/2、Th2/3除外)的均值在1°—3°,除了,从脊柱节段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看,出现了三组相同的数值:Th4/5至Th7/8和Th9/10、Th5/6至Th6/7和L1/2,以及Th10/11、Th12/L1和L2/3,将均值与普通女生进行对比得出,胸段后凸角度呈“s”型,腰段后凸角度呈波浪型,同时发现体育女生后伸运动的均值小于3°,而普通女生的均值小于4°,体育女生的节段角度范围更小。
从上表t值可知,在人体后伸运动时,体育女生与普通女生的显著差异性主要集中于脊柱的胸段位置:Th1/2至Th10/11,说明了当人体后仰时,体育女生胸段的后凸角度比普通女生偏大,也就是其柔韧性强,易于最大角度的后伸。此外,也发现体育女生与普通女生在腰段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如:L1/2和L4/5,说明人体后仰也需要腰段柔韧性的协调配合。因此得出,在人体后伸运动时,体育女生脊柱胸腰段的柔韧性强,且胸段上半部分及腰段下半部分的柔韧性强于中间部分。
三、讨论
3.1从数据分析中可知,体院女生脊柱曲度活动度优于普通人,这样的结果是有很多相关因素的,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正常脊柱有其相应的正常活动范围,超过此范围的活动即为过度活动,容易造成脊柱不稳甚至损伤;活动度不足、当活动度比一般情况小且不能满足运动需要时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我们从数据中可以看出,Th1/2也就是颈椎的第一节第二节的方差过大,也就是说此环节出现了问题,是测量误差还是真实情况反映,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3.2伏案时间对脊柱胸腰段的总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
结合表2中对伏案时间的统计,时间每天长达4.60±1.729,大量的实验和测试研究表明,伏案时间过久是造成颈椎病、眼椎间盘突出等大量关于脊柱疾病的重要诱因。同时将测量的结果与伏案时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伏案时间高于7小时女生与2-7小时,低于2小时(包括2小时)学生差异显著,伏案时间每天2-7小时与低于2小时(包括2小时)学生差异不显著。伏案时间高于7小时女生的前屈胸椎与腰椎的总体曲度和活动度有明显偏大的趋势。
3.3运动时间对脊柱胸腰段的总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
结合表2中关于运动时间的统计,发现不同运动时间女生的总曲度和活动度差距较大,但是在但在统计学意义上,所有的胸腰段指标差异都不显著。这可能由于运动时间对于体院女生来说,个体每天运动时间基本都是在1-3小时之内,本身差异不大;另外运动对脊柱的影响,可能除了运动时间,更多有每天的运动强度、运动项目等因素,故运动对人体脊柱的影响有待以后的研究
四、结论与建议
1.体育学院女生脊柱与普通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在直立姿势下,体育女生呈“前凸后不凸”的特征。
2.伏案时间过长不仅会对体院女生的前屈胸椎与腰椎的总体曲度和活动度会产生偏大的趋势,而且会给人体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要高度引起重视与关注。
3.运动时间长短对脊柱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在于运动包含诸多因素,因此运动对人体脊柱的影响有待以后的研究。
建议:首先加强脊柱健康意识,定期对自身的脊柱进行体检和监控。如果能在国民体质测试中加入脊柱检查是最好的了。其次,此时的女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在这一时期易导致青春期女性脊柱弯曲(驼背),影响原因有很多,比如:体育锻炼过度、没有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习惯、饮食不规律等,对此,高校女性应该加强青春期生理常识的健康教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青春期营养等等进行预防。最后,进行一些开展有利于脊柱姿态健康的的课程,例如普拉提训练3等。
参 考 文 献
[1]孙庆祝.体育测量与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罗曦娟.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对脊柱胸腰段矢状面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D].北京体育硕士(毕业)学位论文.2008.
[3]陈娟.《普拉提与瑜伽之比较研究》[M].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