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来源 :自然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最新汇编的热流数据,对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进行了研究,编制出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图、中国东部大陆莫霍面温度图以及中国东部大陆“热”岩石圈厚度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东部岩石图划分出5个“热-构造区”:华南、扬子、华北、西伯利亚和松辽。自南向北,它们冷、热相间,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来讲,我国东部地区热流变化范围大,在30~140 mW/m~2之间,均值为(61.9±14.8)mW/m~2,莫霍面温度多在500~850℃之间,“热”岩石圈厚度多在60~100 km左右,岩石圈热结构总体上属于“冷壳热慢”型,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明显受中、新生代不同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所控制。
其他文献
针对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工作模式,研究了空间目标的可观测性问题,并讨论了Laplace初轨确定方法在该系统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目标初轨确定方法——遍历切割平面
CMOS电路是一个具有良好特性的电路结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锁定失效的现象,容易对产品功能和电路造成危害。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产生这种锁定失效现象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文章将绿色建筑理念引入到暖通、给排水系统综合设计当中,首先完成某小别墅建筑专业BIM模型的建立,然后使用相关专业软件进行暖通、给排水设计方案的确定、负荷计算、空调水
以祁连山西段大雪山和党河南山冰川为例,利用1957/1966航摄地形图、1994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2000年ASTER影像、2010年的SPOT5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运用RS和GIS对祁连山西段
综合评述了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重点介绍了有关对Mann等建立的千年温度变化曲线的评估,并介绍了争议各方的论点.比较了王绍武等于1996年建立的千年全球平均温度曲线与其他作
通过对近代上海中医社团在探索与尝试、繁荣成熟、低潮及恢复3个阶段的组织特点、社会宗旨、活动内容等的系统总结,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当时上海中医学的真实生存发展状况,提示
创业孵化型产业地产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呈现迅速发展状态,当前创业孵化型产业地产生态系统演化呈现出三大特征,分别是:盈利点由价值链前端向价值链后端移动,企业更加重视
中国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围绕20世纪30-40年代的救亡音乐,对中国经典民歌进行详细介绍,指出其反映的主题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伟大,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同时还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
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通过分析生物质燃料颗粒干燥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其在水平直管内气流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