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前市长梅永红首度公开解释“弃政从商”之谜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3月27日,曾因“弃政从商”引发热议的山东济宁市前市长梅永红,第一次公开对外解释了他辞官原因:“我进行这样的转型,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回到这样一个更能体现我人生价值的轨道上来。”
  现在是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华大基因农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梅永红,辞官前曾有在农业部与科技部工作20多年的经历,2015年9月,他辞任山东济宁市长职务获同意,其后“下海”赴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2015年3月,梅永红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社会应更加理性对待政府官员,“我每天工作超10小时,但我所有工资收入加起来,才7000元一个月,谁相信啊?下面的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还赶不上在工厂打工的。”梅永红认为许多人把“做官”作为最大目标,他认为:“这就是一份职业,如果有更好的职业追求,可以更加充分地实现个人抱负和理想,就可以另謀他职。”
  (摘自《看天下》2016年第9期)
其他文献
开国大典并非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  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
期刊
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习近平出席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实施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  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宣布成立。11天后,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军委机关调整组建任务基本完成。调整后军委机关由原来4个总部,改为7个部。此次军改是着眼于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
期刊
那是去年三月份的一天,我正好在家吃午饭,伯母突然冲到我家,告诉我说伯父病倒了。我扔下碗就慌忙往伯父家跑,一看伯父已经不省人事,幸好两个叔叔已经先到一步。情急之下,我和两个叔叔一起将伯父送往医院抢救。经CT检查,被确诊为脑溢血。幸好出血量不大,但仍有生命危险。  在抢救期间,我们兄弟姊妹轮流守护着他。在这五十多个守护伯父的日日夜夜里,我每天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每当夜深人静,看着伯父以及和我一起陪护的
期刊
即将到来的猴年是母亲的本命年,母亲将迎来六十大寿,按老家的规矩晚辈要在寿星的本命年到来之前送上贵重的寿礼,并将寿礼用红绸包好,名曰“挂红”,这样的传统寄托了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母亲说她想改一改老家的规矩,本命年不收晚辈的礼,只收声声祝福。母亲知道我们这两年日子过得不太顺,经济拮据,她不愿因自己过生日而加重我们的负担。母亲不但不收礼,她还要给我们发猴年红包,我们不好意思收,母亲说这也是为
期刊
张作霖号称“东北王”,他的家族有“关东第一家族”之称。张作霖一生褒贬不一,但他的治家之道还是很值得称道的,成果也很明显。他家里,除了他本人是大帅、将军外,他的儿子里,还有3位将军———少帅张学良;国民党陆军中将、次子张学铭;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海军少将参谋长、四子张学思。一个家里先后出了4位将军,还分别在国共两党任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张作霖:从一个穷孩子到“东北王”  张作霖,
期刊
我是湖北武汉的一名读者,曾经到《党史天地》杂志社买过杂志。2015年,杂志社出了一套《党史天地十年精华》,我最早到杂志社买了一套,看完之后觉得特别好看,十本书里,几乎篇篇经典,读完之后,回味无穷。  2015年年底,我同两位老友见面,闲谈间谈到《党史天地十年精华》,因为我对这套书赞誉有加,所以他们特别感兴趣,我们便约着一起到杂志社编辑部买书。  编辑部的几个小同志看到我们,特别热情,在等读者服务部
期刊
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同样更是愉悦自身心灵的秘方。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就是一个爱幽默、会幽默的人。  有一次,李岚清到浙江考察,途经一个小镇,便在那里逗留了一会儿。他来到杭州一家小笼包店门口时,便想尝尝。当他看见店外墙壁上张贴着招工启事时,便对老板娘说:“你看我可以应聘吗?”纯朴的老板娘哪里知道和她对话的是曾经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便实话实说:“您老这么大岁数,我可不敢用呀!”李岚清
期刊
退休后,吴官正在夫人张锦裳的提议下,将“闲时走走、看看、想想、议议”的诸多所得记在笔记本上,“用来打发时光,咀嚼其中滋味,找些人生感悟”。久而久之,这些东西汇聚成册,于2013年出版了作品集———《闲来笔潭》。  写作之余,吴官正还在夫人张锦裳的鼓励下,培养了一项新爱好———研习铅笔画。他没有请专家指导,也没找专著钻研,不讲究技法,不分门别类,也不拘泥题材,全部率性而为,自谓“闲来涂鸦”。  在吴
期刊
退休后的张召忠曾购置文房四宝,可还没过一周,那些东西就被他放置一旁。“习惯了和年轻人那样,一小时打3000字,让我一小时就写几个大字,真的不行,太让我着急了。”张召忠说。所以,他决定发挥余热,去做个青少年科普“教育者”。  张召忠说起他在电视上讲雾霾可以防激光武器,却被众人嘲笑的事。“我这几十年写了那么多书,做了那么多电视节目,合着他们都基本没看过!……年轻人的科学素养有很大问题!”说到这儿,张召
期刊
贺福初多有名?党的十八大上,时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的他,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在军队的中央委员会成员中,他和马伟明、杨晖、杨学军,是仅有的4位“60后”,被誉为军中“未来之星”。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中科院院士。2001年,他当选院士时只有39岁,打破院士40岁的“天花板”,名噪一时。2002年,他获得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时,也只有40岁。  与众多行伍出身的战将不同,贺福初是学者从军。197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