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增强活性炭纤维吸附去除水中Cr(Ⅵ)研究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吸附法对含Cr(Ⅵ)模拟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电极电位、极板间距、极板面积、模拟废水初始Cr(Ⅵ)含量、废水pH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电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拟合,并对电极进行了再生实验.结果 表明,在电极电位为1.6V、极板间距为0.6 cm、极板面积为100 cm2、模拟废水初始Cr(Ⅵ)的质量浓度为20 mg/L、废水pH为2的优化条件下,Cr(Ⅵ)的吸附去除率达到100%;其他因素不变,仅将pH调至2.5,Cr(Ⅵ)的吸附去除率为88.0%,较开路条件下提高了10.7个百分点;电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2级动力学方程;对活性炭纤维电极进行4次循环电吸附、脱附实验后,其对Cr(Ⅵ)的吸附去除率仍保持在84%以上.
其他文献
本文对长江隧道江南段基坑周边建筑沉降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将计算值和实测沉降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理论计算值与实测沉降值存在差异的原因,总结了影响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已经在沿海富水地区得到推广应用;而在贫水的西北地区,尚无成熟的施工经验。本文就顶管技术在贫水中粗砂地质中进行混凝土管道顶进施工技术进行
应用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方法研究了大断面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研究表明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施工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中洞开挖阶段、
会议
北京地铁四号线12标段区间隧道通过天桥桩底下时,在砂卵石地层采用超前深孔注浆施工技术,提高了隧道结构开挖外侧围岩的力学性能,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土体拱壳,保证了建(构)筑
就膨润土复合防水毯在上海地铁车站结构防水中的首次应用,阐述了其防水机理与材料特性,并对工程中材料施工工艺、节点处理措施以及施工注意点作了介绍。
分析了传统A~2/O工艺存在的问题——聚磷菌、反硝化菌和自养硝化菌之间泥龄及"碳源竞争"的矛盾,并从不同角度对已有的工艺改进策略进行了详细讨论,对该工艺的研究重点及工程
以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铁类Fenton氧化反应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温度、pH、纳米铁用量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温度30℃、pH为3.3、纳米铁
本文介绍了近年在上海地区建设的大连路、复兴路、上中路越江盾构法隧道、泰和路外环水下沉管隧道等重大隧道工程,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耐久性指标Dc1(氟离子扩散系数)的检测
会议
根据天津地区的地质状况介绍了钻孔咬合桩在施工过程中易于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并将各类问题解决的过程及采取的措施做了系统的介绍。
本文结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介绍了水下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文章围绕水下混凝土的配制、机械设备使用、成孔检测、混凝土灌注等环节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