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美洲黑杨叶锈病病原菌分离及初步鉴定

来源 :分子植物育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中国南方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叶锈病病原菌的种类,本研究对江苏省南京市(NJ)、泗洪县(SH)、泗阳县(SY)和安徽省合肥市(HF)、湖北省石首市(SS)的美洲黑杨进行锈菌分离,并对分离系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通过叶片单孢子分离法,一共获得11个分离系(南京3个,泗阳4个,合肥2个,石首和泗洪各1个).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各分离系的夏孢子长度、宽度、刺距和秃面直径均有显著差异(p<0.05),ITS和LSU序列分析发现SY92、SY39、SY40、SY16、NJ10、NJ30、NJ65、HF58和HF59与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一致性最高,SH48和SS101与欧洲山杨锈菌(M.medusae)一致性最高.通过聚类发现南京市、泗阳县、合肥市为落叶松-杨栅锈菌,泗洪县和石首市为欧洲山杨锈菌,其中欧洲山杨锈菌在中国南方美洲黑杨树上为首次报道,这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南方美洲黑杨锈病发病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