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后进生 苦并骄傲着

来源 :Q娱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hby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晋乐队以及他们的忠实粉丝们注意了!做大做强似乎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20年以前,西雅图Sub Pop厂牌的一个接线员Megan Jasper造就了摇滚乐历史上最令人振奋的骗局。诡计多端的她,骗得《纽约时报》刊登了所谓的“垃圾摇滚词典”。那些读了该期堪称经典的杂志的读者,从此对一些稀奇古怪的词有了了解。比如“lamestain”译为无趣之人,“harsh realm”译为自我麻醉,就是飞!“score”的意思就是棒,而“swingin’ on a flippity-flop”则意为到处闲逛。这些都不会发生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搜索网页会使当代无趣之人—lamestains免遭歧视,同时更重要的是当今乐坛再也没有任何一支乐队可以反叛到足以引导新的亚文化。有人要说,Animal Collective难道不正是这样的领军乐队吗?我可不觉得。
  几十年前,当垃圾摇滚已经成为一种狂热,和任何文化剧变一样,曾令人感到兴奋不已,但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期待值。《Nevermind》将独立摇滚从地下亚文化推向了商业领域,核心宗旨:要么拿白金唱片,要么回家种田。而其他一些乐队,比如Sonic Youth或者Hüsker Dü,经历了唱片鼎盛时代,已经非常习惯在有限的竞争范围里拔得头筹的优越感,近几年突然在商业上呈现出绝望的落后者疲态。而音乐圈食物链的下层,有着数不清的怀抱理想的小乐队,每天被历史的洪流冲上岸,还没等看到一丝胜利的曙光,就早已旱死在了沙滩上。作为垃圾摇滚后继的Britpop,也曾涌现出可与《Nevermind》匹敌的《Definitely Maybe》和《Parklife》,近来也遭遇如此窘境。也许从地下亚文化圈跻身商业音乐核心,进入公众认知领域,并不如想象中一帆风顺。
  去年,Wilco的成员Jeff Tweedy在接受采访时曾对我说,作为上世纪90年代签约主流唱片公司的独立乐队,尴尬的处境曾令他很气愤。他想按老规矩来,建立观众基础,通过巡演挣钱,同时保持创作自由性,而不仅仅是上电台打打歌。但显然唱片公司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每一个独立摇滚新兴乐队都有可能成为新的Nirvana或者R.E.M.,继而将Wilco推进了令人尴尬的窘境,结果是,非但没能带来商业上的成功,人气和艺术创作也都大打折扣。
  现在,大家开始按老规矩卷土重来,但对于大多数新生代乐队来说,在看到彩虹之前,早已被倾盆大雨折磨得体无完肤了。纽约杂志近期在采访Grizzly Bear时,了解了该乐队2012年的运营血泪史。“人们对我们的收入有一个过高的假设。”乐队负责人Edward Droste说,“乐队只是看起来声势浩大而已,现在根本没人买唱片啊,虽然音乐节演出什么的还是有很多人来看。”就算是有大型演出撑腰又能怎样,各种问题还会层出不穷。Cat Power就曾表示她取消欧洲巡回演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已经无法支付高昂的制作费用。现如今,你所喜欢的独立乐队也许还不如你挣得多呢。当然,也还是有乐队取得主流音乐圈的认可,Bon Iver先是登上温布利体育馆,随后Arcade Fire和The Black Keys也都进入格莱美圣殿,但这都只不过是涓涓细流,无法掀起惊涛骇浪。他们并未创造出像《Nevermind》那样的辉煌。
  慢着,先别急着砸琴(当然不是因为琴贵我才这么说)。这些乐队其实也从未想过要改变世界什么的。Grizzly Bear、Animal Collective和Dirty Projectors都曾在3年前成为准大牌乐队,而今时,他们不约而同推出新专辑,似乎在宣誓,谢谢各位抬爱,我们有此成绩已十分满意。
  乐迷可能将此举解读为自我防御机制,甚至是懦夫无大志的窘态,但如果换个角度想想:不需要华丽的音乐录影带,不需要浮夸的通告节目,不需要尴尬的媒体见面会,更不用强迫自己成为别人。这样难道不好吗?和朋友们一起快乐地做音乐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上选吗?虽然偶尔也会期待巡演大巴能再稍微高档点儿。独立摇滚人的小梦想对于外界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我认为这些永远不会成为“新一代Nirvana”的乐队们棒透了!
其他文献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当时,有一个名叫公明宣的年轻人,在曾子门下求学足足三年了,却仍然不愿离开。  曾子觉得很奇怪,便主动询问公明宣:“你是个聪慧又好学的人,来到我门下三年,为何还不回去呢?”  公明宣赶紧躬(gōng)身回答:“老师,虽然我一天都不曾懈(xiè)怠(dài),但还有很多想学的东西没学会呢!”  曾子更好奇了:“那你說说,还有什么是你没学会的呢?”  公明宣恭恭敬
期刊
Beady Eye要拿他们的第二张专辑“震撼宇宙”,里面充满了“疯狂”,听起来有种电子车库的感觉,以及他们向SYLVIA PATTERSON保证,绝对不让Noel好过。  Beady Eye本该是聚在西伦敦录音室赶工他们5月要发行的新专辑,但现在成员们都在看《2001:太空漫游》,制作人Dave Sitek则在边上抽着Sage。至于什么是Sage,Liam Gallagher淡定地给我们科普:“S
期刊
妈妈爱我 因为   我是我。  没有大眼睛,  沒有小酒窝,  不会弹琴,  不会跳舞,  不必当班长,  不必考第一,  只因为我是我。  妈妈爱我,即使我没有别人眼中的“美”或值得骄傲的优点。妈妈看到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我。妈妈喜欢这样的我。我也喜欢这样的妈妈。
期刊
什么人整天工作忙得团团转?  什么鞋子,你不会穿着它去逛街?  什么动物最喜欢走钢丝?  如果你都能答得出来,我会很佩服你哟!玩了游戏,该和老师学写字了。   在汉字中,有一群芭蕾舞者,它们技艺高超,平衡能力很强。   接下来,有请几位代表登场表演!   我的身体里有横斜钩,这个笔画写起来有点儿难呢。其实我能稳稳站立,秘诀就是横斜钩的横画往右上斜,斜钩部分的弧度略大,“脚尖”出钩向上。  
期刊
同学们,从这一期起,我们将开始欧体字的學习。“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与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并驾齐驱。  涂涂最近一段时间迷恋上了欧阳询的《九成宫醴(lǐ)泉铭》,每天放学都认真练字。  石老师看到了,夸奖涂涂写得不错,可惜这个横画写得不像天上的云。
期刊
虞世南是隋唐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便出自他的《蝉》。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召见虞世南。虞世南跟着内侍(shì)走,发现并不是去往熟悉的太极宫。  大人,陛下在大明宫召见您。  当时大明宫刚修建完毕,虞世南一听心里有了数:陛下定是要我写字。  大明宫已经落成。爱卿(qīng)才思敏捷,书法精妙,便请你在屏风上书写《列女传》吧!  虞世南心想:这样一定可以让姑娘们
期刊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将新年旅行地选在了祖国的心脏——北京。大学之旅的这一站是中国人民大学!  坐地铁到了人民大学站下车,没多远我就能看见学校东门了,大门左边镌刻的“中国人民大学”,是吴玉章老校长题写的,字体遒(qiú)美健秀,流畅规整,是我喜欢的风格!  进入校园,广场上的一块三角形石头很惹人注目,上面刻着人大校训“实事求是”,没错,是毛主席写的!我现在也算个“毛体通”了,一眼就能認出来!  
期刊
話说东汉末年的一天,天朗气清,正是郊游的好日子。  一群人相约来到树林边举行雅集活动,诗词歌赋(fù)、琴棋书画,无所不谈。席间,有人对书法发表了看法,引得大家各抒(shū)己见。
期刊
在绿板上贴小红花,那应该是老师表扬同学用的吧?哈哈,你猜错啦!自从开展了“学生眼中最美的字”活动,我们学校的同学也可以用小紅花来表扬老师啦!  老师的粉笔字每周展示一次,被推选出来的同学才有资格捧着“红花”给老师点赞:“徐老师的字真漂亮,我一眼能认出来!”“看,这一捺真有力!”“我觉得李老师的字是这一周最漂亮的!”……  那天我也给心中最美的字贴上了红艳艳的花,心想:老师一定很开心,就像我们看到被
期刊
小朋友们,今天“汉字王国”来了同音字双胞胎——“的”和“地”。它们可顽皮了,最喜欢捣乱,躲在小朋友的作文里让大家分不清。  瞧!它們这次成功地把一个小朋友弄得头晕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