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芦花鸡与吉林黑鸡杂交F1代生长发育拟合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7053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吉林芦花鸡与吉林黑鸡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筛选出更优的杂交组合方式。[方法]试验采用吉林芦花鸡(LL)、吉林矮脚芦花鸡(AA)与吉林黑鸡(HH)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构建6个杂交组合,外加3个亲本,共计9个组合,对各杂交组公母0~21周龄体重进行测定,最后运用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Logistic、Gompertz、Bertalanffy)进行拟合分析。[结果]3个亲本及不同杂交组合F1代生长发育规律相似,均表现为周增重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9周龄周增重最高,此后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种生长模型中Bertalanffy模型与Gompertz模型在LL、LA、AL、HL、LH、AH各F1代组合中拟合度 R2 相同,AA、HA组合母鸡中Bertalanffy拟合度 R2 更高,HH组Gompertz模型公鸡拟合度高于Bertalanffy模型,Bertalanffy模型母鸡拟合度高于Gompertz模型。[结论]通过对F1代的生长发育拟合分析,筛选杂种优势高的配套系,揭示F1代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吉林芦花鸡与吉林黑鸡的杂交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吉林芦花鸡;吉林矮脚芦花鸡;吉林黑鸡;生长曲线;拟合
  中图分类号 S 8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5-0091-08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laws of hybrid F1 generation of Jilin Luhua Chicken (LL for short) and Jilin Black Chicken (HH for short), screen out the optimal cross combination pattern. [Method]In this experiment, 6 cross combinations were established by complete doublerow hybridization between LL, Jilin Dwarf Luhua chicken (AA for short) and HH. Adding 3 crossing parents, total of 9 combinations were selected to measure the weight gain per week from 0 to 21 week age. Finally, the fitting growth curves were drawn by three nonlinear growth models (Logistic,Gompertz, Bertalanffy). [Result]All 9 populations had simila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laws. The weekly weight gain increased with the week age, and the weekly weight gain reached the maximum value at 9 week age, and then showed the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Bertalanffy model and the Gompertz model had the same fitting  R2  in LL, LA, AL, HL, LH and AH F1 populations. Bertalanffy fitting  R2  was higher in hens than cocks in AA and HA populations. The cocks of HH population had better Gompertz fitting  R2  than Bertalanffy model. The hens of HH population had better Bertalanffy fitting  R2  than Gompertz model. [Conclusion]Through the fitting analysis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1 generation, the matching lines with high heterosis were screened out, an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laws of the F1 generation were revealed, which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ybrid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ilin Luhua chicken and Jilin black chicken.
  Key words Jilin Luhua Chicken;Jilin Dwarf Luhua Chicken;Jilin Black Chicken;Growth curve;Fitting
  基金項目 吉林省畜禽品种培育项目;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基金-研究生基金项目(C02104011)。
  作者简介 丛含羽(1995—),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武斌(1985— ),女,吉林九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地方家禽育种研究。丛含羽和武斌为共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研究员,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地方鸡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 2020-11-09;修回日期 2020-12-01
  吉林芦花鸡、吉林黑鸡是吉林省重要的家禽遗传资源,是吉林省较原始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鸡种,吉林矮脚芦花鸡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它们都具有耐粗饲、肉质好、抗寒和抗病力强等优点[1-2]。近年来,在吉林省良种工程项目的支持下,经过保种和本品种选育提高,培育了各具特色的新品系,形成了各自的种质特点,适合规模化舍饲和生态放养,无论在平原、草原还是山区林地其生产性能均表现突出。经选育吉林芦花鸡的产蛋繁殖性能优于吉林黑鸡[3],吉林矮脚芦花鸡肉质较好[4],吉林黑鸡的产肉性能优于吉林芦花鸡,但都存在群体整齐度差、料肉比偏高等缺点。为了充分利用种群间性状的互补性和可能产生的杂种优势,笔者通过杂交试验设计,希望找到生产性能优良的杂交组合,更好地提高地方优质鸡的生产性能,通过对F1代的生长发育拟合分析,筛选出杂种优势高的配套系,揭示F1代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特点,旨在为吉林芦花鸡与吉林黑鸡的杂交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采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选育的吉林芦花鸡、矮系芦花鸡、吉林黑鸡3 个地方鸡品系作为育种素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得到9个组合:吉林芦花鸡♂×吉林芦花鸡♀(LL)、吉林矮系芦花鸡♂×吉林矮系芦花鸡♀(AA)、吉林黑鸡♂×吉林黑鸡♀(HH)、吉林芦花鸡♂×吉林矮系芦花鸡♀(LA)、吉林矮系芦花鸡♂×吉林芦花鸡♀(AL)、吉林黑鸡♂×吉林芦花鸡♀(HL)、吉林芦花鸡♂×吉林黑鸡♀(LH)、吉林黑鸡♂×吉林矮系芦花鸡♀(HA)、吉林矮系芦花鸡♂×吉林黑鸡♀(AH)。试验鸡出雏后鉴别雌雄,每个组合全群称重,选择标准差在±10%以内健康活泼的个体作为试验样本,配带翅号;每个杂交组合公母分开各100只为1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共1 800只。
  1.2 饲养管理
  全程立体2层笼养,整个试验期间每日饲喂相同的全价日粮,由吉林省德泰饲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所用日粮营养水平0~6周龄代谢能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1.78 MJ/kg 和19.5%,7~21周龄分别为11.98 MJ/kg和18.0%,全程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光照按程序、舍内温度、通风良好,每组饲养管理条件基本一致,全程记录各阶段耗料及死亡数。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出雏当日称取初生重,1~21周龄每2周测量1次体重,测定前12 h禁食。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平均体重。
  1.4 生长曲线模型 利用3种非线性模型(Logistic、Gompertz、Bertalanffy),对0~21周龄的杂交F1代体重进行拟合曲线分析,各模型表达式见表1。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吉林芦花鸡与吉林黑鸡杂交F1代实测生长曲线 0~21周龄杂交F1代公鸡、母鸡累计生长曲线见图1~2,0~21周龄杂交F1代公鸡、母鸡周增重曲线见图3~4。
  由图1、2可知,0~5周生长速度相对缓慢,生长曲线趋于一致,F1代公母鸡体重差异不大,5周后公鸡生长趋势逐渐大于母鸡,且始终高于母鸡。公鸡中AA体重最低,始终明显低于其他组合。母鸡中AH最低。
  由图3~4可知,9周前周增重持续上升,均在9周龄时达到最大值,13周龄时周增重最低。
  2.2 杂交F1代3种生长模型的拟合分析
  模拟0~21周龄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的拟合参数估计值( A、B、K )及拟合度( R2 )、拐点体重、拐点周龄、最大周增重见表2~10。
  由表2~10可知,所有杂交F1代对应的3种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9;拐点体重及最大周增重均是公鸡大于母鸡。在F1代中LL、LA、AH 3个组合拐点周龄均是公鸡大于母鸡,但AA、HH、AL、HL、LH以及HA这6个组合的拐点体重则是母鸡大于公鸡。各F1代的3种拟合曲线中均是Gompertz与Bertalanffy 2种曲线的拟合度较Logistic模型曲线高一些。在HH组中Gompertz的公鸡对应曲线的拟合度与Bertalanffy的母鸡对应曲线的拟合度都高达1.000。
  2.3 杂交F1代体重实测值与3种生长模型估计值的比较 杂交F1代体重测量值与拟合曲线估计值比较见表11~19。
  由表11~19可知,LL初生重到5周龄重实测值与Gompertez模型数值最为接近,拟合效果最好;Bertalanffy模型3周前明显低于实测值,3周开始逐渐接近实测值;Logistic模型3周前数值明显高于实测值,3周开始也逐渐接近实测值。AA公鸡初生重及1周龄重实测值与各模型数值均有一定差异,但此后逐渐趋于一致,拟合效果越来越好。母鸡实测值与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最好,Logistic模型3周龄前数值明显大于实测值。HH、LH、HA公鸡与Gompertz模型更为就近,母鸡则与Bertalanffy模型拟合度更好一些。LA、AL、HL、AH均是与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其他2个模型估计值均在3~5周龄左右開始逐渐接近实测值。
  各组合公鸡母鸡的实测值与Logistic、Gompertez、Bertalanffy 3种曲线模型见图5~13。
  从图5~13可以看出,各组合公鸡母鸡的实测值与Logistic、Gompertez、Bertalanffy这3种曲线模型的拟合效果以及同种杂交组合公母鸡的实测体重均表现为公鸡始终大于母鸡,但HL与HA组合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较小,AH母鸡体重与公鸡体重则差异较大。   3 结论与讨论
  杂交F1代公母鸡平均体重5周前基本趋于一致,5周后公鸡生长速度开始大于母鸡的生长速度,公鸡在8~9周达到生长拐点,生长速度达到高峰期,LL周增重高达227.29 g,AA最小但周增重也有143.78 g,9周以后生长速度开始下降,直到13~15周有一次回升,但随后又开始逐渐下降。母鸡生长速度虽没有公鸡生长速度快,但是在9~10周达到生长拐点,晚于公鸡达到生长高峰期,HL周增重最高为172.53 g,AL在11周龄达到高峰,10周龄以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13~15周有一次回升,此后也与公鸡生长趋势一致,一直逐渐下降。
  通过拟合度的比较分析得出,0~21周的曲线拟合结果LL、LA、AL、HL、LH、AH与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度与Gompertz模型相同,LL拟合度为0.998和0.999,LA拟合度为0999和0.998,AL、HL、LH、AH的拟合度无论公母均高达0999。在以上杂交组合中,Gompertz与Bertalanffy曲线的拟合度数值上一致,但在AA、HH、HA這几个组别上有一些不同,2个曲线AA公鸡的拟合度都是0.999,但母鸡Bertalanffy的拟合度(0.998)高于Gompertz曲线(0.997), HA公鸡2条曲线拟合度相同,但母鸡Bertalanffy高一些,说明在AA、HA中Bertalanffy曲线的拟合度较高拟合效果较好。这与唐燕飞等[5]、谭玉文等[6]、张权等[7]、杨晓志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HH的公鸡Gompertz曲线的拟合度为1.000,Bertalanffy为0.999,母鸡Bertalanffy为1.000,而Gompertz拟合度为0999。张华杰等[9]通过对吉林黑鸡生长拟合分析发现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等差异导致分析结果略有差异。
  整体来看,Gompertz曲线在0~3周龄时与实测值更为贴近,拟合度更高,但在3周龄以后,随时间的变化Bertalanffy曲线与实测值越来越接近,更能反映F1代的生长发育趋势。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差,与赵中利等[10]结果相同。前期多数明显大于实测值,虽然逐渐贴近实测值,但拟合效果没有其他2种模型好。
  参考文献
  [1] 金香淑,金京实,刘臣,等.吉林地方芦花鸡纯系选育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0,30(5):45-46.
  [2] 金香淑,张芳毓,赵忠利,等.吉林黑鸡遗传资源调查研究[J].农技服务,2014,31(12):120,119.
  [3] 刘臣,金香淑,刘革新,等.吉林地方芦花鸡的选育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 2010,35(6):46-48.
  [4] 张华杰,张芳毓,赵中利,等. 鸡性连锁矮小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4):104-106.
  [5] 唐燕飞,巨晓军,章明,等.瑶鸡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评价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20,56(6):39-44.
  [6] 谭玉文,朱学农,章逸,等.宁都黄公鸡3种生长曲线拟合的比较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9,55(8):59-61.
  [7] 张权,李德辉.新广黄公鸡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88-89,131.
  [8] 杨晓志,张玲,顾文婕,等.低海拔地区藏鸡生长曲线拟合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23):222-223,225.
  [9] 张华杰,张芳毓,赵中利,等.吉林地方黑鸡生长曲线拟合与比较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2):71-72,288.
  [10] 赵中利,李欣,张芳毓,等.吉林芦花鸡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6):71-72,116.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通过调研,总结了无为市抽样调查农户2021年的种植意向和春耕备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无为市;种植意向;春耕备耕;调查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4-0197-02  为掌握无为市2021年农户种植意向与春耕备耕情况,摸清农业种植趋势,更好地谋划农业工作,2月下旬无为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采
摘要 近年来,武夷山当地政府在将茶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开辟了极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不但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首先介绍了武夷山和武夷山茶的基本概况,重点论述了国内学者从茶文化旅游内涵、茶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对武夷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武夷山茶文化旅游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F 5
摘 要:该文介绍了森林资源调查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塞罕坝森林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完善森林资源调查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塞罕坝;林业调查设计;森林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4-0086-02  当前,虽然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地林业经济和林业建设情况快速发展,但是
鱼菜共生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种循环水种养模式,是基于自然生态循环理念为基础,将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有机结合的复合型生产系统,该技术不仅是一种高效生产技术,而且也是
摘 要:开发和应用优质在线课程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以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分析化学优质在线课程建设为例,从基于超星学习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课程实施、教学模式探讨、课程保障和考核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在线课程的建设思路与实施方案,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开展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学;分析化学;超星学习通;农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摘要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主要是真核细胞通过反向剪接作用使3′末端和5′末端共价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它是一种特殊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多种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综述了植物中circRNA鉴定方法、分子特征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表明circRNA可能在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以及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以动物
摘要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以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为表征的双相剂量效应关系(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广泛存在。根据测试终点的不同,hormesis可被绘制成倒“U”型或“J”型曲线,主要表现为生物体因内稳态受到干扰而引起过度补偿的生物学效应。蚯蚓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对改良土壤结构功能、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均有积极有益影响。同时,蚯蚓作为毒理学研究中的指示生物和模式生物,
摘要 研究了深冬季节西葫芦播种时种子不同胚根长度对其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共设6 个处理,分别是处理①未发芽(干种子未浸种)、处理②未发芽(只浸种未催芽)、处理③种子露白(胚根刚刚露出)、处理④胚根长度小于种子长度50%、处理⑤胚根长度介于种子长度50%和种子长度之间、处理⑥胚根长度大于种子长度。结果表明,催芽可以使西葫芦种子早出苗、早齐苗、出苗率高,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质量。播种时未出芽的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农业这一基础和动力,农业是社会阶层分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稳定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生与稳定。在农业生产中,为实现作物高品质栽培,掌握土壤成分和运移情况,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以现代农业为背景,分析了数据同化在土壤盐分运移中的应用,为相关科研人员掌握领域动态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要 [目的]探明星海湖水生態承载力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于2015—2017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对星海湖水环境因子、生物因子进行采样测定,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建立星海湖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结果]BOD5对星海湖水生态承载力影响最大。压力指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不显著,呈中压状态,冬季至春季压力指数在2015、2016年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