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理状态下,多样化的肠道微生物组可增强宿主的防御能力;而在危重症状态下,肠道微生物群可出现低多样性、关键共生属低丰度,以及某一菌属过度生长的现象,这些表现被称为微生态紊乱。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来源的成分可以进入全身循环系统并调节免疫稳态。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肠道微生态紊乱的危害十分严重,可导致预后不佳。本文通过分析肠道菌群对维持危重症患者全身稳态的重要性,总结菌群干预措施的新证据,为进一步确定危重症患者菌群失调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制定更加合理的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防治关系。方法 采用液体试剂用清除法测定60例CHD患者及40例无CHD患者血清中D-LDL-C水平,同时还检测了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CHD组的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
脓毒症是由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免疫抑制是脓毒症患者后期继发感染,包括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脓毒症免疫抑制、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以及脓毒症免疫抑制所致继发性感染3个方面对脓毒症患者免疫抑制与继发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对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进行更好的管理,提高这类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降低其再住院率。
餐后低血压(PPH)即与进餐相关的血压下降,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其发生隐匿,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容易被忽视,是导致老年人晕厥及其他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其发生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30例患者采取术中肠道顺行灌洗,Ⅰ期癌肿切除肠吻合术16例,术中肠道减压,Ⅰ期癌肿切除肠吻合术14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痊愈,伤口感染3例,无肠吻合口漏。结论 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必要的清洗肠腔,仔细施行肠吻合,合理应用抗生素,全身的营养支持,梗阻性左侧结肠癌行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