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线电视网络信号保障问题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是我国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只有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农村有线电视信号的质量问题,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了农村有线电视的建设情况,对如何有效的提高有线电视网络信号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信号;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4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家“三网融合”的步伐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是我国有线电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扩大和提高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能够快速的给农民传递科技信息和国家相关的政策,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但是,当前由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电视信号的传输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
  一、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概述
  由于农村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的拓扑结构都是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的,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些有线电视网络都是自成体系,比较分散零落,因此,网络中需要要的设备比较多,设备自身在工作时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产生噪声信号,通过回传通道汇聚在有效电视网络的光节点,对整个电视网络产生干扰,进而影响农村的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我国原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在开始建设开始阶段,主要要采用的是单向的300HZ系统的同轴有线电视网络,在输电线路中,采用的是多级级联放大器的形式进行网络建设的,这种有线网络电视的结构的设置不能够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而且在长时间的工作环境下,线路也出现了全面线路老化的问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进行导致用户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比较差,线路也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的制约,能够对网络的传输信号质量产生影响,并且信号的传输也不稳定。因此,从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整体来看,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信号传输质量差,信号受到的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比较大,信号的稳定性不好,信号传输网络安全性较差,频道的次数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缺乏正常的日常维护,影响居民的正常收视。
  二、保障有线电视网络信号的措施
  由于农村地区范围广大,提高农村有线电视网络需要进行有计划的规划,提高农村用户的收视质量,提升有线电视网络信号的传输质量,要针对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有线电视改造的方案,要依据现有的资金逐步的实施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质量,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保障用户的接收信号的质量。
  1、依托网络技术,建设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村网络集中管理。要保证农村有线电视网络信号的传输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就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安全、品质、稳定性以及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管理和控制,对数字电视传输的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实时处理,及时发现有线电视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告警信号,启用网络中备用设备,转换路由,对有线电视网络的不正常情况进行控制并进行合理的调度。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网络的性能管理、线路的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稳定管理等功能,网络系统的性能管理主要是对有线电视网络设备状态及设备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管理和评估,具有网络的性能监视、控制与性能分析的功能。故障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故障、异常情况等进行管理、预测、告警、校正、测试,能够有迅速的对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在系统出现大的故障时,可以启动诊断、修理启动备用设备等相关的功能。有线电视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整个有线电视系统光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有效的管理,对系统正常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对于系统偏离正常的工作情况进行纠正,预测系统的故障,能够及时的诊断信号传输过程的噪声和干扰问题,提前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
  2、提升农村有线電视网络的管理技术。由于影响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原因很多,需要对有线电视的上行、下行信号进行分析,确定容易对信号产生干扰、噪声的主要原因,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的监视功能,有效的对系统的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各项参数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光发射机的RF电平、激光设备的输出功率、SBS值、激光器的稳定性、放大器、分配器进行管理,以及对光接收机的功率、AGC控制、A/B旁路开关、电源AC的输入电源、RF输出电平等参数的状态进行管理分析和判断,网络管理系统通过对有线电视网络中这些敏感的元器件进行管理和控制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线路中的故障,及时告知给管理工作人员,并及时的进行维护。这样,能够从技术层面实现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用户的收视质量。
  3、科学规划,分步建设有线电视网络,注意保障有线电视的信号质量。对于农村的有线电视的光缆网可以采用860MHz的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系统,在村级的有线电视网络可以采用550MHz的网络系统,提升有线电视的信号传输的带宽,合理的利用有线电视信号的上行信号带宽,加强线路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根据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要求,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双向750MHz或者860MHz的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并且最大可能的实现网络的双向传输。根据广电网采用的光缆标准是单模G.652a光纤,光信号既可传输1310nm,又可传输1550nm。1550nm的光传输损耗较小,平均约0.23dB/km,能够有效的实现农村远距离的传输和大面积覆盖的传输等。因此,根据网络传输的需要,可以采用高性能的光传输设备,提升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信号传输能力,降低线路的损耗,并在合适地方设立放大站,架设放大器,严格执行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各乡、镇不设分前端,到各光节点的光缆布设至少4芯。
  4、加强有线电视的工程施工管理,提升网络工作的稳定性。对有线电视的工程施工质量,是有线电视信号的质量的重要保证,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对相关的设备做好防湿、防潮、防雷的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出现的故障率,以及能够有效的减少网络信号的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光缆线路的敷设要能够满足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对农村的有线电视的电杆要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出现突发事件,对于系统的防雷,要在每10根电线杆的地方安装接地防雷装置,对于系统的光节点、放大器做好接地和防水,防水受潮,容易发生干扰信号和噪声,有效的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三、小结
  随着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有线电视的服务行业,只有提供良好的服务,确保用户收看收听优质的广播电视信号,采用保证有线电视网络能够在农村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费国权.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管理[J].中国有线电视.2011(08).
  [2]陈正岳.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维护探讨[J].科技资讯.2009(03).
  [3]高玉发.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滞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5).
  [4]高春华.对农村发展有线电视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9(6).
其他文献
摘要:室内设计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它主要针对当前建筑室内设计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对简约主义设计风格形成与发展作研究,然后对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基本特征,以某个设计室内设计案例为背景研究了简约主义设计风格与特点,探索设计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简约主义;室内设计;设计风格     中图分类号:G23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约主义设计风格的基本特征  (1
摘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是涉及质量、安全、进度、技术、经济等各项管理的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整个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就是寻求企业专业管理以及基础管理在生产现场的最佳结合,对实现施工企业的整体优化至关重要。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做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市政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单位工程较多,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快,电网建设有待同步跟进,大部分农村电网设施基础较差,电网损耗居高不下,农村电网的损耗就占了全公司总耗的一半还多,农村的电网损耗切实的关系到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指标,只有确实降低农村电网损耗,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有保证。  关键词:农村电网 线损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V24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线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县属的部分乡镇供
摘要 目的 观察低抗凝强度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简化的检测程序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219例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华法令口服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低抗凝强度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1.21%,标准抗凝强度组为0.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抗
分子核医学是分子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PET和SPECT技术.目前,CT、MRI、超声、光学成像等影像技术与分子核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以及多模式放射性药物探针的研究及应用成为核医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分子核医学在疾病的生物治疗疗效评估研究,基因治疗及其监测,干细胞生长、繁殖、迁移监测,以及新药的开发和筛选等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将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评价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取20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做对照.结果 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52例VEGF-C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7%;对照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向胃癌转化时血清胃泌素(Gs)和幽门螺杆菌(Hp)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了63例CAG(其中随访1年者48例、3年者35例和5年者30例)、90例胃癌和61例正常对照者血清Gs水平及Hp感染率,并做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63例首诊CAG、48例随访1年CAG、35例随访3年CAG、30例随访5年CAG
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和0.996;(3)EDTA抗凝血浆与血清cTnI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cTnI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血清相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胆石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对胆管结石留置“T”管以便二次取石,使患者取石治疗更为彻底,本院为398例胆石症患者行胆囊切除术“T”管引流术后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施行穿透性或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青光眼患者共158例(186眼)的术后情况.结果 ①术后浅前房:穿透性小梁手术组(93例)32眼,发生率34.41%;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组(93例)3例,发生率为3.23%,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891,P=0.003);②浅前房的原因:35例浅前房中,脉络膜脱离20眼(占57.14%),引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