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下股票股利的账务处理

来源 :审计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i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股票股利不作账务处理利弊的分析
  
  (一)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受到负面影响
  1.少确认资产和收益。对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回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增加一项资产(应收股利),同时确认投资收益,而分回股票股利实际上也是增加一项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也应确认投资收益。由于按规定不作账务处理,导致相关资产和收益均无法确认,这方面的会计信息就无法通过账务报表对外提供。况且,应确认的资产处置时,按税法规定完全可以作为处置成本在税前扣除,而确认的收益多数情况下则属免税收入。
  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将分得股票股利确认为收益和调增投资成本也可能虚增资产和收益,即当分得的股票股利价值超过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份额时,即可能出现上述不太合理的情况,这一情况下分得股票股利与分得其他资产而确认收益的情况是一致的。对此,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作出新的规定:对于采用成本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时应计入应收股利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均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为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进行上述处理后如果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可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作者认为,上述原则应同样适用于分得股票股利确认为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的情况。
  2.不能全面反映投资资产的运作过程。被投资单位将其净资产从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出,记入实收资本(股本),并向投资者出具证明其权益的股票或出资证明。投资者收到股票、出资证明,应视为追加投资,这与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分回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先按取得的资产价值确认收益,然后用这些资产追加投资的道理应是相同的。现在不作账务处理,不确认分配收益也不增加投资成本,就使分配和再投资这一投资资产运作运程无法得到反映。
  (二)增加会计与税务的暂时性差异并可能损害企业的正当利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企业权益性投资取得股息、红利收入,应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此处所述的“转股”,即本文中股票股利。但该文件同时规定,被投资企业以股权(票)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也不增加相应股权的计税基础。因此,除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转股外,所有分入的股票股利在税收上都必须确认投资收入,这与会计不作账务处理之间就形成了会计与税收上的暂时性差异,从而导致相应的纳税调整且可能损害企业的正当利益。因为:
  1.分得股票股利时不作账务处理,但按税法应确认为股息、红利收入并增加计税基础,这样导致会计上的投资成本小于税务成本;该项投资处置时,会计上确认的处置收益(假定不存在其他因素,下同),则会大于税收上确认的处置所得,这就是会计上与税收的暂时性差异。与上述差异相关的,则是分得股票股利时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投资处置时又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应税所得),而且,由于不在账内反映且长期股权投资一般存续时间很长,这些纳税调整在后期往往会发生遗漏或差错而损害企业正当利益。如果会计上在分得股票股利时也与税收上一样确认收益和增记投资成本,上述差异即不复存在,也无须再进行先调增、后调减的纳税调整。
  2.如果先不调增、后不调减,即先不作补记股息、红利收入的纳税调增,投资处置时也自然不能作转回差异的纳税调减,这样企业正当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因为先调增的是免税收入,而后应调减而未调减的则是全额征税收入。
  3.如果分得股票股利时也按与税收上同样原则确认收益,虽然投资处置时不再进行纳税调减,但企业经济利益不会因此受到损害,因为这样税收上确认的处置所得会与会计上确认的处置收益相等。
  
  二、作者建议的成本法下分得股票股利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一)会计处理
  1.除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以外的所有者权益项目转股。被投资单位宣告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以及用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以外的、按有规定可以转股的资本公积(如搬迁补偿结余)转股的,投资企业应按应得份额(转股后股权的公允价值),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分得的股票或出资证明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2.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转股:(1)被投资宣告用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转增资本的,投资企业应在收到股票或出资证明时,按照转股后股票、股权的公允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2)以后该项投资处置时,除应转销其包括投资成本在内的账面价值外,还应将相关的资本公积转入收益,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二)所得税处理
  现时企业所得税的差异确认和纳税调整,都是通过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及其附表的方法实现。申报表共有十几个附表,其中与企业权益性投资及其收益、投资企业分得股利或利润有关的,主要有附表三、附表五和附表十一。
  转股时确认收益并增加投资成本的纳税调整具体程序如下:
  1.在分得股票股利的当年:(1)以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以外的所有者权益项目转股、配股:分得股票股利进行账务处理后,会计上与税收上不再因此存在差异,所以申报表附表十一可以不填,而应将确认的投资收益作为免税收入在申报表附表五第3行、附表三第15行第4列填报,尔后由附表三汇总计入申报表第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和第17行“其中:免税收入”;(2)以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转增资本的,会计上、税收上皆不确认收入,因此无须在上述表格中填报。
  2.上述投资处置的当年:(1)除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以外的所有者权益转增资本的,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处置时会计上确认的处置损益与税收上确认的处置所得或损失数额相等,无须因此填列申报表附表十一、附表三等表格;(2)以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转增资本的投资处置,因会计上的投资成本大于税收上的处置成本(计税基础),导致税收上的处置所得大于会计上的处置收益,所以应按其差额,调增应税所得,而当年将相当于这一差额的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因税收上不确认收入而应调减所得额,两者相抵后为0,无须在附表三填报。具体填报只限于附表十一,即分别在该表第7、第10列填写资本公积转入金额,第8、第9列填0;另应将其处置价款(净收入)、会计成本、税收成本和会计与税收的差异等分别填列在附表十一的第11至第16列(第16列调增额与第10列调减额相等)。
  
  三、例题
  
  [例]A公司和B公司均为上市公司和居民企业,A公司对B公司持股15%,对其投资采用成本法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该项投资于2×08年取得,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元,2×10年4月B公司股东大会宣告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A公司应得股票股利面值总额10万元、公允价值20万元,以后B公司一直未分配股利,至2×12年12月,A公司将该项投资全部售出,净得价款130万元。试用不作账务处理和作账务处理,比较两种方法的利与弊。
  (一)A公司分得股票股利时不作账务处理
  1.分得股票股利当年纳税申报时,应按分得股息、红利收入调增应税所得20万元,同时按免税收入调减应税所得20万元,分别在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十一第3、第7、第8、第10列和附表五第3行、附表三第15行第4列、第19行第3列中填报(附表三没有专门填报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差异调整的项目,因此填入第19行)。
  2.处置该项投资时,税收上应确认处置所得=130-(100+20)=10(万元,下同),会计上应确认处置收益=130-100=30,纳税申报时应调减所得额=30-10=20。填报申报表附表时:(1)附表十一各列应填金额为:第11列,130;第12列,100;第13列,120;第14列,30;第15列,10;第16列,20;(2)附表三第19行第4列,应填金额20。
  3.从持股至处置,A公司会计上实际取得收益为30万元(130-100),其中20万元为免税收入,因此计税收益为10万元,与税收上确认的征税收入相等(20-20+10)。
  (二)A公司分得股票股利时确认收益并增加投资成本的相关处理:
  1.分配股票股利,A公司账务处理为:(1)B公司宣告以未分配利润转股时,借记“股利”科目20(万元,下同),贷记“投资收益”科目20(以下省略“记”、“科目”和引号);(2)收到分配的股票时,借长期股权投资20,贷应收股利20。但会计上确认为收益的20万元为免税收入,应调减所得额,申报时应在附表五第3行、附表三第15行第4列填报,因不存在差异,所以附表十一可以不填列。
  2.处置投资:会计上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30,贷长期股权投资120,贷投资收益10。会计上确认的处置收益与税收上确认的处置所得都为10万元[130-(100+20)],无须因此作纳税调整。
  据此,作者认为,以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分得股票股利在会计上确认收益并调增投资成本,账务处理的工作量很小,而在税收处理不但方便许多,也不容易发生差错或遗漏。
  权益法下,除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少为0后仍继续亏损外,每年年终投资企业均按被投资单位当年净利润(或亏损)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导致相应的纳税调整,如果将分得股票股利确认为投资成本,将无法再确认投资收益,而导致更复杂的纳税调整,因此,作者认为权益法下分得股票股利,仍以不作账务处理为宜。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淮阴区财政局)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的新书《低热固相化学反应》是国家教育部第三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该书反映了南京大学忻新泉教授及其研究生二十多
新疆地区有神论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社会氛围.高校内民族学生占近半数.受家庭、社会等复杂因素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的有神论思想相对活跃。随着三股势力在新疆的发展
一、我国银行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目前。从机构设置和监管框架上看,我国银行审计监督机构已经初步形成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共同作用的大监督体系,并且与“一行三会”、
为进一步丰富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组成人员审计监督知识,提升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履行监督职能、加强有关地方立法的审查能力和水平,8月17日,江西省人大法制委、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各国关于公允价值的概念,其共同点是: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性交易、清算或拍卖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即这种计量方法是建立在持续经营这个会计的基本假设基础
2008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众多企业业绩也受到影响,这既体现在企业主营收入上,也体现在巨额资产减值损失上。据中国证券报信息数据中心对367家上市公司统计,2
A novel palladium(Ⅱ) complex [Pd(H2bpdc)Ala]Cl·3H2O (where H2bpdc is 2,2′-bipyridine-3,3′-dicar- boxylic acid and Ala is L-alan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0引言基于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独特的结构特征、灵活多样的配位模式,以及该类化合物在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磁体材料、液晶材料以及均相催化等领域的重要用途而倍受关注。人们尝
采用微乳法合成无定形Ni(OH)2前驱体,经煅烧得到NiO,通过TEM、XRD、TG、DSC对前驱体和产物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O仍为无定形结构。在煅烧温度低于600℃时,晶体
利用金属氢化物可以方便地对氢同位素氕、氘、氚进行泵输、转移、固态吸附贮存、功能薄膜制造等。目前应用较成熟的有铀[1]、钛[2]、锆钴合金[3]等材料。锆与钛是属于同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