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逆行引导气管插管的护理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积极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较好地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大多在保留自主呼吸下实施,给常规的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带来很大困难,有时难以成功,而采用逆行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同时可以减少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本院对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试行逆行气管插管,取得一些经验,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急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然而致残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综合防治脑血管病,提高存活者的功能状况,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已经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本研究通过临床对照研究,了解了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期刊
手术部位感染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和手术并发症,居医院感染的第3位,占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14%~16%[1].手术部位感染不但延长了患者住院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本研究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期刊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左右[1],如何使患者得到系统的治疗与护理,重新回归社会,不仅是精神科医务工作者的期望,也是社会的希望.为探讨陪护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转归的影响,2005年1-6月,对入住我院的100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有无陪护对其症状转归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期刊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长,护理终身教育理念与内涵的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继续护理学教育作为护理终身教育的关键形式,其地位和作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重视,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管理也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虽然发展很快,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本文将参考护理程序的顺序,着重从政策保证、系统计划、灵
期刊
糖尿病因常并发或合并多种疾病而需要手术,术前往往要求血糖在较短时间内控制达标.传统的方法是将胰岛素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或餐前皮下注射,雷艳等曾报道应用微量泵输注胰岛素优于静脉滴注[1].为了达到安全、快速、平稳降低血糖的目的,寻找一种新的胰岛素给药方式,2004年2月-2005年6月,我科对67例需要快速控制血糖的住院糖尿病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加短效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效果理想,现报
期刊
环丙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同一套输液器先后为患者静脉滴注易善复注射液(232.5mg/5ml易善复2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与0.2g/100 ml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接瓶后不久即出现输液器中液体混浊.环丙沙星注射液与一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的有关文献已有不少报道[1],为确保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在临床用药
期刊
双腔留置透析导管置入左、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以及锁骨下静脉作临时透析通路,已广泛应用于短期血液透析患者中.近年又有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置入左、右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成功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给长期透析患者增加了生存机会[1].我科对1例自身血管条件差,且腹透又不顺畅的84岁高龄的尿毒症患者,在再次行左、右颈内静脉和左、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均失败的情况下,于右股静脉内置入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作长期血液透析,现
期刊
高危冠心病患者指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致严重心肌缺血或伴左室功能不全者.如对此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在改善其预后的同时PCI术中的危险性也较大[1].因此,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术中抢救起着重要作用.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完成高危冠心病患者PCI术1814例,经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护理,手术成功率达99.9%,现报道如下。
期刊
压疮是护理"三大"并发症之一,压疮一旦发生,不仅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延误治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费用,而且会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2002年,我院护理部要求各病区对收治的危重、卧床、行动不便的高危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填写预防压疮报表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质控专职老师在2 d内到床旁核实,检查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并给予技术指导.实施压疮护理报表是预防压疮的一项重要举措,现报道如下。
期刊
2002-2005年,我院"120"接诊院外分娩产妇7例,经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护,母婴均安全转送至院内接受继续治疗,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