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主动脉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生率、临床过程、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因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手术治疗5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排除术前或术后明确合并感染者、术前发热者(口腔温度≥38℃)、急诊手术者、非发热相关原因死亡者及病历资料不全者后,将最终入选的463例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热分为发热组(345例,非感染性发热,最高口温38.0~39.3℃)和无发热组(118例,术后无发热);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情况等进行组间比较;对P≤0.001的指标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寻找影响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预测指标。结果主动脉手术后有74.5%(345/463)的患者出现非感染性发热。手术结束当天和术后第1 d发热组患者最低日体温高于无发热组(P=0.000,0.000);手术结束当天、术后第1 d、2 d、3 d和4 d,发热组患者的最高日体温均高于无发热组(P=0.000,0.000,0.000,0.047,0.018)。单变量分析结果:体重(P=0.000)、手术类型(P=0.000)、术中膀胱温度最低值(P=0.000)、ICU口温(P=0.000)和输血(P=0.000)均为影响术后发热的危险因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胸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手术(比值比:4.861;95%的可信区间:3.029,5.801;P=0.004),较低的术中膀胱温度最低值(比值比:1.117;95%的可信区间:1.013,1.244;P=0.040)和较高的ICU初始口温(比值比:2.570;95%的可信区间:1.280,5.182;P=0.008)均是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预测因子。结论主动脉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十分常见,手术部位(胸主动脉或胸腹主动脉)、术中低核心体温及术后短期内体温升高可能是主动脉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就知识形式而言,其历史知识形式包括历史思维方式、表达形式与检验形式,历史知识形式的阐释能为历史课程开发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历史课程开发应关注历史的思维方式、历
目的:探究中药外用剂(消水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导致的胸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0例非小细胞肺癌导致的胸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心肌缺血患者300例,其中,有缺血症状者150例(对照组),无症状者150例(实验组),对两组进行对比分
结合本所近期处理的一起申请中国法院承认英国法院判决和裁定的案件,介绍中、英两国相关法律制度,阐述中国法院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然中国法院目前依
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单侧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和ELAPE手术对于盆底生物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 建立女性盆底的3种有限元分析模型:正常模型,ELAPE模型和单
<正>"合肥市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保护好、改善好,形成的绿水青山就等于拥有了金山银山。""理念转变是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先决条件"《决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依托课程内容进行外语教学模式(简称“依托式外语教学”)这一教学理念主张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相结合,在国外的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中已开展得卓有成效。时至今日,现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