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教师素养,开发学生的学习的能力是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笔者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数学教学素质能力方法方式
  一、中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实物的直接反映,反映的是实物本质以及内部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经常从解题入手,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解题并不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中学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上,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解问题明白了,可是课下解题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来自于学生本身,有的来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疏漏,因此,研究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学生数学思维障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创新能力是每个学生具有的潜在能力,如何让这种潜在能力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的意识。
  1、营造良好的学习创造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在能力,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老师自身的素质有限,自身的创新能力有限,没有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是主导作用。
  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再有就是创造一套创新的教育机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充满艺术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的设计每一节课,把学生引入其中的环境中去,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每个人都产生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而然的调动他们的情感,激发潜在的学习积极性。
  3、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批评,在课间提问的过程中,不是每次学生都能答对,如果不能答对,对每个学生就要温和、热情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杜绝指责,使学生在收获成功和喜悦的同时树立自信心。
  三、新时期做好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1.更新教育观念
  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教育观念是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老师要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且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意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中,如何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总之,在未来社会的教育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学模式应该是,知识,素质,创造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从课程改革来看,有些内容是中学数学教师学过的,有些是没有学过的,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教师要不断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或一些培训,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面对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自我提升。
  3.改变观念意识
  在以往的年代,教师是知识来源的唯一途径,但现在教师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途径,现在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新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去了解更多的知识。有时学生获得信息可能比教师更快,比教师更多。所以在这个变化比较快的时代,只有在心理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的扮演好教师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1.发散性思维
  流畅性和变通是数学的重要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通过研究问题的概念、定理、公式、方式和技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题目。如在数学三角形变化中,要考虑很对“1”的关系,在一些明显出现或隐含出现“1”时,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平方关系、倍数关系、倒数关系等。
  2、加强思维训练
  一般人的思维是定向的,这时我们要重视逆向思维的训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侧面去思考问题,当某一思路出现故障时,能迅速的转移到另一思路上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逆向思维有利于克服思维所造成的解决问题的刻板和僵化,以及改善于方法和思路。
  3.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习中,学生总是把自己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完全没有主动的意识,这样就缺乏概括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五官都用上,让学生在学习丰富知识的同时,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指导,积极的组织学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
  总之,提高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能力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我们要积极的开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的更新改进教学模式,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自学、创新、思维等能力。为了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优质的思维品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贺勇.《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7)
  [2]王丹玲.让数学思维插上阅读的翅膀——例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通讯,2009(05).
  [3]马维民,孟令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戴汝潜.中学数学教学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试卷评研课是复习时采用最多的课型之一。传统的试卷评研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在新课标“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指导下,对传统的考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把枯燥的考试改为有生命力的评研,让学生在评中学,研中思。  【关键词】评研尊重自主  试卷评研课是复习时采用最多的课型之一。它的功能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提高,是学生调整认知结构的主要环节。在
【摘要】本文对高一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和应对建议,并提出了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  一、高一新生数学现状探析  1、环境和心理问题  对高一新生来说,环境是全新的,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集体、新教材、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理想、带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带着好奇心、上进心和顽强拼搏的决心走进了高中,对一切都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摘要】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和崭新的内涵,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实施策略是追求师生平等对话,生生和谐对话,激励学生自己我对话。  【关键词】对话教学目标设计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没有或者很少主动提出问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几乎成为课堂互动的全部。即使是在学生讨论中,其内容、方式也大都由教师框定。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生的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而激励性语言如果运用得当、得法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要做到自然、亲切、适量和恰到好处。在新课程理念中,激励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自然亲切适量恰到好处  一、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要做到自然  听过一些著名的特级教师
遵义草王坝村一半以上的户数姓徐,为何这么多年却选择一个姓黄的人做支书?“是公心!”每每谈起老支书黄大发,70多岁的老党员徐开伦都竖起大拇指。“对他来说,公家的事怎么硬
学位
我校五年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到该改的时候了,于是我走进了许多课改经验丰富的学校,阅读许多新课程改革研究丛书,在网上搜索许多关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文章。对“为什么要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受益匪浅。我在2009年就开始实践、摸索,2012年向我校申报课题《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并通过专家组讨论
期刊
【摘要】学习的好坏与学习方法及努力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只努力学习不注重方法成绩不一定好,反之也一样。要想学习成绩好,除了要努力外,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数学的学习,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法  中学阶段,科目增多,内容拓展、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的发展为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有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要重视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门教学艺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好这门艺术。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本文通过创设提问情境、准确把握时机、注重提问层次、给足答题时间、使用有效评价几个方面的论述,旨在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课
麻元彬,1969年出生于西安,199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6年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专业攻读博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