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yue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某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高级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理念、规划的总体布局,阐述了园林绿化景观的主题和其他相关主题。
  关键词:高级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引言
  该小区处在两条东西向主要城市干道之间,对外交通便利,基地的东西两侧均为区内道路相隔,毗邻市行政文化中心,距广场仅5 min步程,交通便利。用地约呈盆地状,红线内地势基本平整,局部地势有高差,一期规划用地约127 hm2,二期规划用地约2.9 hm2,小区是集多层、中高层住宅,连排式别墅,商业建筑及配套公建为一体的生态型智能化居住小区。根据该区域控规目标,该项目将建成具有浓郁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高档园林景观的中密度居住社区和生态绿色长廊。
  1 规划理念
  总体理念:项目的总体概念形象主要是以生态、文化、现代中式为规划主题,即生态文化名宅·现代中式园林社区。
  风格类型:本项目将以小高层及中高层(现代风格)、多层住宅(现代风格)、联排别墅(现代中式)、类TOWNHOUSE(现代中式)、独栋别墅(现代中式)为主要的物业类型,围合中组建富有秩序和变化的新空间。松散聚落围合的结构、集约的中央空间、严密的路网系统,都是体现秩序的手法。而多样参差的层高错落有致,丰富的户型适应业主的不同需求,迥然各异的景观则是体现变化的手段。在秩序与变化之间,确立了本项目的平衡点。
  园林风格:现代主义中式风格是指将当代一系列较为流行的设计方法理论和思想相结合,体现美学、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性。
  项目核心:以“现代中式园林景观”“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为项目开发的两条主线,这样可以确保项目的连续性、整体性,且可通过不同的物业类型,设计不同的社区规划,致使项目的系列性明显。
  交通组织:建议本项目开发采用沿中心轴线布置中心庭园+松散聚落围合组团进行组团式开发,人车分流,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共享大社区完善设施、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并且注重营造场所感以及各层次空间衔接的现代化住宅区。
  商业配套:地块南面的主入口处二侧二层商铺沿路延伸开来,步行街中央为小区入口,自入口开始实施封闭式管理。沿路布置两层商铺。小区会所可对外开放,承接服务城市的功能,有利于与城市的有机融合,提高社区的生命力,有利于会所的经营成功和发展商利益的最大化。
  2 规划总体布局
  2.1 住区入口及大组团关系的布局
  总平面布局围绕大社区的概念展开(见图1),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诠释东方神韵和文化的园林风格,采用组团中心制,组团之间以道路分开,并以一条生态景观带将大的地块内的4 个组团有机地穿插在一起。每个组团有各自的形象入口,并成为各组团的风格标志,赋予各大组团以不同的庭院景观风格特色,在组团内,以街区布置的方式,凹凸有变的空间形态,获得丰富的区内空间景观,保证在各阶段有持续的强势卖点并实行封闭式管理。
  
  
  
  (1)第一组团——绿岛。由多栋6 层现代风格的多层建筑组成,是以“绿”“水”为主题的“生态绿岛”居住区。园林规划再现中式园林精华,结合时代特征的现代中式园林,再一次将亭台楼榭演绎淋漓尽致,在空间上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间,移步换景,配合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平整的绿地组成的三重绿化层次,营造出休闲生态的居住氛围。
  (2)第二组团——仙居。主题景观闲林山水,由多栋现代风格的小高层组合而成。强调“天人合一”和环境生态与文化完美结合。
  (3)第三组团——贵府。主题景观庭院深深,由现代中式风格的独栋别墅与两排别墅有机组合而成,充分运用造园手法,组织小区景观,自然而有章法。达成园林“贵有层次,妙于曲折,在于深秀”的意趣。
  (4)第四组团——雅居。主题景观白云深处,由多栋现代风格的小高层及中高层组合而成。
  (5)第五组团——尊邸。由写字楼、商业、现代风格的小高层和中高层组成。
  2.2 小组团关系的营造
  本项目可根据环境、景观、小品等进行小组团划分,同时应考虑到社区中心景观与各组团主题景观之间的呼应以及各组团主题景观与主题景观之间的呼应,既要注意对交流场所和个人隐私的照顾,也要有利于同一档次的客户沟通、聚集及小区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社区意识的形成,并有利于营造组团间的邻里关系。
  3 园林绿化景观主题
  居住區绿化与景观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本设计中心园林景观在南区地块中从入口处开始,设置音乐休闲广场,将亭台楼阁、琴棋书画等元素点缀在“古琴园林”上,其主要功能为休闲,把功能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与小区园林景观相互映衬。配以古代名人雕塑和各种建筑小品,并设置音乐背景(以古典名曲为主),丰富情调。携手爱人或孩童,漫步其中,悠闲自在。小区会所为现代中式风格,应与中心园林景观融合,交相辉映。正如历史名人、唐朝诗人王勃在诗中描绘的那样:抱琴开野室,携手对情人;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村。
  中国传统园林是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现代中式园林是将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和现代审美趣味融为一体,师法自然,讲究点、线、面的结合,从景观效果上力求做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通过地形塑造、移步换景、框景、障景等手法的运用,达到视觉的冲击效果,使空间更富有层次和多变性,以再现历史人文、回归自然的方法来谋求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之美。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要实现整个小区是一个大型现代中式园林的设计思想。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广场、宅间绿地、亭台楼榭,叠落式喷泉、鹅卵石健康步道、独立花坛、群组花坛等,真正体现出园中园、园连园、园中家的特色,彰显开窗见景、下楼入园、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
  4 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运用
  智者乐水,人的天性具有亲水性,对于中式风格的园林,水景更加是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笔。但由于维护成本高的因素,不适宜设置大面积的水景,因此本项目的水景营造应以生动活泼的水景造型为主,借水的生机勃勃增添园林景观的灵性(见图2)。
  
  
  
  5 文化主题建设
  入口附近设计代表整个社区形象与文化的标志物,园区内以各种形式景观小品穿插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区——妙用连廊,展名家书法风采;国画区——选取名家国画临摹在廊侧;历史故事区——以文化教育故事为主,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中国文化精粹区——品茗、酒雅、美馔、下棋等;历史名人街——以人物塑像以及文字讲述历史名人典故。
  6 道路交通系统
  6.1 道路设计原则
  (1)统一性原则:遵循组织交通,合理分区,进行景观互相渗透的路网规划。
  (2)便捷性原则:以主导性的道路尽量直达,辅以适度的曲折达到减速限速,提高环境的完整性。
  (3)合理性原则:道路走势顺应地势,避免住宅前后均有路的不利局面。道路尽量结合地形开设。
  (4)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邻景穿林,曲折幽静,对景生情,营造停留空间。
  6.2 交通体系
  住区建成后应具备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居住区道路在保证内外交通联系便利、畅顺的情况下,注意对景的转换,以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道路呈枝状放射到达每户每家,这种道路体系,保证了各组团中心区不被车行道穿越,取而代之的是联系各区的步行道。
  6.3 停车系统
  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带来了私家车辆的增多,停车场应当有一个较高的标准。但鉴于频繁车辆出入造成的环境、噪声及安全问题,本规划对停车场设置的设计是自行车库,汽车库主要在地下,也可考虑住宅底部架空作为自行车库。地面设置部分临时停车场。
  7 会所主题
  会所定位为将豪华、典雅的现代中式建筑实体和清新自然的小区风情融为一体,是集休闲、运动、学习、交流为一体的人性化活动场所。风格为现代中式,设置硕大精美的音乐报时钟作为社区形象的标志,物大精美的音乐报时钟,每到正午或黄昏便传来悦耳的声音,为整个小区增添温馨的情调。将休闲精神充分向会所之外延伸,将室外运动设施和休闲景观与整个小区的景观轴、人文轴融合为一体,创造一个大社区的居家模式和运动休闲模式,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社区氛围。其主要设施设有超市、商场、健身房、室内游泳池、医疗保健室、图书阅览室、儿童亲子乐园、老年活动中心、乒乓球室等,室内恒温游泳池作为首选,波光粼粼的室内泳池将极大地满足目标客户对尊贵感及社会认同感的要求。
  8 商业配套主题
  本项目商业沿华兴路布置向外开放,由主力店、人气店、精品店3 种形式完美组合,组建以美食、服装、视听、美容、收藏品、花店、音像、书店为主题的专业店及社区店,丰富的形态组合,融休闲、购物、餐饮、旅游为一体,以“都市时尚、休闲高雅”为格调,颠覆原有业态,满足居住群体的商业及生活配套的需求,兼具服务城市的功能。
  9 结语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更优异的居所环境,住宅小区的全方位规划设计需要不断理性探讨与科学创新。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每个城市都有其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这些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使市民和游客产生对城市的记忆。由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运动的影响,表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已成为一种时尚,并在广场设计中得到了反映。结合城市景觀进行特色广场建设,广场应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可以是某种象征物,也可以是历史人物、风俗传统等文化载体,还可利用地方“特产”装饰广场,增强广场的地方特色。  一、 西北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域特色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
期刊
摘要:采用暗柱+土钉复合支护技术可以发挥暗柱控制变形的能力,又可以发挥土钉变形受力的能力。文章通过工程实践,对暗柱+土钉复合支护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特点和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暗柱;土钉;复合支护;基坑;  土钉支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型挡土结构。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进行过人工降水后的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粘结)的粉土、砂土和角砾
期刊
【摘要】隧道塌方是目前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本文归纳了塌方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合甘肃省定西市隧道实际工程概况,阐述了塌方段的综合处理措施和相关的工艺,提出了比较全面的防护措施,为类似地下隧道工程的开挖施工提供了经验。  【关 键 词】 隧道塌方超前支护小导管注浆管棚    1.前言  隧道塌方是目前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呢?简言之,这是因为,隧道中的岩石结构发生了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住建部(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就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超高超限钢管扣件式支模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审核内容及现场控制要点作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支模架;专项方案;监理审核;现场控制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室的增多,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超高超限支模架工程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各地在搭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
期刊
摘要:随着GPS相对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GPS定位给传统定位技术提出了挑战。GPS定位与传统定位相比,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在一个测站跨越距离上,优点不仅表现在平面上,还表现在高程上。因此,对于低等级的水准测量,完全可以用GPS来代替,特别是在起伏比较大的地区,跨度不易太大,效果会更好。本文根据GPS测量的基本原理,介绍了GPS三维测量技术的应用方法,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GPS在
期刊
摘要:电能质量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强,并日益受到电力部门和消费者的重视。阐述了电能质量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分析研究方法,介绍了电能质量的相关控制策略和技术,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關键词:电能质量分析方法控制技术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电网中各种非线性负荷及用户不断增长;各种复杂的、精密的,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用电设
期刊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作物病虫害多发、频发和重发国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则显得极为重要。笔者结合我国病虫害测报工作的现状,及农民在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误区,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现状;误区;措施;建议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作物病虫害多发、频发和重发国家。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耕作栽培制度变化、国际农产品贸易频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暴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电力行业中变电运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几年的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互通立交限制条件多,功能要求高的特点,探讨互通立交型式选择如何与城市道路特点相适应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互通立交;立交选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城市道路拥堵状况日益严重,拥堵产生的噪音和废气污染日益加剧。在城市组团之间建设快速通道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城市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互通立
期刊
摘要:针对影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平整度、压实度、抗滑性能等主要指标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要点,并分析了检测过程的影响因素,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检测要点,抗滑性能  1 平整度  1.1 检测原理  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平整度能直接反映城市道路的整体效果,是体现路面使用品质与行车舒适性的最直接的外观质量指标。因此,各施工、监理单位,包括工程指挥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