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穿衣有学问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g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古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装就不仅仅具有御寒蔽体的实用功能,还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礼制意义。进入封建社会后,服饰更是成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正所谓“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贾谊《新书·服疑》)。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服饰便是这种等级制度最直观、最强烈的外在反映,服饰是流动着的制度,用来体现君臣官民及上下等级之间严格的尊卑貴贱关系,使人各安其职、各就其位,以维护统治者专制集权的秩序。
  服制森严
  清朝同历代封建王朝一样,统治者制定的服饰制度也处处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内涵。满族早在关外建立后金政权时就已开始厘定冠服制度,皇太极认为“服制是立国之经”,后来乾隆帝更进一步阐明并制定了清代冠服制度。清代服饰制度的条律规章之庞杂浩繁和琐细详致超过了以往各个朝代。
  清代的服饰制度不仅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服饰等差,而且也严格区分了统治者内部之间的服饰等差,它是清代各阶层人员必须遵守的服饰规范。
  清代服饰的等级之别从高到低可分为三个大的等级:一是帝位级,包括皇帝及后妃;二是爵位级,包括皇子、亲王、郡王、贝勒、国公、将军等皇亲贵族;三是官位级,包括一至九品的各级官员。各个等级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服饰等级制度的限定,不得僭越。其中帝位级的后妃又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以清代宫廷制度而言,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时候,规定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六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俱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清代后妃的来源,与历代不同之处在于满族实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阅选秀女制度”,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秀女中挑选,被选中的秀女还要栓婚于皇子、皇孙,或指婚给近支的宗室亲王、郡王。
  一般普通人对古代宫廷生活的大部分了解都来自于影视作品,在先前大热的清宫戏《甄嬛传》中,不仅可以看到宫廷里的争斗、残酷,还可以看到清代宫廷考究的穿衣打扮。剧中人物服饰造型颇为讲究,不但符合人物等级地位,还和人物气质个性相配,所有服饰严格按照清宫服饰原型制作,绣龙绣凤均有制式,滚边花样也循规蹈矩。
  清代是一个旗装与汉服、流行与传统并存的时代,满式披肩、箭袖、旗袍、马褂和汉式裙衫衣裳、龙蟒纹饰、镶嵌绣缀交汇,如同瀚海珍宝熠熠生辉。清代宫廷后妃服饰等级的体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通过服饰的款式、颜色、纹样和饰物等元素来具体体现,甄嬛这一角色身份的不断变化也同样反映在了她的服饰上。
  闺中民女
  待字闺中的甄嬛,年方十七,生得一副灵气而秀美的模样,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清朝是满汉共存的特殊民族环境,汉军旗出身的甄嬛,虽是旗籍,但日常穿的衣服是偏汉式的:上身舒袖小袄,下着马面裙,袄子的渐变色印花似是荷塘春色的图案,马面裙上印有如意纹路和硕果累累的葡萄图案。由于只是普通民女,在这个阶段,甄嬛并没有像宫中的妃子一样留着盘发,而是自然的长发和齐刘海,发饰也十分简单,只有一支做工精美的发簪作为点缀,表现出了她的美好和清新。
  清代汉族民间女性的常用服饰仍沿袭明代旧制,所谓“男从女不从”(出自清初律令“十从十不从”),即男子必须改穿满服,而女子服饰则可不受限制。因此,这时候的服饰一方面表现出满汉之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二者的互相影响和融合。清初汉族女性的服装多以衫、袄、背心、披风为主,此时的女衫衣领、衣襟及袖端多镶嵌较窄的花边。到乾隆年间流行大袖宽衫,衣边也比从前宽阔。到咸丰、同治年间,装饰繁复之风极盛,样式上也有一定的变化,跟之前的样式相比更长更窄了,袖口也略微收敛,衣领、衣袖等处用多道花边镶滚,花边道数从三道、五道、七道多至十八道。
  与汉族女装不同,满族女性以袍服为主,这与满族世居东北、气候严寒有关。又因满族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为“旗袍”。清初的女装旗袍,样式为圆领、窄袖、右衽,两腋紧收,下摆宽大。清代中叶,出现了圆领与狭窄立领并存的风尚,袍袖较之前宽大,下摆垂至地面。清末旗袍袍身宽敞,外形呈直线型,下摆盖住脚面,领子多用元宝领,领口、袖端和衣襟处都镶有宽阔的花边。
  初入宫门
  进宫选秀的甄嬛穿着传统素雅的旗装,将头发盘起,略施粉黛。按照等级规定,秀女只可穿着浅青、浅粉的服装,佩戴珠花。进宫后的甄嬛避宠于碎玉轩,衣服仍以素色为主,上面绣有很多代表自然韵味的山石、植物等图样,配饰也是尽量简单。随着剧情发展,甄嬛的服装颜色开始往沉着和稳重的方向发展,其服装纹样随着身份在变化,当成为熹妃时,衣服上开始出现八宝吉祥图样。
  与之相配,这时期甄嬛的发型以旗头为主,辅以耳环、项链等作为点缀,随着愈发受到皇帝的宠爱,她的发饰也变得更为复杂,发饰的变化显示出她身份与地位的提高。她的首饰主打镶红宝石、攒珍珠粒的银簪,两把头两侧攒满了银质、碧玺、绢质的栀子花装饰物。在花朵装饰器物中,牡丹花色的器物只能皇后使用,海棠花色的器物只有五品以上妃子可使用,其余花色的器物任一品阶都可使用。
  甄嬛从莞常在到莞贵人到莞嫔再到熹妃,一步步攀爬后宫等级金字塔。在不同的层级,其服装颜色和配饰有不同的制度要求。譬如所有小主级统一穿粉红色、浅绿色、乳白色宫服,只可戴头花;从九品以上可穿除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必须为偏色,可佩戴金银为材质制成的首饰;从七品以上可穿除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可为正色,可佩戴珊瑚象牙为材质制成的首饰;从五品以上可穿蓝色(蓝色必须为偏色,如宝石蓝、靛蓝),佩戴宝石翡翠为材质制成的首饰;从四品以上可穿紫色(紫色必须为偏色,如浅紫、紫罗兰),佩戴银步摇和短流苏;从三品以上可穿红色(红色必须为偏色,如橙红、海棠红),佩戴金步摇和垂至耳垂的流苏;各宫主位可穿着宝蓝色,戴侧凤珠钗(五尾凤)和垂至耳垂流苏。   清光绪 明黄色绸绣葡萄夹氅衣
  清嘉庆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
  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120厘米。皇太后或皇后春秋礼服之一。圆领,大襟右衽,左右开裾,马蹄袖,附披领直身式袍。明黄色实地纱面,湖色团龙纹实地纱里,镶石青色缠枝勾莲纹织金缎边。前后及两肩正龙各一、左右护肩缘行龙各一,下摆前后行龙各二,里襟行龙二,中接袖行龙各二,马蹄袖端正龙各二,披领正龙二。绣工精美,纹样富丽,尽显穿用者母仪天下的华贵气宇和尊崇地位。
  待字闺中的甄嬛
  清光绪 果绿色暗花缎琵琶襟皮马褂
  身长74.5厘米,两袖通长124厘米,袖口宽30厘米,下摆宽92厘米,领高4厘米。左右开裾长12厘米,后开裾长18厘米。立领,右衽琵琶襟,平袖,三开裾,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龙纹币式扣五枚,雪青色素纺丝绸里,后背镶羊皮。装饰风格华丽繁复,既具晚清宫廷装饰特色,又有外来装饰风格的特征,是晚清宫廷服饰的代表作之一。
  莞妃时期的甄嬛
  清同治 绿纱绣折枝梅金团寿衬衣
  身长132厘米,袖长133厘米,袖口26厘米,下摆110厘米。后妃夏日便服。圆领,大襟右衽,无开裾,平袖,袖长及肘,并镶饰多道花边。此件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其繁复的镶饰衣边,其领、襟边为三道:石青万字曲水织金缘、石青绸绣金团寿折枝梅宽边、黄色蓝蝶绦边。袖端为七道:明黄鹤鹿同春朵花绦、石青纳纱朵花宽边、月白色素直径纱宽边、石青绸绣折枝梅平金团寿边、镶饰万字曲水织金缎缘、石青缎平金绣莲鹤双喜边,镶饰素石青绸缘,袖端内侧接雪青缎绣朵花绸挽袖。如此多重繁复领袖边的衬衣,将晚清宫廷以装饰繁复为美的便服衣饰理念发挥到极致。
  熹贵妃时期的甄嬛
  清光绪 宝蓝缎绣平金云鹤夹便袍
  身长134厘米,两袖通长137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84厘米。圆立领,大襟右衽,窄平袖,裾不开,直身式袍。缘饰长圆寿字织金缎边,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便袍多与氅衣、坎肩或马褂套穿。这件便袍以单绦边镶滚,在清代后妃便服中十分罕见。
  步步高升
  后宫险恶,树大招风,甄嬛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而多面受敌,几度被害,中间甚至出宫入寺修行,然母凭子贵,怀着所谓“龙种”,她名正言顺地被封为熹贵妃。贵妃在后宫的等级金字塔里已是挨着塔尖的角色了,可穿着紫色、黄色、红色服装,紫色为主色,黄、红两色需为偏色,如浅黄、秋叶黄、枣红等,可佩戴七尾凤簪,以祥云为修饰,器物颜色不可为红、黄色,其他颜色皆可,器物质地不限,可佩戴长流苏。成为贵妃后的甄嬛在服饰上较之从前更为华丽和尊贵。时而华美精致大拉翅,九凤簪珠赤金正饰镶着红色的东珠(此处九凤发簪是不太符合实际的历史要求的),两边垂着精致利落的大红色步摇,金凤朝阳凤屠龙,赤金镶珠耳坠,赤色朝服,精美霸气;时而黑底金花女官服,金黄缎带,碧玺宝石钿子显露出她的身份和地位。钿子就是清朝后宫里女性在头上的一组装饰及固定的类似于帽子的容器。一般宫廷女性内梳两把头来集中头发,并且固定这种钿子。
  一般女性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宫廷后妃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是严格遵循宫廷后妃的等级制度。
  权力之巅
  多年媳妇熬成婆,甄嬛终于顺利地把嚣张跋扈的华妃扳倒,把多年隐忍谋划的皇后击垮,皇帝驾崩后,四阿哥弘历登基,甄嬛被尊为圣母皇太后,高居后位,荣光万丈,风光无限。此时甄嬛的服饰在等级森严的宫廷金字塔一跃至最高点。登上太后之位的甄嬛烈焰红唇,身着明黄吉服,头戴镶嵌凤凰步摇的钿子,权倾朝野,威仪天下。太后时期甄嬛的朝服,在裁剪和绣花的层次上更加明显,云肩用竹子在里面撑起来,将近一米宽,还有旗鞋也加得更高,彰显了她的身份和权势。
  女装公服是宫廷中上至皇太后、下至皇贵妃的正式官样服装。在《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中都有详细记载朝服朝褂及配套饰物。譬如对皇太后的服饰有以下规定:皇太后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缘,以立龙、正龙和万福万寿为绣衣图案,领后垂明黄绦,饰以珠宝;也有以正龙、行龙或立龙和八宝平水为图案绣文;冬朝袍用明黄色,披领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缘,并有金龙、行龙、正龙以及八宝平水等图案绣文;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红织金寿字缎和石青行龙庄缎,夏朝裙用缎纱,图案与冬裙相同。皇太后着朝服时胸前挂有三盘朝珠,着吉服挂一盘朝珠,均为珍珠和珊珊等高档饰物,这种朝珠共计108颗,分4部分,以3颗大珠间隔,每个部分27颗。
  按照清代后妃服制规定,皇太后、皇后的礼服等级完全一样,皇贵妃礼服稍次一等,贵妃以下袍服皆用金黄色,其余饰品等级递降。皇太后这一几乎整个王朝地位最高的女性衣着明黄朝褂,明黄是清朝服制里最高级别的颜色。明黄的衣襟里面包裹的是传统价值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及由此维系的最高后宫等级秩序。
  甄嬛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秀女到“众人皆弃之,独守深宫泪”的太后,一步步得到天下,却一步步失去自我。服饰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同流动的视觉艺术对宫廷等级制度做出的无声阐释。
  清道光 红色缎绣花卉高底鞋
  高17厘米,长19.5厘米。后妃用鞋。鞋面为红色缎,五彩丝线绣各种花卉,绿色缎及小花绦带装饰.鞋跟木质,外裱白色棉布,缝百衲布鞋底,压棕色棉布条一道,如意云头装饰。后妃女鞋依木底形状分高底鞋、花盆底鞋和元宝底鞋。
  清雍正 雪青色八团云龙妆花缎女绵龙袍
  身长154.5厘米,两袖通长186.5厘米,袖口宽18.5厘米,下摆宽126.5厘米,左右开裾长70厘米。皇后吉服之一,主要用于重大吉庆场合。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缘饰石青色团龙杂宝织金绸边,内衬白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二、扣袢二。领口系黄纸签一,正面墨书:“览藕荷缎织八团金龙(有水)绵袍一件(缉碎珠领袖)”;背面墨书:“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初五日收,敬事房呈”。帝后龙袍又称“彩服”,具有多彩、多姿、多色的特点。清代冠服制度至雍正朝虽已基本完善,但这件龙袍的八团纹样却仍然采用全部正龙装饰,而非制度所规定的正行龙式,应为清世宗宪皇帝胤禛生母孝恭仁皇太后乌雅氏御用龙袍。
  熹贵妃时期的甄嬛
  清道光 洋红缎彩绣打籽牡丹蝶夹氅衣
  身长135厘米,两袖通长l72厘米,袖口3l厘米,下摆111厘米。后妃便服,圆领,大襟右衽,左右开裾至腋下,平袖,袖长及肘。明黄色富贵长寿暗花绫里。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面料为洋红色素缎.胸前背后装饰变形蝴蝶喜相逢、牡丹、西番莲、百合。寓意富贵喜庆,百年好合。领口系黄条墨书:正面“大红缎绣花卉夹氅衣一件”,背面“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沈魁交大红缎绣花卉夹氅农一件”。
  圣母皇太后甄嬛
  清康熙 明黃色八团云龙寿字妆花缎女夹龙袍
  身长148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宽140庳米,左右开裾长53厘米。皇太后吉服,清圣祖仁皇帝祖母孝庄皇后御用之物。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石青缎素接袖,领、袖边及接袖饰团龙朵云妆花缎,湖色素纺绸里,絮薄绵。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二:其一正书“香色缎织八团龙有水夹袍一件”,背书“嘉庆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收敬事房交”。其二书“香色缎织八团蓝龙金寿字夹蟒袍一件”。面料为缎纹地,彩织蓝龙穿金寿字八团及海水江崖等纹。
其他文献
人们生活在陆地,面对海洋之壮美,谁的内心不会迸发出探索的冲动?在众多现代潜水装备中,潜水腕表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有它相伴,生命安全就增添了一份保障。即使不去潜水,驾着小艇徜徉海面,或是仅在拦鲨网内戏水;甚至远离海洋日常上班佩戴它,只要潜水表出现在手腕上,就无法掩饰你心里那份冒险的精神。  据记载,最早的潜水表在1926年由劳力士表厂制造出来。其表壳的设计灵感受到了牡蛎外壳的启发,故而这种表被称作“蚝
期刊
热闹、理性、亲民——作为2013年秋拍的收官之战,由西泠拍卖、上海朵云轩、上海泓盛等拍卖公司领衔的沪杭秋拍博得了高人气和不错的成交佳绩。相较于京城拍场以高价位博人眼球的特点,南方拍市似乎更为亲民。  其中,为期4天、共24个专场的西泠2013年秋拍收获了7.13亿元的总成交额,总成交率达83.4%。与领跑全国的高成交率相对应的是预展和现场的高人气。据统计,此次秋拍共发放1083张号牌,增加了200
期刊
六、七年前,笔者曾经被古徽州以及周边皖南地区丰富的古建筑遗存所吸引,数十次地游历在黄山白岳间。因为当时当地的农村,很多古建筑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重视,许多偏僻乡间的老宅,因为年久失修,几近倾覆。主人们厌倦了漏雨、昏暗、到处叽叽嘎嘎作响的老屋,急于搬到漂亮时尚的新式住宅里去住,所以大量的古民居建筑被拆毁,木雕的门窗、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柱础等等大量的建筑构件都进了乡村古董店里,被频繁买卖。  古徽州
期刊
3月7日至8日,日本美协第六届拍卖会将在位于东京涩谷著名的住友集团会展中心登场。据日本美协掌门人藤文浩透露,2013年其特意走访了不少资深藏家,并有幸在日本关西、九州和京都等地征得日本三大家族的旧藏珍品,今春将为藏家献上一场颇为难得的古董盛会。  日本三大望族的珍藏无疑将是本次春拍的最大亮点。其中,藤田男爵家族珍藏集囊括了不少珍品。据了解,藤田三郎生于1841年7月3日,卒于1912年3月30日,
期刊
所谓“不合格”袁大头,是指那些重量和成色不符合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七日颁布的《国币条例》第五条“国币成色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九铜一”、第八条“各种银币,无论何枚,其重量与法定货币重量之公差,不得逾千分之三”、第九条“各种银币,无论何枚,其成色与法定成色相比之公差,不得逾千分之三”的规定的银元。  在当今的银元收藏中,偶有发现一些官模铸造的袁大头也有“不合格”品存在。这些“不合格”袁大头
期刊
近年来,工笔画的创作发展和收藏市场成为国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比如,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举办的全国性展览中诸多工笔画作品不断获奖,同时,在收藏和拍卖市场上,不仅传统工笔画市场稳步上扬,“新工笔”也掀起一股风潮。  此外,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艺·凯旋、蜂巢艺术中心、新绎空间等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美术馆、画廊、艺术机构也频繁举办各种工笔画家的个展、群展,并出现了把工笔画置入各种名目的当代绘画
期刊
“你们今天采访的主题非常好,非常有价值和前瞻性。”作为国内工艺美术行业的“掌门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山对本刊记者的这个采访表露出了极大兴趣。  这些年,王山参与和经历了一系列与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工作,对行业的动态点滴了如指掌。他将工艺美术经纪人制度发展的滞后视为行业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一个缺陷,并强调道:“通过媒体来呼吁和推升经纪人制度很有必要。”  《中国收藏》:在您眼
期刊
古有诗人为马竖立“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的勇毅矫健;贵族以拥有良驹为表示身份地位,彰显尊贵;海子也曾写过“以梦为马”的诗篇,寓意把自己的梦想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可见马的矫健自由之态已深植人心。随着农历马年的到来,三个以梦为马的80后大男孩惠唯、陳靖、耿德法,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向往描绘在80匹马上,在重庆香奈公馆为人们带来一场“三个爱马士的2014”重庆首次私人定制马雕艺术展览。  这三位
期刊
文征明是位典型的儒者。早年积极入世,就象他诗里所说:“少壮不待老,功名须及时”(《寂夜一首》)。虽然文征明很早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一旦成功,社会地位的提升对他仍然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于是他积极参与科举,“最是世心忘不得,满头尘土说功名”(《金陵客楼与陈淳夜话》),既直接表明了自己对于功名的渴求,又表现了他第六次参加乡试、仍旧未能中举的萎顿情态。  社会规范和习俗,是人们不能不接受的;人们怎样选
期刊
2013年秋拍,古代书画显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而其中,董邦达无疑是这个秋天的一颗“明星”。其作品在2013年秋拍中行情大涨,在香港和北京均有佳绩诞生。其中,在2013年中国嘉德秋拍中,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册页估价750万至1000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5060万元,创下了其作品拍卖的最高价。综观董邦达成交价格突破1000万元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这两年创造的,而其独特的身份,以及充满文人情趣的特点,无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