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信息化APP监控方式,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与体质达标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男、女生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与体质成绩达标比较中存在差异(p<0.05),主要体现在“及格”达标上,即男生参加锻炼次数少于女生,同时,女生的达标成绩好于男生;(2)在不同的锻炼次数区间比较中,锻炼次数越多,体质达标成绩就越好,尤其是锻炼次数在31<=F=F两区间段,学生体质达标成绩最好,且“及格”以上人数的成绩也越高.相反,F<15和16<=F<=30两区间段,学生体质达标成绩越低,另外,“不及格
【机 构】
:
台湾体育大学,中国台湾 桃园,3330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315800;台湾体育大学,中国台湾 桃园,333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信息化APP监控方式,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与体质达标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男、女生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与体质成绩达标比较中存在差异(p<0.05),主要体现在“及格”达标上,即男生参加锻炼次数少于女生,同时,女生的达标成绩好于男生;(2)在不同的锻炼次数区间比较中,锻炼次数越多,体质达标成绩就越好,尤其是锻炼次数在31<=F=F两区间段,学生体质达标成绩最好,且“及格”以上人数的成绩也越高.相反,F<15和16<=F<=30两区间段,学生体质达标成绩越低,另外,“不及格”达标人群锻炼次数最少,得分也最低.因此,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次数,将直接影响学生体质达标成绩.另外,高校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干预监控,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育正在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过改进、完善,与新的教育内容、教育环境融合,为新时代的教育任务服务.
目的:探讨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处方对轻度抑郁症女大学生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具有轻度抑郁症的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每周进行3次、每次60min中低强度持续16周的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处方实验.结果:与运动前相比,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干预8周后,实验组大学生的SDS、SAS和PSQI总分均出现明显下降;在16周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训8周后,实验组大学生的SDS总分和PSQI总分有所回升,与实验前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