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年前的北京,原来如此繁荣 探寻元代之都的北京印象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认识元代的京城,大抵都是从走进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开始的。如今这里夏木茂盛、鸟鸣婉转,让人难以揣摩700多年前的样子。元朝时的北京到底什么样?元代北京城在城墙砖瓦之间藏起了多少历史的秘密?
  在金中都东北兴建元大都
  1206年,成吉罾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刺子模、东夏、金等国。1260年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为都城。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于是1264年忽必烈决定迁都至燕京地区,并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
  燕京地区当时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历经金朝末年的战争,城内宫殿多被拆毁或失火焚毁,而且其城市供水来源——莲花河水系已经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金中都东北方兴建都城,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1271年,忽必烈称帝,次年迁都燕京,下令“改中都为大都”。大都是座有着外城、皇城和宫城的三重城,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平地创建的街巷制都城,从规划的完整性和面积的宏大而言,在中国和世界古代城市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就这样,大都燕京正式成为元朝的首都,上都则作为陪都。
  元大都城的规模与明、清北京城的规模类似,城址的具体位置,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建德门、安贞门就是元大都北城墙的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西直门元代叫和义门,阜成门当时叫平则门)。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在大都东、西城墙的中间一门之间,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等分全城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在东西中分线上建鼓楼和钟楼,其间连以南北向大道,形成全城的几何中轴线。元大都所建立起来的城市格局,基本奠定了北京城如今的格局。
  漕运的发展推进繁荣的商业
  元朝的大运河中,最北的一段是元代新开凿的通惠河,由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凿。粮食逐步以水运为主。
  当时的鼓楼北面的中心阁是全城的中心,其西南的海子,也就是今天的后海、积水潭,则是大运河的水运终点。在此周围,特别是鼓楼和钟楼一带,形成繁华的商贸中心,附近也布置了一些中央和大都的地方官署。游牧民族依水傍草而居的习惯,让他们尤其重视水系的发展。元代疆域广大,陆道早已通畅无阻,继而在金代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漕运,当时不但在国内运输方面十分发展,甚至发展到国外贸易,出口商品种类有纺织品、日用工艺品、矿产品和药材以及元朝瓷器、漆器等,运销全世界。由此可见,元代的商业发展是非常繁荣的。
  元代是由蒙古人建立的,有一项特别的特征,那就是“重商”,这种“重商”观念对中原地区“重农抑商”传统形成了一次强大冲击。
  元代青花瓷瓷器时代新高度
  中国陶瓷自发明的那天起,品种不断增加。唐宋时期,中国陶瓷攀上了一个高峰,所有的陶瓷体系都是各领风骚。但是元青花的出现一统江山,君临天下,景德镇的“霸主地位”700多年来无法撼动。
  有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作品,曾于2005年7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中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创下历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同时刷新中国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在201 5年估价达到了1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元代青花瓷之所以这样昂贵,也与“物以稀为贵”有关,比如提到的“鬼谷下山”的作品就是目前世间仅存的8件同类古董之一。元青花存世量极小,“上得了台面”的作品只有400件左右。此外,烧制方式也有所突破。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主色调以蓝白为主,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因为蒙古人喜歡白和蓝,而蓝色又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
  元朝建立后,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中国工匠开始将传统的中国图案用青花原料画在瓷胎上,烧制出赏心悦目的青花瓷,开创了一代中国人的新审美。元青花的题材众多,和其他瓷器多表现飞禽走兽、花卉虫鱼不同,元青花后期有大量绘有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它使中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瓷过渡,丰富的绘画艺术更赋予了中国陶瓷装饰性的功用。
  不可忽略的元代宗教遗址
  元朝统治者忽必烈崇信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所以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城西南辽塔旧址修建了一座大型喇嘛塔——妙应寺白塔,由当时尼波罗国,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这座白塔耗时八8年建成,完工后塔前又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旧名“大圣寿万安寺”。寺院殿堂一如内廷,佛像、窗壁皆用金饰,只可惜明代1368年被雷火焚毁,仅白塔幸免。除了妙应寺白塔,京城还有很多历史遗迹,今天仍可追寻元代生活痕迹。在西城区砖塔胡同旁有一座万松老人塔。万松行秀是元代时期佛教曹洞宗的高僧,俗姓蔡,于荆州出家,自称万松野老,世人尊称为万松老人。他深得佛法,又精通儒学,所以受赏赐居在京栖隐寺,直至81岁圆寂。如今万松老人塔历近千年的风雨侵蚀,仍保存完好。
  不过,也有一些盛景今日无法重现。曾经在西长安街电报大楼前一带有一个寺院庆寿寺,寺院西侧有两座玲珑秀丽、相挽而立的双塔,故该寺院也称为双塔寺。双塔寺是创建于金代的一座著名古刹,是金朝的庆寿宫,元代改称大庆寿寺。元朝初年,庆寿寺占地面积颇大,东从现在的府右街,西到如今的西单横二条,北到力学胡同,南到现在的西长安街。寺中双塔的位置则矗立在整个寺庙的西南侧,也就是现在的西单图书大厦前马路中间的位置。两座秀丽之塔是海云和可庵高僧的灵塔,元代忽必烈崇尚宗教,用以安抚人心。海云和尚归顺并受到最高礼遇,19岁来京主持庆寿寺,被封为国师,通领全国佛教。他受到的重视程度,甚至让忽必烈为了保留双塔庆寿寺而南移了城墙,这曾经的盛景,如今只可出现在老照片和老人的记忆里了。
  藏在元代文物中的文化密码
  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提及对元朝城市居民的观感:“他们完全以公平忠厚的品德,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他们彼此和睦相处,住在同一条街上的男女因为邻里关系,而亲密如同家人。”
  元代商业繁荣、人民富足,从很多文物展品中都可看到,元朝的统一带来了文化上的多元融合,多民族的友好互通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首都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元代有代表性的文物,比如元青花凤首扁壶、青白釉观音菩萨造像、双塔寺出土的元代海云禅师的僧帽,还有元代的丝织品,当时普通人家用的铁炉子、铜火盆、水瓶等。
  在博物馆的文物面前,可以实现“古与今”、“残破与完美”的别致对话,时空中也仿佛形成了震撼灵魂的魅力。想读懂元代的京城,就从走进首都博物馆开始吧。
  据《城市文化范》节目整理
其他文献
6月26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青年广播(FM98.2/AM927)以“创造.982”为主题,成功举办一周年台庆特别直播和系列活动。在全国第一家广播可视化直播间内,伍洲彤、张悦、原依、美哲、道道、周准等青年广播的主持入团队,与栗坤、张默、李宗铭等来自北京电视台的年轻主持人,携手打造系列精彩节目,完成了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合过程中的“融媒体主持人”首次集体亮相。  聆听未来.“创造”年轻人的视觉盛宴  青年
期刊
记者曾经在《北广人物周刊》上采写过一篇人物报道《父子两代列车长,见证一条国际路》,前不久,文中提到的年轻一代的中俄国际列车列车长薛禄胜给笔者打来一个电话,让笔者兴奋不已:“你不是喜欢足球吗,送你两张世界杯的纪念钞吧,留个纪念。”  迫不及待地跑到薛禄胜家,他小心翼翼地从纸袋里轻轻地抽出两张钞票,递给我,说道:“这是为纪念2018年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办,俄罗斯中央银行于今年5月22日发行
期刊
作为舞台剧演员出身的导演,林柯凭借着多年演绎小人物的积累,磨砺出对演员表演和角色定位独到的见解和把控力。2011年,借独立执导的首部电视剧作品《民兵葛二蛋》,他成功转型为导演。在谈到新作《脱身》时,林柯表示,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部悬念丛生的谍战剧,其实该剧有的是“烟火”而不是“硝烟”。“它其实写的是老百姓被卷入了共产党的一个营救计划里。”  用轻喜剧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  林柯告诉记者,《脱身》的核
期刊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的“推广全民健身,推广快乐、健康的生活理念”是报社太极系列公益活动的活动宗旨,旨在让更多的人投身和参与到太极健身活动中来。  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自2013年7月主办“全民健身欢乐太极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先后组织了几百场太极推广公益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受到了太极爱好者的好评与喜爱。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太极文化之精髓,为构建和谐社区、倡导健康生活做出了贡献。在活动中,我们寻访了诸多致力于
期刊
由刘镇伟执导,赵文卓、安志杰、陈国坤、杜宇航领衔主演,书亚信、麦迪娜、张子文、何云伟等主演的功夫喜剧巨制《功夫联盟》正式宣布定档10月19日。上海电影节期间,主演赵文卓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谈了自己的英雄情怀。  谈到与导演刘镇伟的合作,赵文卓表示,“我和刘镇伟导演第一次合作是在1991年,当时拍的是《方世玉》,我在里面演一个大反派。这一次不同了,我是演一个英雄人物,但前提还是一样的,必须会打。虽然我
期刊
成绩喜人,进步神速,北京卫视有什么独家秘籍?  本刊专访徐滔、马宏,向她们提出十个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感觉北京卫视变得越来越好看了,除了优势电视剧外,北京卫视的各档王牌栏目更是表现抢眼,《跨界歌王》《但愿人长久》等大型季播节目不仅高端大气,更加聚人气、接地气、有新意,叫好又叫座。《养生堂》《我是大医生》《档案》等品牌栏目在保持高水准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口碑收视双丰收。  好的节目一定能得到
期刊
由杨幂、阮经天、张雅钦、蒋龙等主演的大型古装励志剧《扶摇》目前正在腾讯视频与浙江卫视热播中。该剧播出后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获得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正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读二年级的张雅钦在剧中饰演的雅兰珠,被扶摇(杨幂饰)称为“小尾巴”,自带战北野(高伟光饰)导航系统的同时更是获得了“珠珠牌”换脸滤镜的技能,然而接二连三的换脸失败笑坏网友。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个学舞蹈出身却浑身是胆的小姑娘。  《扶摇》中
期刊
随着金爵奖各大奖项纷纷揭晓,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渐渐步入尾声。经历了“一带一路”电影周、金爵电影论坛、国际影片展映、亚洲新人奖评选、电影项目创投、电影市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之后,金爵奖颁奖典礼于6月24日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颁奖典礼  “改革开放同龄人”张译  讲述与中国电影同行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有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447部影片报名参赛参展,其中,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590部
期刊
从医学的角度讲,熬夜是不利于健康的,但世界杯开赛了,一定一定不能错过啊,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做好准备和防护,把熬夜对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熬夜的透支与健康储备  1.眼睛  表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熬夜时,最劳累的器官是眼睛,眼肌长时间疲劳会导致暂时性的视力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视野有阴影或视物颜色改变的症状。  储备:沏一杯绿茶放在手边。茶叶中的脂多糖可以改善眼部的造血功能,还有防辐射损害的作用
期刊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跨界挑战话剧舞台,日前,主持人婉乔、李玲、刘佳、昊洋和繁星戏剧村的导演黄彦卓一起,共同排练的话剧《那次奋不顾身的爱情》正在上演,话剧讲述的是:花花公子周爱国穿越到了奶奶徐淑珍的年轻时代,见证奶奶铭心刻骨的旷世真爱,自己也找到了爱的真谛。他们在我国的传统端午节受邀来到“春妮家”中做客,他们边过节、边展示才艺,包粽子、做香囊、划龙舟,好不热闹,当然,这几位跨界的主持人还要展示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