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用工:权益保障不能落单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共享用工成为解决用工余缺、促进复工復产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为一些生鲜电商、餐饮等企业所采用,既缩减了用工成本,又维持了员工稳定,成为特殊时期企业间“抱团取暖”的用工模式。
  事实上,共享用工并非新生事物,此前,为了科学有效调配人力资源,一些淡、旺季明显的企业也采用过这种模式,共享用工已成为灵活用工的一个新趋势。

双赢模式


  李向琴最近回到了位于北京丰台的家政公司,此前她曾被公司派去某租房平台做保洁,在她看来,不管去哪儿,干的都是一样的活,拖地、擦玻璃、打扫厨房和卫生间,“我是听组里的同事说的,第一次听说共享用工这个词,以前只听说单车、充电宝共享,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工作也被共享了。” 李向琴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李向琴的爱人是一位快递员,用他的话说此前也曾被“共享”过,“今年5月,兄弟公司物流网点出了点问题,急缺人手,我和两个老乡被借去干了半个月,这种情况也正常,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嘛!当时我们的网点刚好能忙过来,领导就把人借过去了。” 李向琴爱人坦言,这种情况在前两年也有过,在今年疫情期间表现得比较明显。
  与他们相比,在天津某工厂生产车间忙碌的许文庆对“共享用工”感触最为明显。“我们厂区是生产装饰材料的,疫情期间被借去其他公司加工医用材料,因为技术上没有障碍,工作了差不多有一个月时间。” 许文庆说,有时候部分企业的员工冗余,而部分企业又急缺人手,同类型企业间共享员工,对企业和员工来说是双赢的。
  据了解,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餐饮企业劳动力闲置,生鲜电商平台缺配送员、分拣员。为此,盒马鲜生平台与一些餐饮企业率先开启共享用工。多家零售企业紧随其后,向当时尚未复工的餐饮、酒店、影院等企业发出邀请。
  “共享用工”,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借用”或“外派”方式实现劳动力的流动,以此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灵活用工方式。事实上,作为灵活用工的一种形式,早在疫情之前,一些企业内部也通过共享用工缓解转岗压力,这种模式已被淡旺季明显的企业采用。共享用工不仅让企业受益,不少劳动者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武小峰是北京一家大型超市的普通配送员,每个月只有两天的休息时间。2019年按照公司借聘员工的要求,武小峰被调去某生鲜电商平台做配送员,由于在岗表现优秀,武小峰顺利留在了电商平台,并升职为配送业务主管。
  事实上,共享用工既能避免员工冗余、闲置或失业,同时在不同企业间的工作转换也能帮助员工积累更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技能。共享用工未来将是企业合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不错选择。

权益保障别忽视


  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模式,“共享用工”与其他“新业态”一样,都有可能因发展初期法律规范缺位而失序。这种模式在灵活用工、为企业救急的同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落单”。
  日前,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发布《“共享员工”用工模式下法律风险与防范白皮书》,提出该用工模式下,用工主体呈多重性,一定程度上导致责任归属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劳动关系的认定风险、工伤赔偿风险、社保缴纳等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存在风险。
无论是外卖平台、快递公司,还是工厂企业,共享用工已成为灵活用工的一个新趋势。图/于海军

  其中,在工伤认定方面,由于被“共享”的员工与输出企业的劳动关系处于持续状态,输入企业仅支付工资不承担社保,如在输入企业受到职业伤害,劳动保障部门以缴纳社保主体与用工主体不一致而驳回工伤认定的风险很大。
  在社保方面,按规定,共享用工下社保缴纳主体只能为输出企业。在输出企业支付基本生活费、输入企业支付劳务费的模式下,输出企业因支付工资较低,通常以最低标准作为社保缴费基数,而输入企业虽支付的劳务费较高,却不缴纳社保,员工因此面临因社保缴费基数低而影响将来养老保险待遇的风险。
  不仅如此,员工在输入企业工作期间的工资计算发放、工作年限计算,以及退出时应否获得经济补偿金等事项,均尚无法律依据,共享员工相关权益较难得到充分保障。
  综上所述,如何依法规范“共享用工”,让参与其中的员工能够“共享”劳动权益,是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权益有保障才能确保“共享用工”模式行稳致远。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三角形用工关系相对复杂,采用共享用工的企业应与员工签署书面协议,尤其要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主体进行明确。
  《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与其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外借和上学期间,劳动合同中的某些相关条款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
  新华日报评论员梅剑飞坦言,“共享”不会改变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间的劳动关系,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借调单位,都应该强化责任担当,对员工合法权益应予以明确并保障。司法机关、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职能部门,在修法尚待时日的情况下,应指导企业与员工以及企业间签订好相关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风险责任承担,尽量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相关从业者也应强化维权意识,面对权益被侵害时,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此,“共享用工”才能规范运行。
其他文献
自去年以来,“减负”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高频热词。教育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出台了10多个文件,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学生来说,减负效果并不明显。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我们做的调查都显示老百姓的获得感很低,大部分人觉得没有什么变化。”  减负难,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上已经表态,再难也要减。那么,下一步,减负怎么进行?减负的重点在哪里?半数家
“请总书记放心,我已实现脱贫,还要努力奔小康!”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回访时,清远市连樟村贫困户陆奕和底气十足地说。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连樟村时走访了陆奕和一家。  时隔一年多,陆奕和一家依靠党的好政策,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大力发展麻竹笋、中药材和大棚蔬菜等产业,一家六口人年收入已超过11万元。  陆奕和的脱贫故事是清远市作为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在深化扶贫改革上的一个成功
五一前夕,曾获“2017精准扶贫带头人”称号的陕西省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第一书记靳康鹏再获殊荣,荣获陕西省“五一勞动奖章”。  靳康鹏是陕西省铜川市卫计局的一名干部。2014年3月,被该局确定为哭泉村帮扶工作联络员,负责联系哭泉村对口帮扶工作。2015年8月,他积极响应市委号召,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义无反顾地选择扎根偏远山村哭泉村当第一书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贫困山村的落后面貌。  上任以
地处皖北,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居淮河中游,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目前,怀远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023户51003人,已脱贫20252户45949人,未脱贫1771户5054人。  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怀远县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降低贫困发生率的同时,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018年8月8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宣布,怀远县退出省级贫困县行
汪三贵  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也将收官。作为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为重中之重。  1月2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文件,明确将对未摘帽的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村挂牌督战,及时解决制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突出问题,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縣全部摘帽。  2019年底全国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以及贫困人口超过1000人和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共111
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由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主办,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建设美丽中国论坛”12月17日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报告厅举行。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在
如今,行走在汶川的土地上,无处不在的变化让人欣喜、振奋。  自2015年义乌对口帮扶四川省汶川县,始终坚持“真扶贫”与“扶真贫”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汶川实际和所需,特别自2018年开始,深入实施以“党建 市场 电商 物流 加工贸易 X”为引领的义乌特色帮扶模式,取得较好成效。  截至目前,义乌共援助汶川资金9324.9万元,落实项目61个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供应链管理师、人工智能训练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近期,16个新职业正式发布,引发社会关注。  事实上,这些新职业并不是突然出现,而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中应运而生。曾湘泉  面对疫情,一些新职业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在就业低谷期给一些人带来新的希望。后疫情时代,新职业如何持续发展?新的人才培养如何跟上?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专访了中
自2006年開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持续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  15年来,特岗计划累计招聘95万名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为3万多所农村学校和教学点注入新鲜血液,极大缓解了乡村教师短缺问题。  在农村教师补充措施中,特岗计划是规模最大、最稳定、影响人群最多的一项政策,它改变了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年龄和学科结构,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聚焦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城乡反差这一突出问题,着力于补齐“三农”滞后这一最大短板,放眼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考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决策,意义重大,前瞻深远。深层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132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66160.7万吨,农民人均收入由1949年的44元增长到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