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流水线生产“世界级CEO”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E,这家130多年的传奇企业,最引人注目之处还不仅是其琳琅满目的产品创新,而是它成为“世界级CEO摇篮”的传奇。
  从通用电气第一任总裁查尔斯A.科芬,到“美国商业领袖”雷吉•琼斯,再到“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进而到扫除韦尔奇弊政的继任者杰夫•伊梅尔特,GE都不愧为“世界级CEO摇篮” 。
  但是,《中外管理》发现:GE的接班人似乎并没有“统一制式”:从稳重保守的雷吉,到激进暴躁的韦尔奇,再到宽和得多的伊梅尔特。GE接班人的选拔根本没有“继承”更多的是“不同”。那么,GE管理中最有价值的接班人选拔,有怎样的学问呢?
  通用电气从第一任总裁查尔斯A.科芬起,就确定了选择接班人的原则:纯粹依靠理智来挑选出最佳人选。这成为之后通用电气这个老字号企业文化中最优秀、最重要的方面。
  而纯粹依靠理智,就意味着——彻底摆脱感性,尤其是感情。这与许多中国组织的传承不是有相当大的差异吗?
  在《中外管理》2008年的报道中,曾提到:在GE流水线生产的背后,还有着另一种隐性的最佳领导力生产的“流水线”。这个“流水线”首先就是:全面撒网,重点捕鱼。例如: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GE就有“两年”的轮岗项目,这是人才培养的“小学版”。而在“小学”里“才露尖尖角”的优秀人才,将会被看成是企业潜在的领导者。
  而GE的绩效测控方法,则是管理者生产“流水线”的核心构件。在GE的年度考核当中,管理层会针对本年度业绩优秀,以及为其他员工做出榜样的员工进行二度考核,而在此之后,对于高层颇为满意的一批人,GE会毫不吝啬地对他们进行奖励。
  而奖励只是个开始,GE远远有比这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给这些人提供去克劳顿管理学院(GE的企业大学,被称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进修的机会。GE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可以完成更多的新任务。只有通过了“流水线”的层层加工和培训,才有可能去独立管理GE的一个部门甚至整个企业。
  除了这些基础工作,《中外管理》的报道中提到:GE“流水线”还有“临门一脚”的秘诀,那就是——不把传承当成继承,而有意无意提拔着“不同的人”。这是GE“没有选错一次接班人”的潜在原因:GE选拔出的CEO的性格、处事、管理态度截然不同,因此也给GE烙上了不同时代特点的新烙印,使得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在百年来生生不息。海尔CEO张瑞敏将海尔的目标定性为“成为一家时代性的企业”,而这显然与GE的百年历程不谋而合。
  GE不仅在全球CEO的选拔中遵从这个原则,在各部门、甚至小组领导的选拔中,都有意无意提拔着“不同的人”,这些中层领导们在GE内部构成了互补的态势,互相牵制,互相弥补。他们的迥异风格时时在调整企业的风格,有效保持着GE这个130多年企业的年轻活力!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感受到组织内领导力的匮乏,而对领导力命题趋之若鹜时,不妨多多看看和学学GE。
  
  
其他文献
写在前面:  中国网购市场的发展是惊人的,仅天猫网(tmall.com)在去年年底做促销时,就能做到单日销售达到香港一周零售总额的业绩!  在中国,随着网购的发展,门店的终端销售成为企业一大头疼问题。而与此同时,中国各地门店的增加速度也非常之快——随着商业地产建设的泡沫涌起,门店之间的竞争已是一片红海。门店销售的巨大压力目前已经前所未有的突出,而在今年,这种压力将愈发加大。  在这个时候,门店经营
期刊
你,让下属安心了吗?  如果你还记得自己上中学时对老师怀有多大的研究兴趣,便能理解下属对上司的关注度会有多强。但现实中,上司们往往对此浑然不知,很难明白自己其实一直置身于下属的目光之下,哪怕他本人其实也把焦点无时无刻地对准自己的上司——这并非厚黑之道或无颜承认的恶劣品质,而是出自最正常不过的心理。  职场中,员工的安全感很脆弱,直接上司正是能左右他们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情绪和举止甚至直接影响员
期刊
家住北京东四环的方女士,在春节前通过知名团购网站美团网团购了一个美发产品:原价1600多元的美发项目,团购价为200多元,合不到二折,看上去相当划算。在约定的下午2点到达位于大望路万达广场的“触动造型沙龙”时,她发现自己显然低估了这家美发店生意的火爆程度:尽管尚未达“无立锥之地”,但已远非“门庭若市”所能形容。  由于顾客太多,做完整套美发程序,已近凌晨一点,店里依然人声鼎沸。设计师告诉方女士,自
期刊
我所在的公司是创业型企业,几年下来一路打拼,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实为不易。我在两年前加盟,负责市场和品牌建设团队。    自己远比想象中更重要  之所以加盟,本来是看中企业的向上势头。但没想到,整个2011年,公司的日子都不温不火,下半年时一个投资者突然撤资,就更是雪上加霜,随后公司不得不紧急裁员。市场部本来人手就不多,裁员并没有裁到我们头上,但是我发现,大家还是比以前更敏感了。每当我参加完公司高层
期刊
新浪微博互动  创刊20周年粉丝寄语  @中外管理杂志:本期(2011年10期)杂志,是我们创刊20周年的纪念特刊。在这20年中,特别要感谢一直支持和关注我们的热心读者们,以下发言的是我们在微博征集创刊20周年寄语时,给我们热心留言的朋友们,他们每人将获得我们寄出的纪念特刊一册。欢迎关注本刊,关注我们的更多活动。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鄂之旅:20岁是风华正茂的年华,中国的企业与企业人
期刊
一般来说,媒体文章是“易碎品”。有时其价值甚至只有区区几个小时。但作为一本专业管理杂志,《中外管理》与众不同的特色之一却是:这是一本大量生产“耐用品”的杂志!因为每一期杂志里,都会有相当数量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管理理念奉献给读者,这也被我们视作自己的使命。于是,《中外管理》的过刊,很多朋友读来依然津津有味。  在《中外管理》陪伴读者朋友走过20年之际,我们重新提炼、整理出“20年,20个经典理念”,则
期刊
“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中外管理》首席理念综合就是创造!  如果说,事业创新的方法有什么高度概括的准则,那么非这四句莫属了!  这四句箴言,是我国《企业法》起草主持人、政经界和企业界十分敬仰的前辈袁宝华老先生提出的,也是袁老经常对年轻人讲到的四句话。甚至,给《中外管理》的三次题词,袁老都是用的这四句话。可见,在这位中国经济改革开拓者心目中,这十六个字的份量!  可以说
期刊
这是美国作家乔治威尔,对华盛顿在如日中天之际拒绝第三次担任总统时做出的评价。而华盛顿退出政坛的重大事件,也在世界范围内定下了共和制国家总统任职不超两届的惯例!  华盛顿的话题之所以成为《中外管理》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因为——华盛顿为每一位管理者树立了在权力面前如何划清“边界”,如何找到对个人和组织都最有利的临界点,从而避免为权力所伤害的典范。  权力还会伤人?是的,权力不仅对外有杀伤力,而且对内、对
期刊
这是IBM创始人之一小沃森的信念,小沃森还强调:“企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忠实遵守这些信念。我相信: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成功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随之而来的挑战,它就必须时刻准备着,在它的整个生命中改变自己的一切,除了这些信念之外。”  抱持这样信念的创始人,所建立的公司必然是不同凡响的。IBM,这是《中外管理》极其关注的标杆型公司之一,在过往十几年的报道中,内容涉及到IBM的竟有近300篇!在其中一
期刊
组织提升篇  周鸿祎:建立优秀  团队三要点  建设一支优秀的团队,是整个创业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建立一支优秀团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不能以发财为目标,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主义情怀。我在互联网行业里干了十多年,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为了解决财务问题而凑在一起的团队能够最终走向成功的。相反,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出牛的互联网产品来,让人们的互联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