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退耕地的生态恢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刈割干扰下 ,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进程中植被从沙蓬 (Agriophyllumarenarium)单优群落向以达乌里胡枝子 (Lespedezadavurica)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 .物种增加速度初期快 ,后期慢 .退耕后恢复初期的新增物种主要是沙蓬和白草 (Pennisetum flaccidum ) ;中前期主要是茵陈蒿 (Artemisiacapillaris) ,可成为群落的次优势种 ;中后期新增物种主要是多年生豆科植物 ,只是群落的伴生种 .群落中 1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以 8.8%的年平均速率减少或增加 ,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及所占比例上升 .在退耕地恢复过程中 ,上层土壤中植物地下生物量比例与变化幅度增加 ,表现出浅层化趋势 .沙蓬种群和达乌里胡枝子种群株高、冠幅直径、分枝数和生殖枝数随恢复时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退耕地恢复演替 1~ 7年 ,土壤粘粒和粉粒减少 ,砂粒增加 ,7年后变化趋势相反 .退耕地 0~ 10 0cm土壤含水量在恢复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 ,中期增幅显著 .全N和速效N在恢复前期减少 ,后期增加 .在刈割利用下 ,退耕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全P、速效P和有机C持续衰竭 .退耕地恢复到当前稳定的群落所需时间分别为优势种群 8~ 9年、群落 9~ 11年和土壤 11~ 12年
其他文献
高海拔地区原始林调查一直难度较大,采用GPS与GIS技术结合,不但便于设置与恢复样地,而且还能够比较精确地展现样地空间特征及其中桥木的空间分布格局,将快速静态定位与局部皮尺检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苯并(a)芘(BaP)暴露下大弹涂鱼肝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暴露于低浓度(0.5 mg·L-1)BaP7 d,大弹涂鱼肝脏细胞内的细胞器受到不同
选用苗龄为180d的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 cv. Wulongling)幼苗,采用水培实验方法,设正常供Mg(4mmol*L-1)、低Mg(0.4mmol*L-1)和缺Mg 3个处理,并在移栽后120d和150d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环境科学的兴起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污染生态学经历发生、成长、发展和壮大等几个历史阶段,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根据华北平原玉米田的观测结果,分析了地表/大气能量转化传输特征.结果表明,在作物生育期内,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受下垫面特征影响很大.潜热通量是地表/大气热量交换的主要分量;
一、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二、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三、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草案)》
从林隙的大小结构、干扰频率、形成方式及林隙内形成木的数量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藏东南色季拉山亚高山冷杉林的典型群落类型--藓类冷杉林的林隙干扰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不同海拔高度的系统取样,研究了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层的乔木种,乔、灌、草各生活型类群,以及所有植物种的丰富度及多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12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作说明。为了落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研究了干旱、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春小麦生育期、光合速率(Pn)、蒸发蒸腾(ET)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550、700μmol·mol-1)虽可延长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