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做好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经验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i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提出做好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经验,即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锻造精良师资队伍、推进课程改革、丰富校企合作模式和谋求事业新突破上。
   [关键词]专业建设 评估 整改
   [作者简介]陆晓东(1964-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副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与管理;杨汉正(1950-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与管理;常唐喜(1952-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与管理。(江苏 盐城 22400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043-02
  
   为全面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持续、稳步、健康发展,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制定了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并予以实施。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高职院的第一所试评学校,得到省内外专家组成员的精心指导,由此得出了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专业建设上来的基本经验。具体来讲,根据评估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为迎接评估做好准备,高职院校应着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锻造精良师资队伍
   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加快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保证。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师资队伍结构情况,在迎评促建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走出国门。学院打破以往办学中闭关自守的做法,评估后分批组织专业带头人、系部负责人、教学骨干、优秀中青年教师,走出国门,利用假期去新加坡、加拿大、我国香港等地学习考察和专题培训,学习境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澳大利亚等国签订了对口培训协议,拓宽了老师的视野,学习了境外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
   2.培养“双师”。学院一方面从医院、工厂、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参加专业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带教,更重要的是鼓励校内专职教师去医院下临床、去工厂下车间、去社区下基地,参加专业实践和实习带教,全面提高校内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并以制度的形成固定下来。特别是要求新进教师必须要有对口专业工作实践二年以上的方可留任教师。
   3.引进高层。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超前设置社会紧缺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中具有战略眼光的措施。因此引进专业带头人及高端人才是办学过程中必需的。学院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护理、药学、医技、影像技术四个专业群,基本涵盖了医学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范围。
   4.起用新人。通过与高校联合举办硕士研究生班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结对培养;通过教学基本功比拼、专业技能大赛,结合系部考核、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等综合措施,大胆提拔和选用青年教师走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系部管理等管理岗位。通过名师评选、专业带头人、教学新秀评选,使一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现已有六名青年教师被评为江苏省卫生厅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等。
   二、坚持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彰显特色的关键所在。由于长期以来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一直沿用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模式,积弊较深,体现不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特色。但要进行课程改革其阻力仍然很大,就连教师本身也常常是课程改革推进的障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迎评促建的基础上,坚持推进课程改革,提出应把握课程改革的几项原则:
   1.目标性原则。课程改革要注意与行业结合,注重行业发展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克服和摒弃“学科为系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贴近时代。
   2.发展性原则。课程改革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反映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更具就业的适应性。
   3.整合性原则。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的“三段式”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课程结构,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应有机地整合,使教、学、做一体真正在课程教学中得到体现,使专业技能实训贯穿于培养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
   4.综合性原则。在课程改革中,一是把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综合起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二是突出职业技能,减少或避免验证性实验,把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放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执业能力上;三是要编写校本教材,构建精品课程,同时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丰富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实施产学研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吸收社会和行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积极丰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子。
   1.校企联手,创新育人方案。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吴江市人民医院联手,对护理专业教学方案进行改革尝试,使原有“2+1”(即2年学校教育,1年医院实习)模式改革为“1+1+1”(即1年学校教育,1年医院教育,1年医院实习)模式,让护士生尽早接触临床,接触护理工作实践,确保护生毕业后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2.校企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学院与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无锡贝尔森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生产企业深度交流,共同合作,实现校企教学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医疗仪器维修动手术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校方发挥基础实验基地的优势,企业发挥医疗仪器生产、制造、检测的优势,为上述相关专业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提供了保证。
   3.校企交融,实现利益共赢。学院药学等专业与泰州扬子江药业等制药企业合作。企业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环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均由企业获得,学校不参与任何分享,同时企业可以接受部分学生就业或推荐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就业。学校与企业的交融,使双方产生的利益得到共赢。
   4.校企共建,优化培养环境。学院护理、康复、药学等专业学生实习面广泛,在省内外已有103个实习医院和基地,今年又开辟20个实习单位,并与这些医院和单位联系共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确保这些专业的学生的实习质量得到提高。
   四、谋求事业新的突破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寻求的突破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成绩显著。通过培训、技能比赛和技能鉴定,各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如在2009年盐城市“天使杯”护理操作技能比赛中,学院毕业生囊括所有全能和单项的一等奖。此外,药学、影像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全省的专项技能比赛和统合项目比赛中都获得骄人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扩大了专业的知名度。
   2.国际合作,提高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学院近年来先后与泰国基督教大学、美国阳光国际集团、澳大利亚ICN教育集团签署了交流与合作协议,与南京黄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办国际护士培训合作协议,探索引进国外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了国际人才交流和学术交流。借助国际合作平台,学院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提升自身专业教育的竞争力。同时与新疆伊宁卫生学校合作,帮助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医学教育,为支持西部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了优秀的医药卫生适用型人才。
   3.推行“双证”,提高学生执业能力。学院三年制护理专业2009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为99.7%。2009届学院各专业学生“医疗卫生行业信息技术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7.06%、100%,这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筹码。
   4.科研成果喜人。近年来,学院科研项目配套资金达300多万元,立项课题165个(省级15个,市级26个,院级113个);市(厅)级鉴定成果12项,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6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03篇;主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58部。省教育厅公布的2008年、2009年全省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在全省50所公办高职院校中,本院的科技项目列前5名,获成果奖排名前10名。
   5.就业率高。学院坚持“立足苏北、面向基层、服务江苏、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努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008年、2009年,三年制毕业生5个专业,合计623人,当年就业率达到98.07%,面向基层就业达到70%以上。三级医院就业人数占28.15%,立足苏北就业的占36.01%,服务江苏就业的占87.73%,辐射到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就业的占11.80%。平均专业对口率95.42%,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良性态势。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抓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打造专业品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将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工作主流。只有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动力,不断提升内涵,苦练内功,才能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杨汉正,常唐喜.如何建设特色专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
  [2]杨汉正.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杨汉正,常唐喜,钱春野,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能否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文章尝试将人才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在借鉴人才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应具有的素质。  [关键词]新时期辅导员素质  [作者简介]卢景昆(1970- ),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003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创新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着手,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以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  [作者简介]孟繁华(1970- ),女,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品德与政治教育。(吉林 四平 136001)  [中图分类号]G718.
哈耶克是公认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西方当代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对在当时被广为信奉的社会理论具有颠覆性的挑战。通过将哈耶克这一理论置于国际领域的视野
水泥窑余热发电是国家鼓励发展项目,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要求积极推广炉窑余热发电技术,日产2000t以上水泥生产线中每年建设低温余热发电装置30套。近期国务院发布的《
据报道,澳大利亚政府科学机构日前已完成电厂烟气俘获CO2首次试验,旨在燃煤发电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各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误区。校企双方推行创新的“双项目双向参与”机制,是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工学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 双项目双向参与 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刘永福(1965- ),男,广西蒙山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艺术设计。(广西南宁530226)  
介绍了炉膛燃烧三维温度场可视化监测系统在230t/h对冲式燃烧锅炉上的应用效果。该系统投入后使炉膛燃烧从一个近似黑箱的系统变成一个基本可视的系统,能快速、有效地诊断燃烧
简要介绍了MS6001燃气轮机机组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VIGV)的控制。重点介绍了燃气轮机起动过程中出现的VIGV3种不同开度的情况和带负荷时2种不同运行方式对燃气轮机背压的影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范围逐步扩
“和谐”在中国文化史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