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发和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差异,提高对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我国160家医疗机构子痫前期孕妇的临床资料,共21 000例,其中早发子痫前期 8 031例(早发组),晚发子痫前期 12 969例(晚发组)。比较早发组与晚发组孕妇各高危因素及不同体质指数(BMI)、年龄分层的占比情况。

结果

(1)高危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早发组与晚发组各高危因素的占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早发组的初产妇、多胎妊娠占比均显著低于晚发组,高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晚发组。(2)BMI分层分析:早发组BMI≥24 kg/m2孕妇占比[分别为48.2%(2 828/5 872)和45.5%(4 177/9 181),P=0.001]及BMI≥28 kg/m2孕妇占比[分别为19.5%(1 143/5 872)和18.0%(1 656/9 181),P=0.028]均显著高于晚发组。(3)年龄分层分析:早发组35~39岁孕妇占比[分别为21.8%(1 752/8 023)和17.6%(2 118/12 068),P<0.01]、40~44岁孕妇占比[分别为6.8%(545/8 023)和5.4%(649/12 068),P<0.01]、≥45岁孕妇占比[分别为0.7%(58/8 023)和0.5%(57/12 068),P=0.021]均显著高于晚发组。(4)多因素分析:高龄(≥35岁)、多胎妊娠、未规律产前检查或由外院转入、高血压家族史(包括父系、母系及父母两系)、既往子痫前期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均是影响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风险因素(P均<0.05)。

结论

有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2、高血压家族史、既往子痫前期病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这些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更易发生早发子痫前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浙江省2005-202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疫情数据,通过描述性研究了解浙江省HFRS的三间分布特征;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4.4软件进行时空聚集区扫描分析,ArcGIS 10.2软件完成疾病时空分布的可视化。结果浙江省2
目的探讨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子痫前期(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孕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9 274例孕妇,901例PE孕妇作为病例组,8 373例非PE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身高和体重、孕期生活方式、生育史和疾病史等资料,计算孕前BMI及孕期增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福建省立医院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电子问卷分别收集患者及其主治医生的相关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医生年龄、患者年龄、患者所在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是患者选择保乳手术的影响因素。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相对于低收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暴露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课题组于2014年在山西省建立的自然队列人群中经病理学确诊的564名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人口学特征、HPV感染相关因素等基线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的1-羟基芘浓度以界定PAHs的暴露水平。于基线和24个月随访时应用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
目的调控型数量性状位点(regQTL)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三维角度评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重要生物信号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探讨regQTL-SNPs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基于regQTL理论,利用已知的肺癌regQTL-SNPs数据库,筛选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报道的肺癌易感区域中发挥regQTL功能的SNPs。并通过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初筛阶段:2 331例肺癌病例和3 07
期刊
HBV使感染者罹患多种乙肝相关性疾病,且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我国人口基数大,现存感染者多,因此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该病的预防控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部分接种者在按照推荐的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接种后,并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本综述旨在从机体、疫苗两个方面分析接种乙肝疫苗后无/低免疫应答的影响因素,探讨无/低免疫应答机制,从而对我国乙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子宫阴道发育异常的发生率约为7%,大多无症状,有症状者多为梗阻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梗阻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的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后闭经、痛经、盆腔痛、反复阴道排液、不孕或难产。对于此类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正确处理对于预后至关重要,疾病评估应完整、对于发育异常的认识应清晰、术前咨询应充足、手术干预应周全、术后应长期管理。对于此类疾病,目前国内尚存在诊疗观念不清晰、诊疗过程不规范的情况。为此,结合国际指南,中国
期刊
妊娠期血压管理是保障母胎安全与健康的关键措施,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的核心问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组织产科、心内科专家,结合国内外现状,历时3年,经过多次认真讨论,跨学科共同编写了《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本共识首先明确了妊娠期血压管理的指导思想,即妊娠期血压管理不仅仅是发生高血压以后如何进行治疗和处理,而更重要的是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采取规范、有效的措施使
期刊
管控妊娠期高血压,产科医师不该局限在自我意识范畴内,也不能生搬硬套非妊娠期血压管控模式,而需要提升妊娠期高血压管控特色的认知水平。不忘记妊娠期血压管理特点,加强对各类高血压的识别,早期管理并动态监测,掌握非药物性和药物性抗高血压治疗手段,学会如何在中国选择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凡此种种,都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减少重度高血压的发生、减少高血压疾患对母儿损害环环相扣之节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