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材生活化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e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材生活化是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的一种体现,在落实这种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方面还存在误区。澄清这些误区,探寻走出误区的对策,对于提高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材;生活化;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9-0013-02
  一、中小学体育教材生活化的误区
  1.简单复制生活情境
  如水平一学习立定跳远,教师创设青蛙跳荷叶的生活情境,使教材生活化。同学们,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是怎样跳的?学生回答:双脚起跳双脚落。那我们就模仿青蛙跳好不好,学生开始一次次模仿青蛙跳。教材这样生活化,表面上看是将青蛙跳荷叶与教学内容进行了结合,但是步入了简单复制生活情境的误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此时的情境不是问题情境,没有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教材活化,因此情境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如果将问题融入情境之中,如“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为什么没有掉到池塘里?”(落地轻巧是教学的难点问题)就不但激活了教材,也激活了学生思维。
  2.将教学内容复杂化或简单化
  如学习前滚翻,应该是从蹲撑提踵开始,可是为了使教材生活化,需要从走动开始,当模仿被障碍物绊到的情境时,为了防止运动损伤,布置场地搞得甚是复杂,练习时教师还提心吊胆。教材这样生活化,就是将教学内容复杂化了。再如高中发展平衡、灵敏、协调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走过“独木桥”、钻过“封锁线”游戏,教材这样生活化的呈现就将教学内容简单化了。
  3.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如学习持轻物掷远肩上屈肘挥臂动作,教学时教师创设牧羊人挥鞭子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模仿。试问,当今的小学生有多少见过牧羊人挥鞭子的动作?这样生活化的情境远离(大部分)学生现实生活,他们没有生活中的感悟,这样生活化的呈现形式并不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不能传播正能量
  如小学体育课用小海绵垫做抢座位的游戏,尽管学生玩得高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它传递给学生的不是正能量。因为生活中,应该讲礼让,不应该抢座位,而我们这样生活化的呈现教材,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5.为了教材生活化使用不环保的器械或破坏环保
  如小学学习持轻物掷远,为了使教材生活化,教师挖空心思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投掷物,有时从市场买来一些不环保的劣质品,经常使用这些不环保的投掷物,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此外,如学习持轻物掷远,教师让学生带来废纸,课上自制纸飞机、元宝、纸团等进行投掷,体育课结束了,各种小器械丢的到处都是,破坏了环境卫生。
  6.为了教材生活化配置器械搁置不用
  如小学学习足球踢球,有的教师让学生踢矿泉水瓶,配置的足球不用,当问其为什么时,教师说“这样是教材生活化”。体育教材生活化,不要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生活化是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激活体育新知新技学习,但是体育教材生活化,也不要浪费已有的课程资源。
  7.为了教材生活化丢失体育味道
  如初中学习足球传接球,为了使教材生活化,整堂课教师让学生做“斗牛”游戏,尽管学生玩的一时有兴致,但是总觉得整堂课如此活动,还是缺乏运动技术含量和体育味道。
  8. 教材生活化不能超越生活
  如水平二仿生动作练习,教师用“动物世界”将教材生活化的呈现,练习时教师出示小兔、青蛙、大象、马、狼等各种动物卡片让学生模仿。这样练习是源于生活了,但是没有超越生活。如狼是生活中被人们习惯认为可怕的动物,不可能与小兔等生活在一起,如果一同模仿,狼来了大家应该齐心协力赶走它,当恶狼被赶走了,“动物世界”一片欢腾,此时,再让学生模仿各自喜欢的小动物,学生会兴高采烈地模仿活动,而这样的教材生活化也就超越了生活。
  9. 为了教材生活化将教法低龄化
  如高中学习快速跑,教师组织学生玩“黄河长江”游戏,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玩“跳房子”,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玩“捕鱼”游戏。面对高中学生这样教学,虽然教材生活化了,但是教法却低龄化了,不符合高中学生活动的心理特点。
  二、中小学体育教材生活化的对策
  1.深化教材生活化的内涵
  深化体育教材生活化的内涵,就是教材既要源于生活,又要超越生活。源于生活不是简单的粘贴复制,生活场景的简单再现,要将生活中的元素与体育元素有机融合。超越生活是教材生活化的生命力的体现,是教材魅力的展现。大家知道,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过程,生活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知识、科学道理,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当教材生活化,用生活去表现体育的时候,那么体育承载的不仅是简单的身体练习,而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针对学习问题要做出直面应答。这样,当学生直接地作用于这种应答性的学习环境时,学习的自主性会增强,它们会运用生活中习得的经验,自觉地去分析与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才具有张力。如学习武术弓步与马步,教师将教材生活化,引导学生两人一组玩“剪子石头布”游戏,当学生做出“剪子”动作时,教师提示学生把动作幅度加大,后脚内扣全脚掌着地,用力蹬直站立成一线,前腿膝盖对脚尖,挺胸塌腰向前看,这样弓步动作就学会了。当学生做出“布”动作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马步的动作要点,自己调整动作,如左右开立与肩宽,两膝平对两脚尖,两脚平行正向前,开立扣膝大腿平,挺胸塌腰眼前看,身体重心落中间,这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既学会了动作,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历练。此时日常生活中“剪子石头布”的游戏活动,不仅活化了教材,还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创设鲜活的生活化学习情境
  体育教材在生活化的呈现过程中,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远离学生现实生活或失真,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创设鲜活的生活化情境。创设鲜活的生活化学习情境,包括两层含义,即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和现实性。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的学习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并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提出了教学要“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重要要求,也就是说,要求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如学习跨越式跳高第二次课,教师采用“体育超市”将学习内容生活化的呈现。“超市”中有教师设计的用皮筋三人一组协作跳高,四人一组用皮筋协作跳高,三步助跑跳高,跳过去,钻出来,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并且在尝试练习后主动交换练习形式,可见学生生活中真实的、现实的经验,自觉运用到跳高学习中,不仅活化了知识,加速了运动技能掌握,同时由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也收获了积极的学习情感。   3.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
  体育教材生活化需要教师与学生拥有生活化的理念,师生一起在生活化的理念引领下,养成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寻找教材和现实生活之间恰当的最佳结合点。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点找的越准,体育教材生活化越合理、越成功。这样既解决了简单复制生活的问题,也解决了使教学内容复杂化或简单化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体育味道丢失的问题。如水平三学习山羊分腿腾越,教师教材生活化的呈现往往选择“跳骆驼”,由于“跳骆驼”的动作结构与山羊分腿腾越的动作结构相似,所以选择这样的生活化手段,能够引发学生技能与经验正迁移,即结合点准。而学习跑几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入沙坑,如果选择喜羊羊跳小河,就不是最佳结合点。如水平一学习跑几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入沙坑,教师创设灰太狼追赶喜羊羊的练习情境:“有一只灰太狼饿了,在大森林里追赶一只喜羊羊,喜羊羊跑啊跑啊,遇到一条小河,喜羊羊为了躲避追赶,一跃跳过了小河,下面我们就模仿喜羊羊跳过小河”(跑几步,单脚踏跳,跳过用标志线隔成的一定宽度的小河,双脚落在小垫子上)。这样生活化的呈现形式,表面上是将跳过小河与教学内容进行了结合,但是并没有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建立真正的联系,学习内容并没纳入学生元认知结构,所以说教材生活化很牵强,结合点不是最佳。再者说,情境中预设的问题也有失真的地方。如喜羊羊是单脚起跳吗?可以游过小河,灰太狼也可以游过小河继续追赶等。
  4.尊重学生主体,激活主体性
  体育教材生活化,需要尊重学生主体,需要激活学生主体性。因为不同的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是有水平之分的,之所以教材生活化,就是想通过生活化的学习环境、生活经验,增加学习活动的主体性,这是教材生活化的呈现直接目的之一。如果我们将教材生活化了,却牺牲了学生主体,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就是得不偿失。如高中学生发展跳跃能力采用“跳房子”“跳皮筋”,就是教材生活化没有尊重高中学生的运动心理特点,试想,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怎能有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主体就是在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过程中,尊重他们不同的身心特点,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如小学生学习耐久跑,教师采用“定向越野跑”使教材生活化的呈现,由于定向越野跑需要观看地图和指北针,小学生这种学习能力还不太具备,因此说,就没有尊重小学生主体,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5.保证教材生活化要具有科学性、健身性和教育性
  无论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还是现如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提到教学内容选择时,都强调教学内容选择要关注科学性、健身性和教育性。尤其是在体育教材(学习内容)发展过程中,尽管一些运动项目源于生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运动项目得到了提炼,富有科学性、健身性和教育性。而我们今天在生活化的理念驱动下,站在新的社会与生活背景下,重新再回到社会与生活中去寻找身体活动的素材与手段,科学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的问题就更加值得关注。因为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现代生活丰富多彩,能否符合教材选择的国家标准与要求,需要我们在体育教材生活化的过程中审慎行事,科学选择。不要为了生活化而牺牲学生健康,不能为了使教材生活化而忘记立德树人。如前面抢垫子的游戏就不具有教育性,乱用不环保的投掷物就是没有考虑科学性和健康性。而从生活中把简单的身体活动搬到课堂中来教材生活化,如毛振明老师说的南瓜、扁担的问题就是没有考虑科学性。诸如这些问题,既然忽视了科学性、健身性和教育性,那么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就还要用加强科学性、健身性和教育性去解决。
  体育和生活密不可分,终身体育需要从体育生活化起步,当用生活去呈现体育、表现体育的时候,其价值不要仅限于生活本身、体育本身,要超越生活和体育。因为只有这样,体育教材生活化的价值才能凸显,学生才能在现实的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中,实现快乐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信息扩散估计的过扩散和欠扩散问题,在分析择近窗宽法和最优窗宽法的基础上,结合二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确定扩散窗宽的多目标综合优化方法.经对X^2分布和F分布的检验表明
摘 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较之修订前,在检测指标、评分标准、登记卡填写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更改。为使《标准》项目的测试和《登记卡》的填写更加得心应手,顺理成章,笔者总结实践经验,设计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记录”和“身高、身高的2次方对照表”两种表格,希望在今后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表格;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关键词:自制;体育器材;哑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4-0071-01  一、制作材料  工具:钳子,剪刀,直尺,锯子;材料:饮料瓶2个,直径2.3~2.4cm、长40cm的木棍(钢管)一根,长5cm的铁丝4根,沙子、水泥适量。  二、制作步骤  三、使用优点  自制哑铃是由两个大小相同塑料瓶和砂浆装制作而成,为此,可根据学生的具体
针对微卫星所用高灵敏、低量程陀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高精度低量程隧道式陀螺仪的新结构,对隧道陀螺的基本组成部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设计了隧道陀螺仪的隧道
摘 要:本套操利用椅子做辅助器材,通过抬、蹲、伸、拉等肢体动作,练习手臂、大腿的支撑力量,强化腰腹背部肌肉的耐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练习时,应严格按动作方法与要求进行,并选择坚固、安全的椅子配合练习,动作缓慢发力均匀。本套操音乐为:hokey pokey  关键词:双人;椅子;素质;安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1-0070-02
关键词:冬季;雪地;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78-01  冬季来临,冰雪天气增多,尤其北方个别地区长时间处于雪地模式,一定程度影响了体育课的正常开展。雪自身具有以下一些性质:粘滞性,可以轻易把握成团,容易制作成型;松散性,成型后易碎、较松散,可以用于击打、打碎等内容活动;可塑性,可以随意堆成各种形状;光滑,累积一定厚度比
为了研究目标探测试验数据误差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多种分布律检验,并使用Excel和Origin等数据处理、绘图软件技术,选用了皮尔逊(K.Pearson)检验方法,对大量目标探测试验数据实地进行
摘 要:“软流星”制作简单、材料普通,安全性高,携带方便。适宜在小学武术教学中运用,可充分调动学生练习武术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武术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软流星;小学生;武术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8-0075-02  一、材料与制作  1.材料:海绵包、宽松紧带(长短自定),或废弃的纸张、布、绳等材料。  2.制作方法:
关键词:水平三;手倒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5-0053-02  一、指导思想  本着“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全课积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着力探索、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健身效果。以学生的自我探索、情感体验,小团体间的相互合作、创新为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沉浸于学习活动中,在
通过对智能抽题策略研究,建立了智能抽题数学模型,提出用于评价抽题效果的评价指标及其获取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智能组卷过程对试卷质量的高要求以及优化参数的表示形式,文中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