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抗联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激励作用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重视抗联精神的教育激励作用,把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用抗联精神去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继承我党的优秀革命传统。
  【关键词】抗联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2-0066-02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出席全国思想政治会议时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文件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校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教育激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意义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通过自身努力来唤醒和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使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教育的角色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的状态,进而达到教育目标的行为活动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从个体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人的需要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递进规律。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教育激勵与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教育激励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以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荣誉激励为主。在目标激励的过程中,应该设立多层次的目标,这样才能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目标激励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信仰目标激励,涉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幸福观等等。也可以制定一些道德目标激励,具体可以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年级、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激励大学生通过不懈努力去实现。榜样激励就是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激励大学生去模仿和学习,以便不断地完善自我,满足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需要。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荣誉激励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位哲人就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肯定。集体或者组织对个体的评价能够充分地满足人的自尊需要,激发人们为之而奋斗。
  二、抗联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激励作用
  (一)抗联精神激发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东北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不仅在中国抗战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而且还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抗联精神。广大抗联将士之所以能够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谱写出抗联精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有信仰、有对人类崇高事业的价值追求,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才激励着他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地不断前进。广大抗联将士身上的这种坚定的人生理想信念,这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坚守,对于那些在高校生活中失去了人生方向、寻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激励作用。激发了广大青年大学生信仰和践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感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这个社会和国家给予了我们什么,而在于我们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付出了什么。
  (二)抗联精神激励大学生建立乐观的人生观念
  东北抗日联军与中国其他地方的抗日斗争相比,不仅需要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斗智斗勇,而且还需要与东北特有的严寒天气进行斗争。在东北漫长的冬天里,抗联将士常常在零下三四十度严寒中风餐露宿、行军打仗,战士冻死的事情时有发生。对此,毛泽东同志1955年曾对原抗联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说:“你们抗联比我们长征还要艰苦。”足见当时东北抗日联军所面临的斗争环境是多么的艰辛。抗联将士之所以能够在时常面临人类生存极限的斗争中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对祖国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靠的就是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当前,一些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旦遇到一些所谓的挫折和打击,往往容易心灰意冷、情绪失控、自暴自弃,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和行动。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力弘扬抗联将士的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进而不断地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建立乐观的人生观念。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不可能一番风顺,必然会遭受种种考验和挑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具备坚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困难,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抗联精神勉励大学生确立无私的奉献精神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抗联将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白山黑水之间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抗联将士们的付出也是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许多抗联将士在当时甚至常常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和挑战,但他们视死如归,甘愿为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充分地体现了抗联将士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由于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斤斤计较、锱铢必争,过分地强调个人利益的得失,陷入了一种极致的个人主义倾向。殊不知,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是因为如此,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国家、社会、他人给予了我们多少,而在于我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付出了多少。
  三、抗联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激励方式   (一)政治激励
  广大抗联将士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之所以心甘情愿地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铸就伟大的抗联精神,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着无比坚定的政治信仰。在抗联将士的这种坚定的政治信仰中,奋起反抗,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就应该大力宣传和弘扬广大抗联将士的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让大学生了解抗联将士当年是在多么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进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爱国主义斗争。今天,虽然战场的硝烟已经散去,但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依然没有过时。相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加激发和鼓励了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同时也激励着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树立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根据大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设置一定的发展目标,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绝大多数大学生是渴望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的,也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组织、他人的认可,但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较浅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迷失,丧失人生发展的科学方向。这就需要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根据自我所处的成长阶段,确立个人近期发展目标和远大宏伟理想。要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一目标,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中间积极宣传和弘扬抗联精神,让大学生通过对历史真实事件和人物的学习和了解,深刻意识到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必须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宏伟理想。只有通过对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所铸就的伟大抗联精神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生才能充分认识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对自身成长成才的危害,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努力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
  (三)榜样激励
  抗联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榜样激励作用,就是指通過宣传和学习抗联英雄事迹,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英雄人物科学的人生信仰、远大的理想抱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激励抗联将士愿意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的根本原因。同时,祖国、社会和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的,不会让他们的血白流,不会让他们的牺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世人所淡忘。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有重点地宣传那些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斗争中英勇献身的抗联英雄。例如,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赵尚志的英雄事迹以及今天的黑龙江省尚志市的来历,还有魏拯民、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抗联英雄事迹,要让大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些英雄人物实实在在的感人事迹,深刻体会到抗联英雄们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所做出的流血牺牲和伟大贡献,激发和鼓励大学生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向英雄人物学习、做一个有益于祖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刘信君.再论东北抗联精神-抗战胜利70年后的 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15,(6).
  [2]熊友华.宋文霞.程彩霞.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 的影响与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3]郑炎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精 细化途径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6).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 ,俄罗斯与我国的交往日益密切 ,俄国东部移民开发自然引起我国各方面的关注。王晓菊博士的专著《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 2 0 0 3年 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 0 4年 3月 6日至 7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全国世界史各学会会长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
摘 要: 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中考必考的一大热点.本文通过例题分析,结合函数的知识范畴,对初中函数常用的思想方法作归纳.  关键词: 函数 例题 思想方法  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中考必考的一大热点.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作用.初中函数介绍了有关函数的一些最基础、最初级的知识,为学习高
摘 要:合作式学习最早起源于国外教学实践中,近些年才被引入我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一定程 度上来说,合作式学习模式顺应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可深化素质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 教学方法之一。针对合作式学习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并结合苏教版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高中语文教 师提供参考借鉴,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教学策略;高中语文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提出了一个将四比特|χ>态作为量子通道实现任意单量子比特和两量子比特的量子态的隐形传送方案.该方案依赖于两个通信站点之间的纠缠.在这个方案里,我们给出了Alice的测量结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谋体技术飞速发展,多谋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到教育领域。运用多谋体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教育过程,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多谋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用于高中物理多谋体教学的应用策略,为教师在利用多谋体教学中更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
本文作者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几个关键因素,提出了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20 0 3年 1 0月 1 9— 2 3日 ,由厦门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共同主办的“合作伙伴时代的亚洲”第三届TANAP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研讨会开幕式由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
摘 要: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初中学校的历史教学当中,这 在很大的程度上优化了初中历史教学的资源和教学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初中历史教 学环境,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开辟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历史;应用  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是从初中阶段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对于初中的课程也是有所感触,尤其是历史这一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程,这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