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变化的加剧,研究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其驱动因子,以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对中国边缘海(南海、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峡联合基金(U180524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20061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变化的加剧,研究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其驱动因子,以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对中国边缘海(南海、东海(包括台湾海峡)和黄海)浮游植物群落时空演替格局和环境调控机制的认识,梳理了浮游植物群落对近岸上升流、冷涡和暖涡等中尺度物理过程的响应模式,汇总了东海和南海浮游植物群落在未来环境变化情景下的可能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指出未来应以典型生态系统的代表性测站为重点,采用多平台多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同时农业活动中氮肥施用过量,这些因素导致近年来河流-河口连续体氮负荷显著上升,威胁水生生态系统安全.此外,由于河口、支流、
目的:探讨麻黄多糖(PB)对卵白蛋白(OVA)所致豚鼠过敏性哮喘作用研究。方法:健康幼年豚鼠一级英国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B高剂量组、PB中剂量组和PB低
生物固氮作用是海洋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全球海洋重要的"新氮"来源,支撑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实现大气CO_2的净埋藏,因而在海洋的全球气候调节功能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组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技术的发展,对海洋固氮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物固氮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等的认识不断深入,同时也涌现新的问题、催生新的思考.此外,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导致的大气CO_2浓度上升引起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