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8813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是每个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信条。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
  什么是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使其基本骨架、内在气质和俊彦风貌在《论语》多视角的反复琢磨和刻画中脱颖而出,惊艳四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如此等等,“君子”一词在《论语》里出现109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概念,由此足见孔子对君子人格的百般钟爱和悉心打造。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他所设计的君子人格,孔子在《论语》里睿智地采取比较排除法,同时论述了比君子高大的“圣人”和比君子矮小的“小人”。关于圣人,他对弟子把他奉为“圣人”的做法表示不满和反对:“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还明确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意在表明君子并非让人高山仰止的圣人。关于小人,他在与君子的一系列对举和比照中予以贬责和否定,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等等。
  这就告诉我们,君子一方面不是难以见到、难以企及、仰之弥高,乃至高不可攀的圣人;另一方面也与目光短浅、心胸狭隘、见利忘义、斤斤计较的小人判然有别。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的崇德向善之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尊贵又亲切、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又可学、可做,并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可谓登高一呼,山鸣谷应。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的张扬申说自不待言。“君子”一词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出现304次,其推波助澜,可谓不遗余力。与儒家学派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说“君子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韩非子说“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
  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他还说:“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凡此种种,无不表明道家学派对君子人格的认同和称许。
  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周易》64卦爻辞中,36卦爻辞都谈到君子,其中广为人知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概括。
  日常生活中的君子文化
  儒家学说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很重要的内容是阐述弘扬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廉、悌等众多为人处世的伦理和规范。这些伦理规范或者说美好品德最终都聚集、沉淀、融入和升华到一个理想人格即“君子”身上。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被誉为高于历代帝王的“素王”,最能体现其思想情怀和超迈气质的人格形象,或者说真正让他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格模式就是君子人格。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因此在此后中华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
  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观念。中国画自宋代以来画得最多的题材是梅兰竹菊,也缘于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苏东坡所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原因正在于他推崇竹子劲节虚心、清雅脱俗的君子品格。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所以称颂“莲,花之君子者也”,也缘于他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风范。
  当代需要“新君子文化运动”
  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古老而鲜活,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尽管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不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农,也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绝不愿意被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包括社会底层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
  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像血液一样涌动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动口不动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近君子远小人”,等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信条。每一個中华儿女身上都传承着君子人格的干细胞,它以一种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方式,规范和调整着我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行为处事的视野、心态、作风与格调,影响着人们做人做事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聚焦之点和闪光之源,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君子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方式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都植入了文化基因,或者说在每个中华儿女心底都埋有一颗君子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和倡导君子文化,让君子这颗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气神”的种子在新时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当代社会竖起一面具有深厚传统底蕴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旗帜。
  面对市场经济浪潮席卷社会生活每个角落,导致一些人信仰缺失、价值观迷失、道德失范等诸病连发的状况,我们尤其需要在当代开展“新君子文化运动”,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让君子文化这剂传统良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宏大工程中,发挥补气固本的独特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如习总书记所说:“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其他文献
从1932年10月至1938年1月,军委二局共破译蒋、湘、粤、川、桂、黔、滇、马鸿逵、张学良等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各种密电达1050个,平均每月17个。“而我们红军的密电,却没有一个被敌军破译”!  因为工作原因,我(路福贵)与老红军邹毕兆(1915-1999年,曾任湖南邵阳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邵阳地委副书记等职,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交往达50年之久,其间却很少听他说过自己的英雄事迹。直到后来
期刊
所有的风水中,第一风水是人。人的善良、大德,足以改变坏风水的影响。再坏的风水,都抵挡不住有德者的光辉。无德者,即便占据天下最好的风水,也不能发挥作用,不能长久。  人的第一风水是心。《坛经》上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我们的内心,人心里包含了一切福田,这个福田是开拓耕耘还是荒废,全在我们自己。  人的身体也是一个风水宝地。你的心念,你的所想所思,内在的情志,从你的外在展现得淋漓尽致。你内心是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乔治·舒尔茨每周都会抽出一个小时用于静思。他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本和笔,关上门,告诉秘书只有两个人的来电可以打断他。“我妻子或者总统。”舒尔茨回忆道。  如今已经96岁的舒尔茨对我说,唯有通过这独处的一小时,他才能从战略层面去思考自己的工作。不然,他就会不断被一个又一个即时发生的具体问题纠缠,永远无法着眼大局。  无论在什么领域,要出色完成工作,都必须有时间思考大局
期刊
秦商也称陕商,被认为是中国按地域亲缘关系最早出现的商帮,历史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走西口”这些家喻户晓的词都是因秦商而来。同时,正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让周莹一路逆袭,成为清末女首富。  最近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正在热播,让清朝秦商这一群体走进了大众视线。孙俪在劇中饰演的女主角周莹不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全剧也是根据发生在陕西泾阳县安吴堡村吴氏家族的真实故事改编。然而,艺术来源于
期刊
“八路军四处潜伏,气氛令人可怕……他们挖有地道,地道四通八达,甚至还有地下集合场所。我军总像是在和鼹鼠作战一样,旷日持久,真想举手投降服输”。这是抗战时间,日军对八路军的评价,那么八路军对日军又是如何评价的?  “八路军非常勇敢,讲究战术细节”  抗战期间,山西太原祁县(太原南约60公里),属于日军势力之下,这里相应也建有亲日政权的地方,而中共地下组织很快就潜入了这座县城。当时潜入该地的工作人员,
期刊
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较量中,越南游击队靠着被美军视为“土得掉渣”的武器,进行了无数次神奇的伏击战,让美军深陷越战泥潭。正如西方军事专家所认为的,“这些伏击战每一次都是‘自由世界’的小小灾难”。  “原始武器”的“魔鬼伏击”  越南游击队的伏击战常常出其不意,令美军西点军校出身的军官们防不胜防。  然而,越南游击队的伏击武器却是“土里土气”的,往往是陷阱、竹签、铁蒺藜与土造地雷、AK-47等齐上阵。
期刊
因为电影的缘故,“泰坦尼克”号之名,家喻户晓。但这部电影重在讲述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成为一件豪华道具。关于它的悲剧故事,其实要从电影之外说起,从它的老板——白星公司说起。  后起之秀  “大航海时代”的出现使得一些航运公司应运而生。英国乃当时列强之首,殖民势力极盛,航运最为繁忙。在美国独立之前,英国政府就开创了跨北大西洋的官方定期航运服务,用船只运送一些达官贵人和邮件,后来又有私营公司纷纷介入
期刊
史料记载,古代中国既有女兵,也有女兵部队。由于我国传统思维强调“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只有在非常时期,女性才会出现在战场,战场上的中国女性博得了一个亮丽的名字叫“巾帼英雄”。毛泽东也曾说:“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中国历史上的女将数不胜数  中国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妇好,她带兵东征西讨,鼎助夫君将商朝版圖扩大了数倍。妇好不仅善战,还掌管着祭祀与占卜的权力,连武丁都怕
期刊
日前,基辛格盛赞中国成就,他认为,当中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时,中国会比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强大。谈及中美关系,他表示这将是21世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国关系,中美之间的摩擦对于整个世界都会是一个灾难,两国应该携手共进。  9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承办,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支持的“中美大学校长和智库论坛”在美国纽约市哥
期刊
最近,越来越多的国外专家、学者频繁来华,试图定义世界新的未来。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正站上浪潮之巅,成为全球新浪潮的引领者。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则坚信,2050年中国将取得全球中心地位。  “中国浪潮”来了  古代的唐朝曾一度堪称世界的中心。由于唐朝经济稳步发展,文化高度繁荣,国力强盛,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国家,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愿意到唐朝、到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