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是将自然资源不断转化为农产品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无机资源转化为可以供人类消费的有机产物.农业生态系统必须对全球气候变化、市场竞争、自然环境的恶化、经济等政策法规和人民的需求等因素做出灵活的应对策略,同时还要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发展中国家,有超过20 亿的人口每天收入低于2 美元,他们收入中绝大部分都用于解决温饱.这些人大部分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并以农业生产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由于这些地区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该地区人类生存的关键.中澳两国都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牧业发展作为研究的重点.两国的专家都致力于恢复和维护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正在使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农学,生态学,环境学,社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发展和融合解决这一问题.
其他文献
圆锥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某动直线对称的问题,是解析几何中一类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本文通过一例给出这类问题的几种解法.
“PM”是英文名“particulatematter”的缩写,中文名“颗粒物”。HJ 618-2011标准中对PM2.5的定义为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
行政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行政管理,培养基层干部文明执法的素质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当前行政管理创新与文明执法素养培养的意义为论述切入点,分
有计划的组织变革是指一个组织试图有目的地对自身结构或组织任何其他方面的现状施加影响或改变。这种变革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适应性变革,即组织为适应其不可控制的客观情况
教育理念是办学的灵魂,老年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办学思想和理论的现代化推行。近年来,南宁铁路局老年大学在巩固原有办学 The concept of educ
制度是组织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操作标准、管理规范的总称,是组织构成的重要因素。没有制度便难以形成正确的工作关系和工作秩序。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曾
甘肃省金昌市一中张赟老师在2004年第10期的征解问题中提出问题1519[1]:设ma,wa分别表示△ABC在a的边上的中线和角平分线长,求证:
本文以某法院审判大楼项目为例,简单分析法院智能化系统设计中的一些设计要点。  本项目为审判业务、办公的综合楼,地面9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超10万m2。其中地下一层至四层设为法院审判区功能,五至九层则主要为配套用房功能法院业务、办公的综合楼。  1.智能化系统设置  法院审判大楼属于审判综合业务的性质,按照《智能化设计标准》GB50314-2006中智能化系统配置选项表的规定,智能化系统应包含但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各地区都在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创造条件招商引资,在各地政策环境基本趋同的情况下,软环境的优劣则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下面,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集中思考的问题.就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历史而言,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的程度上把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